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味甘苦,性平,性寒無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結、健胃消炎、清肝明目的作用。內服湯劑可使膽囊收縮,有利於膽汁排入腸內,對慢性膽囊炎痙攣和結石病有療效。水煎劑還能減輕四氯化碳肝損傷引起的組織學改變,並有減輕肝細胞脂肪病變的作用,拮抗抗毒素對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還能抑制乙肝表面抗原。水煎劑能顯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細胞體外轉化率,增強機體免疫力。由葡萄糖、甘露聚糖等制成的多糖物質。是從蒲公英植物中提取的,是壹種含有微量蛋白的化合物,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蒲公英又名尿床草,利尿效果非常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以及礦物質,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此外,葉具有改善濕疹、緩解皮炎和關節不適的血液凈化作用,而根具有抗炎作用,可治療膽結石和風濕病。但是,沒有專業醫生的指導,最好不要使用。可以說把花熬成藥汁祛斑很有用。
蒲公英植物形態學
蒲公英效應:
1.清熱解毒
可用於熱毒證,尤其是清肝熱,治療肝火、目赤、腫痛及各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2.消癰散結
治熱毒拘於肌所引起的癰腫瘡毒,高燒不退。對乳房膿腫有很好的療效,能解毒散結,催乳,可內服,也可外用。常與金銀花配伍。此外,大黃和牡丹皮可用於治療腸癰。
蒲公英用途:
1,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熱毒瘡癰。
A.熱毒內盛,目赤咽腫,口舌生瘡。
B.熱毒潰瘍、乳癰腫痛、疔瘡內傷。
c肺癰咳膿帶血,腸癰腹痛發熱。
2、利尿:可治熱淋疼痛,濕熱發黃。
蒲公英適應癥:
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結炎、癤、癤、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也有非常重要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健胃、利水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婦女乳房脹痛水腫、咽炎、急性扁桃體炎及其他熱毒癥。對普通感冒、淋病、黃疸、肝功能不全引起的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因此,蒲公英常被中醫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的功效。
“八大金剛”之壹,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具有廣譜抗生素的作用。在臨床應用上,蒲公英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已發展為註射劑、片劑、糖漿劑等不同劑型,廣泛用於治療40多種炎癥和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