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德國為了擺脫危機,不得不加強國家幹預經濟,通過公***工程消滅失業,加強工業的國有化,同時也保證私有化為經濟帶來活力。
由政府舉債,興建公***工程。
大力擴軍。
配給制。
多管齊下,就這樣創造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跡”,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
二、這種飲鴆止渴的刺激經濟,帶來了幾個大問題。
如果軍隊不再需要產品,經濟該何去何從?這就成為了二戰爆發的重要的經濟因素,如果納粹德國不發動戰爭,在未來經濟就會因為大量的債務和赤字崩潰。事實上,1936-38年,德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創造軍需訂單,就成為了維持經濟的必須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而工業成品(德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的價格在下跌,德國政府越來越難以維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國的出口下降了9%,進口同比上漲9%,帶來了嚴重的貿易逆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通過強行控制個人市場投資的方式來刮地皮。1934-38年,德國的非上市流通證券所占的市場份額從超過壹半下降到大約10%左右。
即使在戰爭爆發,西歐都被納粹占領的情況下,德國無法將工業產品往已經工業化的西歐傾銷,資本流動無法構成循環,德國只能陷入資本的自我循環狀態。
所以可以知道,德國的擴張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誌而轉移的,所謂“換取德意誌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間”,倒不如說是向東打開市場。但由於希特勒政權各方面的原因,德國沒能滅亡蘇聯,從而加速了其敗亡。
三、在戰爭爆發後,德國維持經濟和資源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點:
在占領國的掠奪式經濟政策。在德國政府的“新領土”,德國買家以強制的極低價格購買當地原材料。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又使德國強行掠奪占領國資源,法國的全國近半的車皮被用來輸送貨物給德國;1940年,挪威喪失了自身經濟收入的20%,1943年時達到了誇張的40%。
在占領國強制征發廉價勞動力。當然,對於抵抗激烈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則送進集中營強制勞動。對於其他國家,主要是以廉價雇傭勞動力為主。直到1944年,強制占領國勞工已經占到德國全體勞動力的1/4,這個數字是極為驚人的。
與同盟、占領地區傀儡國的貿易。由於英國封鎖,德國基本隔絕於世界市場,無法從美洲亞洲獲得戰爭資源,於是納粹只能在歐洲範圍內尋求貿易夥伴,比如說瑞典的鐵、羅馬尼亞的石油、西班牙的鎢。甚至在蘇德交戰之前,德國與蘇聯的貿易也非常繁榮,蘇聯利用原材料、糧食和石油從德國換取了大量的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