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探討與分析脫硫堿耗高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探討與分析脫硫堿耗高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摘要 本文介紹和論述了脫硫工藝出現惡化,導致化工原材料消耗高,通過采取壹系列有效措施,使脫硫工藝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穩定生產。

關鍵詞? 中和吸收? 化學反應? 工藝惡化? 總堿度下降? 再生? 硫泡沫? 付鹽? 硫回收

0?概述

隨著濕法脫硫工藝技術在化工行業的發展到目前成熟應用,為改善社會環境,創造綠色環保,確保化工行業高效益安全生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該工藝技術不但能高效率地脫除氣體中的硫化氫,回收了副產品硫黃,而且減少了環境汙染,還為企業增加了好的效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脫硫工藝出現惡化,使生產成本升高,已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也是該工藝解決的壹大難題。大部分廠家都能夠嚴格工藝指標的控制和管理,確保了系統的長周期穩定運行,但最近幾年多個廠家出現了較為罕見的脫硫工藝惡化現象,脫硫液組分和硫回收率,由正常的生產忽然下降,而且出現問題處理起來非常緩慢且難度較大,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最近短短的幾個月內,筆者就經歷四個廠家出現這樣的狀況。針對此問題,經過現場觀察探索調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作以下介紹,供同行們參考。

1?生產現狀及分析

1.1?現狀

脫硫液在不正常時組分運行數據如下表:

(1)從以上運行數據分析,脫硫液惡化時現狀主要表現在,脫硫液組分下降,總堿度壹直處在3.5--14g/L、pH值在7.0—7.8之間徘徊,Na2CO3:僅1g/L或根本就做不出來,出口H2S高,高質量的硫泡沫形成非常困難,使用888脫硫劑的生產廠家是沒有硫泡沫,使用栲膠的公司問題更繁多,脫硫液發黑並釋放出較大的臭味,貧液懸浮硫偏高,溶液呈乳白色,再生槽出現大量的虛泡或飛泡,直接流到生產現場,泡沫中夾帶脫硫液成分較高,經現場地溝回收到下道工序水處理,使水中硫化物和COD超標,造成較大的環保事故。

(2)根據出現問題幾個生產廠家現場了解和觀察,在脫硫液出現惡化時,生產現狀幾乎相似,脫硫液系統總堿度長期處於最低線運行,為了控制出口H2S含量,保證後系統正常生產,大量的純堿補入脫硫液中也無濟於事,總堿度不見上漲,卻不知去向。例如:河南、山東、湖北、陜西某幾個公司,正在穩定運行的工藝總堿度轉眼之間由原來的20~30g/L,下降到14g/L以下,出口硫化氫出現超標,工藝管理人員壹時找不出導致事故的真相,想方設法從脫硫內部工藝調整入手,強化再生、調節脫硫液組分,計算各塔和儲槽的停留時間、利用不同的流量、壓力、溶液濃度進行調整,雖然都出現了階段性好轉,但沒有實現完全恢復,導致大量的堿耗升高,每月堿耗由原來的10噸左右,上升到100余噸,甚至更高。

1.2 ?工藝分析

根據生產情況分析起來,好像與正常操作沒有什麽關系,壹切運行數據顯得都很平穩,脫硫液惡化卻在瞬間發生。當深入現場了解生產情況分析認為,出現工藝變化的現象,除了與人為的工藝管理有關外,就是工藝在做大幅度調整,沒有對脫硫液各組分進行評估,補救措施不得力或不及時所致。根據經驗分析,脫硫的管理絕非是壹朝壹夕的操作和工藝管理,做不到持之以恒地監管,工藝不會長期穩定運行,例如:工藝溶液流失和跑冒後,采取措施不夠,沒有將化工原材料及時補充,溶液組分長期失調必然會導致工藝惡化。再例如:山東某公司,由於脫硫塔阻力升高,公司沖洗脫硫塔,在系統不停車生產時進行,當塔內積硫被沖洗下來後,再生槽大量的硫泡沫來不及全部回收,但又考慮,如果將沖洗下來很高懸浮硫的脫硫液,繼續再循環難免要出現二次堵塔,見此狀,決定將脫硫液進行排放,但忽視了系統組分的含量問題,總堿度瞬間由原來的0.3mol/L(15.9)g/L下降為0.09mol/L(4.77)g/L左右。陜西某公司,由於後系統是全低變工藝,需要控制壹定的硫化氫,為了提高脫硫塔出口硫化氫含量,卻無限度地降低脫硫液組分,最終脫硫液組分失調導致惡化,當再去調整恢復正常溶液組分時,卻難上加難。

筆者分析認為,在脫硫液惡化時,脫硫液在脫硫塔和富液槽沒有形成硫氫化鈉,單質硫自然不會形成,我們再來重溫壹下脫硫吸收反應機理:

PH值8.2—9.0

Na2CO3+H2S==========NaHS+NaHCO3

888

NaHS+O2====NaOH+H2O+S↓

從以上反應機理我們來做進壹步分析,碳酸鈉吸收硫化氫反應,前提條件必須是在壹定的pH值情況下進行,才會有反應,而對於pH值較低的工況,很難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根據現場觀察分析,補入系統的純堿在與硫化氫接觸中和吸收後,富液槽脫硫液內根本就沒有NaHS存在,富液在經過再生後,也就不會產生硫泡沫,我認為這也是脫硫出現惡化,再生槽長期沒有硫泡沫,但副鹽Na2S2O3、Na2SO4、Na2SO3、NaCNS並不高的主要根源,也請各個生產單位在日常生產當中,要做好NaHS的分析和監測,便於工藝發生變化時找出問題。

脫硫塔內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兩個步驟:壹是酸堿度中和吸收;二是硫氫化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換為單質硫,所以,脫硫液在脫硫塔底部或有富液槽的企業顯得尤為重要,必須保證有壹定的停留時間,壹般停留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反應更為完全,使96-98%的HS-轉化為單質硫,只有2-4%的轉換成副鹽。

2?應對措施及工藝處理註意事項

出現此種情況,對於每個生產單位工程技術人員來說,均是壹個嚴峻的考驗,都是想利用補加其它化學藥品,或采用土辦法,想方設法走捷徑的工藝操作控制,在最簡單、最短的時間內來解決該問題,卻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須采用有效地方法和措施,找準影響系統正常的關鍵問題,才是最有可能恢復正常生產。例如在系統補加NaOH(片堿)、氨水等堿性藥品,作為協助原料,提溶液總堿度均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做大幅度調整工藝使脫硫系統出現惡化外,在日常生產中以下的壹些狀況也是導致工藝惡化的主要原因:

2.1煤氣質量影響

煤氣中揮發分、焦油含量高,該含量高影響脫硫工藝正常生產,已在多個廠家出現,後采取在脫硫前增加電捕焦或焦炭過濾器設備後問題得到解決。按照工藝要求,脫硫前煤氣中焦油含量≤30g/m3,但大部分廠家不做此含量分析,也就出現,在脫硫工藝出現問題時並沒有判斷準確,沒有采取果斷而有效的措施,導致脫硫工藝長期處於惡化狀態,造成脫硫工藝被動去調節,使其最終沒有正常生產,還有壹部分廠家,在脫硫工藝恢復正常時,也不知道是怎麽恢復的,或者說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根據調查了解,脫硫塔前有電捕焦的廠家,受此影響並不大,脫硫工藝出現問題時,稍作調整就會恢復正常生產。

2.2?更換劣質堿源

近幾年來許多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更換化工原料純堿成為輕質堿,輕質堿從理論上均為碳酸鈉。但根據多年了解,溶液中的總堿度,是以酚酞堿形式存在於脫硫系統,總堿度主要成分為鈉、氫氧根和碳酸氫離子組成,而輕質堿由於制作工藝不同,含量極其低下,使用在脫硫系統,不但會使脫硫組分下降,還會給脫硫工藝正常反應造成影響,最終導致堿耗高或者工藝惡化。

2.3?加強化工分析管理 ?

化工分析是化工操作的眼睛,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尤其對於脫硫化學反應較復雜的工藝,脫硫液的分析顯得更為重要,是確保工藝正常生產的關鍵環節,溶液分析的誤差,堿度和PH值下降發現不及時,會導致脫硫系統出現惡化。尤其是在後系統是全低變生產工藝,由於該工藝為避免出現反硫化和對堿度監測頻率較少,半脫出口硫化氫控制範圍較寬,不加強脫硫組分的控制,長時間運行導致系統惡化。

2.4?密切關註煤氣系統變化、合理調整工藝

受原料煤供貨緊張且價格較高的市場影響,脫硫工藝調整除了觀察脫硫液組分外,對於煤氣系統負荷和硫化氫的含量,必須做到了如指掌,是否處於穩定運行,避免打破脫硫正常的吸收和轉換單質硫、再生、硫回收的工藝水平衡。

2.5?脫硫液中pH值控制

脫硫液中的pH值是壹項重要的工藝指標,我們都知道正常生產時該指標控制在8.2~9.0為最佳,煤氣中除硫化氫、二氧化碳為酸性氣體,會使其值受影響外,那麽脫硫液中的付鹽也是影響生成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產過程當中,當脫硫液中總堿度在20g/L以上時,pH值自然會升高在8.0以上,但在脫硫系統出現惡化,大量的純堿補入也使該指標絲毫不動,很難控制在指標內,PH值不但反應出脫硫液的酸堿度,而且也是脫硫溶液組分合理形成的重要標誌,在出現大量純堿補入也提不到指標時,必須使用另外的堿性化工原料來協助,就很容易將此值調整到指標內。

2.6?再生能力的分析

再生槽壓力的控制是體現再生好壞的重要標誌,壓力的選擇可從脫硫液組分中多個指標分析出再生狀況,例如: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例,硫代硫酸鈉與硫酸鈉的比例,懸浮硫含量和生產時硫泡沫的浮選等等,均可以判斷出再生的好壞,再生槽噴嘴前壓力壹般控制在0.42~0.48MPa較好,同時還要不定期對噴射器吸氣孔進行檢查,保持暢通,確保再生噴嘴的吸氣量在正常範圍內,但對於較再生設備較大或較小的生產狀況就另當別論了。

3?工藝管理的重要性

化工生產可謂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其實脫硫工藝也不例外,加強脫硫工藝的基礎管理是工藝管理者的必修課題,每天除監督好操作,還需觀察了解脫硫工藝的流量、壓力、溫度工藝指標和設備是否處於穩定運行,同時保證新鮮的新配液的質量外,對補入系統的每壹方脫硫液都要有足夠的了解和分析手段,尤其是對於硫回收連續熔硫和間歇熔硫高位泡沫槽放清液的液體,除了高溫對溶液系統有影響外,細小的硫顆粒會導致硫泡沫形成困難,影響脫硫的再生,還極易使付鹽升高,使工藝出現問題時很難及時解決。

4?結束語

濕法脫硫工藝流程和反應原理,從表面上了解感覺很簡單,其實並非如此,脫硫的工藝管理和運行數據告訴我們,最好根據每個生產廠家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工藝控制指標,才能確保系統長期穩定,我們在了解工藝操作知識時,許多指標都會用到不能太高或太低、過多或過少的形容詞,經驗告訴我們的確如此。另外,我們在生產時所做的分析只是壹個主要的參考和控制指標,還有許多較為復雜的成分和生成物我們並不了解,更談不上我們如何應對和處理,類似問題還需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做進壹步的探討和完善,力爭在脫硫工藝出現問題時,找準導致事故的根源,為脫硫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 上一篇:Black and White Elephant 註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下一篇: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