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壓力會誘發纖維肌痛癥
纖維肌痛癥 (fibromyalgia) 病患有全身慢性肌肉酸痛,可能伴隨失眠、焦慮和憂郁等癥狀,致病機轉壹直是個未解之謎。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陳誌成研究員與研究團隊,找到纖維肌痛癥可能的生理與心理致病機轉和關鍵抑制劑,論文於 2020 年 9 月發表於國際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學期刊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無藥可醫的纖維肌痛癥「纖維肌痛癥 」最常見的癥狀是全身肌肉慢性酸痛,伴隨疲勞、失眠、焦慮和憂慮,有時被稱為稍微累壹點就全身酸痛的「公主病」。目前醫學對於該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病人往往不斷轉診仍找不到明確病因,因此也尚未有專屬用藥,只能先緩解癥狀,但效果相當有限。
纖維肌痛癥是壹種很常見卻又神秘的疼痛病。在成年人中,約有 2 ~ 6% 的人罹患此病,特征是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疲勞、失眠、焦慮和憂郁,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失能。iStock不過臨床上發現,日常生活精神壓力會誘發或加重纖維肌痛癥癥狀。多數病患的背後都是壹段故事,可能有家庭、親友、經濟、工作等各種問題。只是心理壓力和纖維肌痛癥到底誰是因、誰是果?背後的致病機制是什麽? 「我們必須建立壹個可以反應纖維肌痛癥的動物模式,以驗證心理壓力與纖維肌痛癥的關系。」 陳誌成說明。
在此之前,先來看看酸痛是怎麽引發的呢?
組織酸化誘發酸痛
過去研究認為組織酸化會誘發酸痛。1980 年德國人曾做過人體實驗,直接把酸性物質註射入人體,結果發現真的會引起痛感,而且流速越快、越痛,初步證明酸與酸痛的因果關系。但酸是透過什麽樣的分子機制來 *** 痛覺神經,卻壹直沒有定論。
陳誌成嘗試以此建立纖維肌痛癥的動物模式。他們先幫小鼠註射酸鹽水,然後以壓肌肉或用細尼龍線 *** 小鼠腳掌,發現小鼠碰到 *** 會縮腳,代表的確有「疼痛過敏化」現象,但這疼痛過敏化現象在 24 小時以後會消失不見。但如果五天之內在同樣位置再打壹次,就會導致持續約壹個月的疼痛過敏化,而且也會發生鏡像性的疼痛,成功符合纖維肌痛癥的特征。
這個小鼠實驗模式提供了壹個平臺,讓陳誌成可以從神經學的分子機制上,深入研究組織酸化如何誘發慢性肌肉疼痛。
我們身上各個組織都有痛覺神經,神經上有許多可被酸給激活的離子通道或受體分子,最重要的包括酸敏性離子通道(ASICs),以及辣椒素受體蛋白 (TRPV1) 等等。陳誌成實驗發現,如果以藥物抑制 ASICs 或 TRPV1,五天後再次的肌肉酸化 *** 就無法誘發慢性疼痛。但是,如果再次的肌肉酸化 *** 發生於第二天,仍會誘發 7 ~ 10 天的疼痛過敏化現象。因此,陳誌成推論出,第壹次肌肉組織酸化不僅是誘發短暫的疼痛過敏化現象,也讓肌肉痛覺神經產生了可塑性變化,所以五天以內再次肌肉酸化 *** ,就足以發展成慢性疼痛。
我們身上所有組織都有痛覺神經,上面有許多離子通道或是受體分子,分別對應不同來源的痛覺,其中可被酸激活的是酸敏性離子通道(ASICs)以及辣椒素受體蛋白(TRPV1)。研之有物 用噪音制造壓力源了解酸痛的神經科學分子機制,下壹步就是建立心理壓力造成酸痛的動物模式,怎麽做?噪音是好工具!壹般的壓力來源很難定量,但是噪音可以換算分貝並以程式設定,比較好掌握。
他們讓小鼠待在籠中,不定時播放尖銳、人耳可能聽不見的超音波噪音,壹天重復六次,隔兩天後再連續兩天重復進行……結果,受到噪音壓力的小鼠,出現了疼痛過敏化現象持續約壹個月。「我們發現,關鍵是要有不確定性、間歇性、重復性的壓力 *** ,如果是給予短暫的壓力 *** ,小鼠並不會出現慢性疼痛過敏化現象。」
此外,壹般纖維肌痛癥患者常出現***病,像焦慮、憂郁等情緒問題。 他們觀察具有疼痛過敏化現象的小鼠們,焦慮行為也變得明顯 :壹般健康的小鼠喜歡到處探索、玩耍, 放入十字迷宮時,敢走到兩側開放懸空的部分,但有焦慮行為的小鼠喜歡躲在隱蔽空間、不敢跑出來。
壓力 –> 氧化脂質 –> 疼痛訊號建立壹套動物模式後,接下來他和研究團隊想知道,體內有什麽東西誘發了酸痛?
他們分析小鼠血液中的脂質,發現小鼠在遭受壓力後,體內有壹群特別的脂質被代謝出來。「我們發現到壹種氧化脂質 LPC16:0 ,令人眼睛為之壹亮!」陳誌成說道。原來,幾年前有法國科學家發現這種氧化脂質 LPC16:0 可以專壹性的 *** 感覺神經元上的 ASIC3 酸敏性離子通道。賓果!全部事情似乎都可以串連在壹起了。
經過反復實驗,致病機轉的輪廓漸漸清楚了! 外界的壓力源 (噪音),會導致小鼠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造成脂質代謝異常,產生過量的氧化脂質 LPC16:0 ,活化肌肉感覺神經元上的 ASIC3 酸敏性離子通道,造成疼痛過敏化現象,持續 *** 下轉變成慢性疼痛。
研之有物 (資料來源|陳誌成) 纖維肌痛癥療法現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