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為什麽改革30年後藥價比出廠價高6倍?

為什麽改革30年後藥價比出廠價高6倍?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藥價高的問題是每個人都很頭疼的問題。這也是正在進行的醫改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壹。但現階段,藥價還是不盡如人意。

就在最近,壹個名為“藥品降價網”的網站撕掉了藥價的面紗。網站上公布了70多萬種藥品的零售價和出廠價,有些藥品的價格有點嚇人。

比如有壹款廣譜抗生素頭孢尼西註射液,每支0.5g規格零售價32.8元,出廠價只要4.9元;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常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62.5mg 7支裝零售價38.07元,但出廠價只要4.75元。

看起來很嚇人,那麽這個信息可靠嗎?這個“藥品降價網”的創始人是魏百姓。他從1997開始從事醫藥銷售行業,2011創辦了這個“藥品降價網”。根據網站顯示。這是壹家獲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非經營性資質證書的網站。也就是說,信息要相對準確。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認為,雖然目前沒有看到官方數據,但估計藥品零售價格比出廠價高5到6倍。

雖然這種揭蓋子的行為讓老百姓看到了藥價的真實情況,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行為不妥。東升集團董事張斌對媒體表示,如果以最低價公布藥品的所謂“底價”,那麽這種做法只考慮了藥品的原料成本,忽略了R&D和創新的成本,不利於藥品價格改革,還可能導致經典藥方短缺。

看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如何看待這種行為?北京大學教授李玲對此發表了評論。

經濟之聲:藥價高是不爭的事實。那麽,導致價格超出出廠價5到6倍的機制和環節有哪些?通過這些年的醫改,我們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了嗎?

李玲:藥價虛高是普遍現象,離開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壹直存在。我們國家藥價高的背後,其實是整個醫藥行業的壹地雞毛。這在全世界都是壟斷行業,是利潤最高的行業,在我們國家是過度競爭行業。我們有六七家藥企,所有藥企的年銷售額可能還不如壹兩家跨國公司,所以他們實際上是沒有能力做研發的,所以價格就是它仿制生產的成本。其實藥價5到6倍最大的就是它的銷量,賣這個藥就是銷售成本。這幾年的醫改,從安徽開始,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要支付銷售成本,而且會翻倍,5到6倍。當時安徽給全藥招了壹個廠家,和市場交換價格,是數量的保證,所以降低了它的銷售成本,雙方都有活力。這其實是下壹步醫改應該努力的壹個方向,也是國際上普遍的方向。

經濟之聲:壹個是行業集中度還比較低,亂象還很多。另壹個就是銷售的流通環節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引入“藥品降價網”這樣的第三方機構是否有利於理順藥品價格?此外,還有觀點認為暴露低價不利於改革。妳怎麽想呢?

李玲:藥品降價網站起到了信息公開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都把藥價降到最低出廠價,確實不利於我國醫藥企業的發展。因為國家現在的藥企可能會說自己原創最差,原因就是利潤其實比較薄,沒有能力搞研發。而跨國公司,他們每年的投入占銷售額的20%左右,也許我們連1%都達不到。所以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其實應該解決壹個性價比更好的問題,當然不是把藥價虛高。藥品價格網其實解決了信息公開,但還是解決不了制造業亂象少的問題。

經濟之聲:它能告訴我們壹個現狀,但它仍然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

李玲:國家要靠產業政策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很大的努力,不是靠照搬和修修補補就能解決的。

我們認為藥品價格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藥價高得讓老百姓叫苦不叠,降低藥價勢在必行。但是,降低藥價不是低,而是要讓藥價透明合理。只有讓藥品價格在陽光下運行,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優化藥品定價機制,才能讓老百姓、醫院、藥品生產企業等各方都滿意。

  • 上一篇:合規文化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藥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縮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