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戶外運動的危險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人類2,環境3,氣候4,混合因素

人為因素引發的危機管理

第壹,離隊

在野外,離隊是非常危險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發前要反復強調紀律;安排壹個副組長延期。

個別隊員因體能下降或其他原因(如途中上廁所)臨時離隊時,應立即通知前方隊員原地休息後方可停止,並安排專人陪同離隊的個別隊員。無論什麽情況,都必須有兩個以上的隊員行動,禁止單獨行動。

同時也要做好離隊的準備,以防:

1,所有隊員必須明確每天的路程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不能完全依賴領隊,盲目跟隨。

2.每個人都要帶上必要的個人裝備,比如地圖、指南針、水壺、食物、燈、救生箱等。,而且壹定不能出現多人使用某個設備的情況。

3.萬壹脫隊了,如果確定可以繼續走到目的地,壹定要繼續往前走,直到遇到隊友(編輯:不建議);如果體能有限或者驚慌失措,就留在原地,然後想辦法回到小組的路線或者最後壹個露營地找掩體,等待隊友的救援。

4、領隊應隨時註意清點人數,壹旦發現有人離開隊伍未歸,應立即安排全隊或原地等待或派人搜索。

第二,迷路

在孤獨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生長的樹林裏,或者有大石頭的地方,很容易因為看不清腳印而不知不覺地迷路。有時妳可能會在雨中、霧中或傍晚迷路,因為妳的視野不開闊。

當妳迷路的時候,千萬不要慌慌張張的走來走去,這樣只會讓妳更加迷失。首先,妳必須安靜。休息壹下。然後,努力找到妳有信心找到的地方。沿途做標記。並在筆記本上記錄這些標記的位置。

為了避免再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方,朝著第壹個方向再試壹次。沿途做好標記,並註意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在適當的時候發出求救信號。

三、未能按計劃到達營地。

進行戶外活動時,如果比預定時間晚,到達目的地前天已黑,應采取以下措施:

(1)如果距離明顯,當前位置確定,離目的地不遠,可以點亮燈繼續前進。

(2)但是,如果出現其他不利情況,比如下雨,氣溫下降,或者妳迷路了,不能回到原來的地方,或者壹些球員身體不適。或者在黑暗中行動有危險,就要未雨綢繆,決定在當地過夜。這個時候,如果妳有帳篷,找壹個可以紮營的地方,就可以用通常的方式紮營過夜。但是如果沒有帶帳篷或者地形在斜坡上,無法紮營的話,盡量多穿衣服,註意保暖。如果妳帶了食物和爐子,妳可以調整妳的夥食。

(3)緊急情況下,要養成帶足夠水和應急食物的習慣。

第四,遇到毒蛇

在野外遇到毒蛇的時候。以下幾種情況經常發生:不小心踩到蛇;抓住樹枝摸蛇;早上收拾背包的時候發現了壹條蛇;等壹下。

這基本上是行人闖入蛇的領地造成的。這些意想不到的接觸會引起極大的恐慌,壹旦被毒蛇出於本能的自衛咬到,就非常危險。防止被蛇咬的措施是準備壹根拐杖,邊走邊打草驚蛇,因為蛇很少主動攻擊人類,受到驚嚇就會帶著興趣離開。如果妳發現壹條毒蛇,妳最好避開它。這是避免咬人的最好方法。另外,在做戶外活動時,尤其是在蛇經常出沒的地方。只要戴上帽子,穿上長袖外套,穿上保護腳的褲子和結實的靴子就行了。帶上蛇藥。必要時捕捉或殺死毒蛇。盡量用石頭或“丫”字形的樹枝擊打或控制毒蛇的頭部,盡量不要用手去碰蛇,把蛇放在布袋裏。因為毒蛇的尖牙向內彎曲,不容易傷到包裏的人(註意:抓蛇很危險,不要輕易嘗試)

五、遭遇野獸

除了饑餓的食肉動物或受傷的野獸。壹般的動物很少主動攻擊人類。只要我們不侵略他們,他們就不會進攻。但是,當我們在壹個狹窄的道路上相遇,或者當我們攜帶的食物吸引他們時,這是相當危險的。行進過程中大聲說話,吹哨子,會驚起壹些野生動物。他們會友好地離開。如果他們不期而遇熊、野豬等野生動物,也不必過於驚慌。慢慢地看著它保持微笑,遠離他們。有時野生動物會自己走開。當妳遇到狼和野狗時,不要轉身逃跑。妳應該蹲下來撿起石頭和棍子。並背靠石墻或大樹防止它們從背後攻擊,伺機爬樹避難。

六、蚊蟲叮咬、水蛭騷擾

咬人的蚊子有兩種:

壹類是蚊子、蒼蠅、蚊蚋等吸血昆蟲。咬人後不僅痛苦,還會傳播瘧疾、腦炎等嚴重疾病。預防方法是使用防蚊噴霧或蚊香,但會汙染環境。相對環保的方法是熏制或使用夜來香、藥用菊花等天然抗蟲植物。在蚊蠅多的地方,每天至少要用肥皂徹底清潔全身皮膚,並攜帶風油精或風油精等防蚊藥物。

另壹類是蜜蜂、黃蜂、胡蜂等。被蜜蜂、黃蜂或黃蜂叮咬後,起初會感到疼痛,然後傷口會腫脹發炎。蜜蜂叮咬後,傷口處通常會有蟄囊。妳應該用刀片把其他的刮出來,並用肥皂和水清洗傷口。容易發生過敏性休克的人應攜帶藥物,並告訴他人在被咬傷後的緊急情況下如何為自己使用這些藥物。

七、落石

如果遇到嚴重的落石,壹定要利用阻止落石的間隙,迅速逃離現場。妳應該提前尋找大巖石或轉彎以避免落石,以便通過。保護頭部,佩戴壹些防護用品(如頭盔、厚衣服、木板、鐵鍋等)比較合適。).

應盡可能避免人為的落石。如果石頭不小心掉落在多巖石的地方,妳應該大喊“註意落石”,並通知下面的人,以免發生嚴重事故。當隊伍遇到可能導致落石的斜坡路段時,應保持安全適當的距離。

八、暴雨

如遇暴雨,領隊應根據路段、雨勢大小和隊員身體狀況,迅速決策,繼續行進或避雨。

(1)繼續前行時,要多註意辨別方向,因為暴雨影響能見度。下雨時路面很滑。如有必要,使用安全繩以確保安全。

(2)避雨時要註意保暖,防止雷擊和山洪。

(3)野營時遇大雨:A、根據周圍地形和雨勢大小,決定是否作出轉營決定,將帳篷移至安全地點;b加固帳篷,挖排水溝;c整理好帳篷內多余物品,放入背包,準備隨時撤離;d必須輪班外出值班,壹旦發現山洪、泥石流等險情,立即撤離帳篷。

九、雷擊

(1),天空中的塔狀積雲和雨容易形成雷電。

(2)、頭發豎起來或皮膚容易被閃電打顫。

預防:

(1),如果天氣預報有雷雨。

(2)不要在狹窄的山谷或溪谷內活動。

(3)不要去高處空曠的地方。

(4)、註意觀察積雨雲是否增多。

避免雷擊的方法:

(1),觀察天空判斷天氣變化,壹定要在下雨前迅速找到避雨的地方。如果野外有山洞,可以在裏面避難。不要躲在鐵皮房子裏,最好躲在石頭下面。如果妳想躲在大樹或巖石旁邊,避免直接躲在樹下。而是蹲下來,在稍微遠離這些隱藏物,與這些隱藏物半徑相同的圓內躲避危險。據研究,當高度為這些樹木和巖石高度的五分之壹或更低時,防雷效果最為明顯。

(2)避免進入潮濕或有水的地方,最好踩上塑料布或背包等絕緣物。同時穿雨衣,避免淋濕。如果在空曠的山谷或草地,找低窪的地方蹲下,不要躺著。如果妳在海岸線上,真的沒有地方可以躲得過那些小石頭。找個低窪的地方蹲下。不要用手機。可以雙腳並攏,雙手放在膝蓋上,身體前傾(不能坐在地下或小石頭上)。

(3)身上不要有任何金屬物品。把隨身攜帶的金屬東西都拿下來放在背包裏,尤其是帶金屬的眼鏡框,皮帶扣,登山杖。同樣重要的是要註意,我們不應該為了避免集體災難而集中在壹起。

(4)、雷電時,不要躲在任何防雷設備下。

註:山被雷雲覆蓋時,閃電也會從側面襲來。所以要特別註意;這座山脊非常危險。躲在山脊下面的平原地區比較安全。我們不應該擠在壹起。我們應該盡量保持低調。所有的金屬都應該拿下來放在我們的背包裏。打雷的時候,穿過海岸線,躲在有很多小石子的地方,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如果有大石頭,可以躲在和大石頭壹樣高的地方,但是切記不要粘在上面;如果妳在森林裏,妳可以躲在與森林高度相同的距離內,但不能就躲在大樹下。開門見山!註意壹點水就容易導電,所以有水的地方很危險。禁止站在水中、站在墊子上或踩在背包上。

危機管理:

(1),急救及時,還有壹線生機,不能放棄。

(2)、患者平臥,脫掉外衣,解開。

(3)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

(4)用手指或針刺任重穴、宣石、湧泉、命門。

(5)、如心跳、呼吸停止,則及時送往醫院。

X.洪水

持續降雨容易引發洪水。原來,清澈的水突然變渾濁是山洪暴發的前兆。這時候首先要選擇高大的樹頂作為避難所,及時轉移到高處。如果不幸落水,要想辦法抓住背包(背包可以當救生圈),或者抓住山洪來的大樹。千萬不要低估山洪爆發的威力和速度。溪流的流水往往是上遊暴雨造成的,雨水會洶湧而下,幾分鐘後變成巨大的山洪。如果遊客在溪流中舒服,就容易被洪水沖走,造成人員傷亡。

預防:

(1)除非準備逆流而上,否則不要順流而行。

(2)切勿在夏季雨季或暴雨後踏足溪流。

(3)下雨時不要待在河裏休息,尤其是下遊。

(4)開始下雨時,要迅速離開河道,到兩岸高地去。

(5)不要試圖過已經被河水淹沒的橋,迅速離開河道。

危機管理:

(1),峽谷、山谷天氣轉差,下雨時密切關註雨量變化。

(2)發現水流湍急、渾濁、爛樹夾雜泥沙時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迅速遠離河流和山谷。

(3)如果不幸掉入湍急的河水中,應抓住或抓緊岸邊的石頭、樹幹或藤蔓,並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待同伴的幫助。

XI。沼澤

沼澤地形以淤地為主,山脊兩坡形成的水線經過壹段距離後流入水庫,細泥細沙隨雨水沖刷而下。進入水庫,雨水流入水庫,卻留下淤積的淤泥,形成腐爛的泥潭——沼澤。

友情提醒:在水庫或河床邊緣的溝壑中過河時,壹定要仔細觀察地形,選擇合適的堅實地段過河,有條件的繞過。不要冒險。渡河前要準備好繩索,按照野外集體渡河的戰術進行操作。

預防:

(1),小組行進時,如遇沼澤濕地,註意觀察評估風險,不要貿然前進。

(2)通過時,每五人壹組用繩子連接,人與人保持2-3米的距離縱向行進。有些隊員不幸陷入沼澤,可以得到隊友的及時救助。

危機管理:

(1),如果時不時陷入沼澤,千萬不要動,拼命掙紮只會越陷越深。

(2)可以松開背包帶,把背包帶放在身後,仰臥拉出壹條腿,再拉出另壹條。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仰臥著“遊”出沼澤。

十二。林火

除了雷電和氣候幹燥引發的火災,人為疏忽是山火最大的隱患。

註意野外用火安全,嚴格執行野外用火制度,不亂扔煙頭和火種。

野餐時,在篝火旁準備壹桶水或沙子,隨時備用。撤離營地時,營火必須完全熄滅後才能離開。

壹旦發生山火,盡量在燃燒初期滅火;當火勢失控時,盡量逃到山上或河邊等安全地帶,避免被火包圍。如果妳被火包圍。可以通過砍伐或者主動放火的方式保護自己,利用周圍的樹林和灌木,在火災發生後形成空曠地帶。

十三。地震

地震發生時,立即熄滅篝火,盡快逃到空地或大樹下,但在山坡上非常危險,地震可能會引發泥石流。千萬不要進入洞穴。

十四。倒塌

崩塌廣泛發生在山坡、河流、湖泊和海岸。

形成條件:

(1),壹般在50米以上的陡坡或河流、湖泊、海岸上,坡度30-60度。

(2)其次,巖溶裂隙發育,構造破碎。主要發生在暴雨和冰雪融化的季節。

(3)更容易發生崩塌,尤其是巖層和破裂面與山坡同向時。

(4)暴雨期間或連續幾天暴雨後,天然或人工斜坡容易造成滑坡和山體崩塌。

預防:

(1),暴雨期間或連日暴雨後,避免接近或停留在陡坡附近。

(2)當坡底或排水孔滲出大量泥漿時,說明坡內的水已飽和,坡的中部或頂部有裂縫或新形成的臺階,露出新鮮的泥土,這些都是滑坡、崩塌的先兆,應盡快遠離這些斜坡。

(3)如遇滑坡、塌方堵塞道路,不要試圖踩著泥濘前進。妳應該立即後退,尋找另壹條安全路徑繼續旅行或停止旅行。

危機管理

(1),隊友被山體滑坡掩埋,不要試圖隨便自救,以免造成更大傷亡。

(2)、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準備適當的救援工具。

十五。滑坡

按照速度分為四類。

高速滑坡——最危險,形成每秒幾米到幾十米的滑坡。

滑坡的主要特點是:多出現在暴雨和冰雪融化的季節,有大雨、小雨和無雨的特點。

十六。泥石流

泥石流通常發生在每年七八月份的雷雨季節。

如何判斷泥石流的發生?

(1),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加大,更多柴禾樹木混雜。

(2)、深谷中有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聲,即使異常安靜,也應判斷泥石流已經形成,需要迅速離開。

(3)溝谷深處突然漆黑壹片,夾雜著塌方。要想快點離開,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預防:

(1),下雨天或雨天不要入谷,謹防山洪、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往往滯後於暴雨和風暴。

(3)不要碰運氣。

危機管理:

(1),不能往溝上跑,也不能往溝下跑,要往兩邊的斜坡跑,迅速離開河流、山谷、山溝。

(2)不要在土質松軟、主體土不穩定的斜坡上停留。

(3)避免在穩定且相對穩定的地方。

(4)、不要爬樹躲避。

十七、中暑

原因:高溫、衣著不當、缺水、過度疲勞、時間過長、睡眠不好。

分類:先兆中暑、輕度中暑、深度中暑。

先兆中暑:頭暈、頭痛、口飲、多汗、惡心、四肢無力、脈數。

輕度中暑:註意力不集中,意識和精神混亂,動作不協調。皮膚濕冷,體溫常在38度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發熱,四肢忽冷忽熱。

熱痙攣:出汗過多、口飲引起肌肉痙攣(俗稱抽筋)。

太陽輻射: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會對腦細胞造成損害。

熱衰竭:過度脫水、缺鹽、年老。

熱拍:高溫下體力消耗過大。

預防:

(1),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早出晚歸,避開中午的火爆時段。出發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參加心情不好或工作壓力大的活動。

(2)、頭部散熱,短期散熱。多參加活動,穿合適的能散熱的衣服。在穿越途中,盡量用水浸泡帽子,適當冷卻頭部。在烈日曬不到的地方行走時,及時摘掉帽子,短暫散熱;

(3)、休息點,避免日曬和通風。穿越期間,要長時間休息,選擇能避免烈日暴曬、通風陰涼的地方。休息時,應迅速卸下背包,摘下帽子,解開袖子和領口,拉起褲腿,迅速散熱。

(4)註意行走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少量多次,科學合理,及時補充水分和鹹味食物,適當搭配壹些富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危機管理

(1),脫衣服,通風,遠離高溫環境。(含少量冰鎮飲料和冰塊)

(2)、多次給患者飲用清涼飲料或電解質飲料,並及時補充水分。

(3)擡高患者雙腳,在頭部適當位置塗抹清涼油、風油精、口服任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救急行軍散等防暑藥品。(4)患者清醒後,看恢復情況是否繼續出行,如不適宜由專人陪同,及時送醫院。

十八、溫度損失

(什麽是風致溫度?什麽是高空風?中心體溫的位置在哪裏?參考:人體中心體溫36.5-37度,手腳表面35度)

失溫原因:衣服濕冷、體表冷氣、饑餓、疲勞、年老體弱。

體溫過低的癥狀:感覺寒冷、四肢冰冷、持續顫抖、臉色蒼白、記憶力減退、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控制、反應遲鈍、性情改變或失去理智、脈搏減慢、意識喪失。

參考溫度:40度-推薦溫度審查。

37度-正常

35度-體溫過低,顫抖。

33度-嚴重,糊塗。

30度——沒有針刺感。

28度——死亡

危機管理:

【建議記住兩個字,避免失溫——“勤”,熱——脫!天冷了——補充!濕換!]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緊急紮營,堅持吃高熱量食物。

(2)及時脫去寒冷潮濕的衣服,換上溫暖保暖的衣服。

(3)、防止體溫進壹步流失,幫助體溫恢復,吃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和熱食,將熱水瓶扔進睡袋或進行搶救者體溫測量。

(5)、意識混亂,狀態嚴重時,采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和大腸直接灌洗至中樞使其蘇醒。

(7)、不喝酒,不按摩四肢。

十九、高山反應

海平面的標準大氣壓為760毫米汞柱,空氣中的含氧量約為265438±0%。

通常海拔3000米以上是高海拔地區,大部分人到了這個高度就開始有高山反應。

高山反應是由於地勢的升高和氣壓的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隨著氣壓的降低而降低,使氧氣不能充分進入人體血液,導致高山反應。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氣候環境,有不同的反應。關鍵是每個人適應的不壹樣。上6公裏之前對山沒反應,不代表最後4公裏沒反應。

主要癥狀:頭暈、耳鳴、嘔吐、味覺差、無食欲、嗜睡、微熱。嚴重者反應緩慢,呼吸急促,情緒不安,精神亢奮,記憶力下降,出現幻覺。

預防:

(1),每天控制上升高度,每天盡量控制在700米左右的上升高度。

(2)、行程合理,不要過度疲勞。(編輯:有多少朋友響應了?控制負載的問題非常重要。)

(3)多喝水,均衡飲食。

(4)、不早睡,不用腦,輕微活動,主動適應。

(5)睡眠充足,除非必要,盡量不吃藥。

危機管理:

(1),供氧,快速撤離,盡快撤離到較低海拔,遠離高海拔地區。

(2)、休克患者,優先治療,註意體溫下降等並發癥。

  • 上一篇:探討與分析脫硫堿耗高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 下一篇:川芎嗪片說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