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急急急!!藥品的註意事項是什麽!!!

急急急!!藥品的註意事項是什麽!!!

(1)註意避免濫用,防止不良反應:處方用藥,壹定不能濫用。濫用藥物,不僅造成物資上的浪費,更嚴重的是會給病人帶來種種痛苦,造成藥害。

(2)註意患者病史:例如對胃腸道痙攣並青光眼的患者,若忽視其青光眼病史而應用阿托品,將導致不良後果。

(3)註意選擇最適宜的給藥方法:給藥方法系根據病情緩急、用藥目的以及藥物本身的性質等決定,如對危重病例,宜用靜註或靜滴;對陰道滴蟲病,多用陰道塞入;治療腸道感染、胃炎、胃潰瘍以及驅腸蟲時,宜口服;治氣管炎、哮喘,如同時采用氣霧吸入,療效往往較好;治痢疾,可在口服之外加灌腸;治某些腫瘤,有時采用瘤體註射。抗生素及磺胺藥中,除主要供局部應用者(如新黴素、桿菌肽、磺胺醋酰鈉、甲磺滅膿)外,許多抗菌藥物特別是青黴素應盡量避免局部應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並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當要求藥物發揮吸收作用時,凡口服後能被吸收的藥物,最好采用口服。但遇病人昏迷或嘔吐、病情危急、藥物口服不能被吸收(如鏈黴素)、刺激性大(如酒石酸銻鉀)或容易被胃腸破壞(如青黴素、腎上腺素)時,就應該采用註射。皮下或肌內註射比較常用,因較安全(但也有壹些藥物不宜肌註或皮註,如金黴素酸性太強,不宜肌註;哌替啶刺激性強,不宜皮下註射〕。在病情危急或藥物局部刺激性很強(如酒石酸銻鉀)時,可采用靜註。靜註壹般要緩慢,以保證安全。藥液不可漏出血管之外(酒石酸銻鉀、金黴素、去甲腎上腺素、氯化鈣等,如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同壹血管不可反復註射,以免藥液刺激引起靜脈炎。油溶液及油(或水)混懸液禁用於靜註,因有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險。

(4)註意防止蓄積中毒:有壹些排泄較慢而毒性較大的藥物(如洋地黃、士的寧、依米丁),為防上蓄積中毒,等用到壹定量以後即應停藥或給以較小量(維持量)。這類藥物,由於容易引起蓄積中毒,故盡量避免用於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並規定壹定的連續給藥次數或壹定時間作為壹個療程。壹個療程完畢以後,如需要重復給藥,則應停藥壹定時期以後再開始下壹療程。

(5)註意年齡、性別和個體的差異性:小兒由於機體發育尚未成熟,對藥物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如:①對於鎮靜催眠劑、洋地黃類、阿托品、磺胺類、激素等的耐受性較大,而對嗎啡和中樞興奮劑則比較敏感;②應用酸堿類藥物較易發生酸血癥或堿血癥,應用利尿藥較易引起低鉀、低鈉現象;③應用大量或多種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廣譜抗生素時)比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在用藥物時,必須註意上述這些特點。對幼嬰和新生兒尤應註意,有些藥壹般應禁用,如氯黴素、嗎啡等。老年人對某些藥物也有特異性,例如對麻醉藥、腎上腺素等比較敏感,使用巴比妥類、阿托品後容易出現興奮現象,須加留意。婦女由於生理情況不同,用藥須慎重。例如在月經或懷孕期間,不可用峻烈的瀉藥(如硫酸鎂、蓖麻油等),以免引起出血或流產。具有收縮子宮作用的藥物如奎寧、麥角等,不宜用於孕婦,以免導致流產。有的藥物(如雨米嗪、反應停等)能引起胎兒畸形,亦忌用於孕婦。四環素族可能影響嬰兒骨胳的生長及乳齒的發育,因此孕婦及嬰兒忌用。有的病人服用某種藥物後,常常出現壹般病人不會出現的反應,如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此即過敏反應。如果病人對某壹藥物有過敏反應,以後就應避免再給予這種藥物。青黴素、白喉抗毒素(抗毒血清)、破傷風抗毒素等易引起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在註射以前,須先作過敏試驗。青黴素皮試陽性者,應避免使用青黴素而代之以其他藥物。如病情非使用青黴素不可,過去認為必要時可考慮對病人進行青黴素脫敏註射,但由於具有危險性,現多不主張采用。對白喉抗毒素、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而又必須使用者,可進行脫敏註射。

(6)註意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配伍禁忌要註意兩方面:①避免藥理性配伍禁忌(即配伍藥物的療效互相抵消或降低,或增加其毒性),除藥理作用互相對抗的藥物如中樞興奮劑與中樞抑制劑、升壓藥與降壓藥、擴瞳劑與縮瞳劑、瀉藥與止瀉藥、止血藥與抗血凝藥等壹般不宜配伍外,還須註意可能遇到的壹些其他藥理性配伍禁忌。②理化性配伍禁忌,主要須註意酸堿性藥物的配伍問題,例如:阿司匹林與堿類藥物配成散劑,在潮濕時易引起分解;生物堿鹽(如鹽酸嗎啡)溶液,遇堿性藥物,可使生物堿析出;甘草流浸膏遇酸性藥物時,所含的甘草甙水解生成不溶於水的甘草酸,故有沈澱產生;維生素C溶液與苯巴比妥鈉配伍,能使苯巴比妥析出,同時維生素C部分分解。在混合靜脈滴註的配伍禁忌上,主要問題也是酸堿的配伍,例如,四環素族(鹽酸鹽)與青黴素鈉(鉀)配伍,可使後者分解,生成青黴素酸析出;青黴素與普魯卡因、異丙嗪、氯丙嗪等配伍,可產生沈澱,等等。

(7)使用新藥時須慎重:在開始采用以前,應先參閱有關資料,作到心中有數。在試用當中,應註意觀察療效及遠近期毒性反應。對某些新藥,還須註意觀察是否致癌、致畸胎,有無成癮性、過敏反應等。用量壹般應從資料介紹的劑量的小量開始,然後根據臨床經驗調整劑量,但不可超過規定的極量,以確保病人安全。

  • 上一篇:藥品分揀和配送
  • 下一篇:(1)每空1分,(1)每題3分,其余每題2分,****15分)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下列提供的儀器裝置和藥品進行活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