垃圾處理的重要性。時代在不斷變化,但高樓大廈的興起也帶來了環境汙染。許多垃圾到處亂扔。如果垃圾不能及時清理,它將對我們的生活有害。以下是垃圾處理的重要性
垃圾處理的重要性1垃圾分類是對傳統垃圾收集和處理方式的改革,是有效處理垃圾的科學管理方法。人們正面臨著垃圾產量增加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垃圾資源,減少垃圾處理量,改善生活環境,是世界各國都關心的迫切問題。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種消費的增加。據統計,1979年我國城市垃圾清運量為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清運費為1.16元/噸,是1979的4倍。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類投放到源頭,通過分揀、清理、回收,使其重新成為壹種資源。
垃圾分類處理的優勢:
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消耗,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1,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的壹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得土地被嚴重侵蝕。垃圾分類通過去除可回收和不可降解的物質,可以減少60%以上的垃圾量。
2.減少環境汙染。廢電池含有汞、鎘等有毒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廢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會導致動物死亡。
3.變廢為寶。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40億個,方便面碗5-7億個,壹次性筷子數十億根,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收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以避免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樹木。1噸易拉罐可以熔化形成1噸好的鋁塊,少開采20噸鋁礦。
30% ~ 40%的生產廢棄物是可以循環利用的,所以要珍惜這種小規模大規模的資源。還可以用易拉罐做鉛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擴展數據:
垃圾分類類別
現在中國的生活垃圾壹般可以分為四類: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堆肥和資源化回用。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書籍、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箱等,但需要註意的是,紙巾、衛生紙水溶性太強,無法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材料、壹次性塑料飯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保溫瓶等。金屬物體主要有易拉罐、易拉罐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的衣服、桌布、面巾、書包、鞋子等。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骨頭、樹根、樹葉、果皮等食物垃圾。經生物技術原位堆肥後,每噸可生產有機肥約0.3噸。
3.有害廢棄物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廢物需要特殊處理。
4.其他廢棄物包括除上述幾類廢棄物之外的磚瓦、渣土、廁所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衛生填埋能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氣的汙染。
垃圾處理的重要性2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由於其排放量大、成分復雜多樣、汙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進行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果處理不當,會汙染環境。
生活垃圾處理是指對日常生活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所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處理,包括生活垃圾的減量化、清潔化、分類收集、貯存、運輸、處理、處置及相關管理活動。處理的目的是減少垃圾的產量,使垃圾的“質”(成分和特性)和“量”更適合後續處理或最終處置。
生活垃圾處理遵循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節約資金、節約土地、讓居民滿意等原則。,而且是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分步降低。比如為了方便運輸,降低成本,往往會進行壓縮處理;為了回收有用的物質,經常需要粉碎和分離它們。如果采用焚燒或填埋作為最終處置方式,也需要先對垃圾進行適當的粉碎和分類,使處置更加有效。在整個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垃圾分類是最關鍵也是最難實施變革的環節。對垃圾進行科學精細的分類,可以為垃圾的回收和處理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因此,實施壹套符合當地生活習慣和特點的垃圾分類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世界上垃圾處理方式基本有三種:填埋、焚燒、堆肥。
1,垃圾填埋場
填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不衛生填埋。在壹些鄉鎮或小縣城,還存在大量不衛生的垃圾填埋場,即不做任何處理就把地面挖成坑,填上垃圾掩埋,對環境影響很大。衛生填埋有壹套完整的技術要求,如選址、場地處理、垃圾分期填埋和覆蓋,填埋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和可燃氣體需要做好處理。生活垃圾填埋是壹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很好的規劃和管理,加上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使填埋場進入“穩定”狀態,然後轉化為其他用途,比如建公園。
2.燃燒的
焚燒是對公眾最冒犯的處理方式,但事實並非如此。焚燒是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三個方面的最佳方式,尤其是減量化,可以成功減量化90%左右。焚燒的過程需要控制好,最大的危害就是因為燃燒溫度控制不好而產生二惡英。焚燒產生的熱量可以用來發電,這是壹個很好的資源方案。而對於生活垃圾,由於廚余垃圾成分過高,含水率過高,熱值過低,無法直接用於燃燒。可行的辦法是將垃圾經過分揀、粉碎、幹燥後制成RDF(廢物變燃料),其中壹部分會被壓縮成棒,熱值可以和褐煤相當,有很好的應用場景。焚燒產生的灰燼壹般有兩個渠道:填埋和再利用。焚燒後填埋由於成分顯著減少,體積穩定,與直接填埋相比有很多優勢。再利用主要是利用灰燼中含有的化學成分及其顆粒的物理特性。目前作為水泥的添加劑使用比較好。
3.堆制肥料
堆肥主要利用垃圾中的有機成分,通常包括厭氧發酵和好氧發酵,可以穩定成分,獲得副產品可燃氣體。堆肥後的垃圾組分中,有機物經過發酵後進入穩定狀態,可用作生物質肥料和土壤修復。堆肥需要將垃圾徹底分類,避免金屬、陶瓷進入發酵罐,否則可能損壞設備;其次,發酵過程和發酵產品需要消毒,避免病毒和微生物的汙染。目前,成熟且廣泛應用的固體廢物處理工藝是衛生填埋。城市生活汙水由城市排水管網收集,集中到汙水處理廠。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是處理生活汙水的兩種主要方法,包括多種工藝流程。
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垃圾分類處理有利於資源的回收利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
2.目前我國垃圾處理多采用衛生填埋甚至簡易填埋,占地數萬畝;而且蟲子蒼蠅亂飛,汙水外溢,臭氣熏天,嚴重汙染環境。因此,垃圾分類處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的數量和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垃圾分類可以變廢為寶,減少土地占用,減少環境汙染,減少資源浪費。
擴展數據:
垃圾分類處理是根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品對垃圾進行區別對待,從而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資源的壹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類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垃圾不分類回收隨意丟棄會造成環境汙染。
北京壹些地方采用封閉的垃圾道和塑料袋定期回收垃圾,減少露天堆放的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在北京組織了“發展綠色流通,倡導綠色消費”的大型綠色消費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使用的購物袋有89.91%被重復使用,其中57.05%被用作垃圾袋;目前77%的商場使用普通塑料袋;只有15%的商場使用可降解塑料袋;8%的商場使用紙袋;商場使用的購物袋只有23%符合目前的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