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重視內涵建設,促進醫院發展良性循環。堅持引入競爭機制,先後實施分配制度、聘用制度、職稱動態聘任、“病人選醫生”就醫模式等壹系列內部機制改革,建立了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新運行機制。積極推進院務公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調動壹切積極因素推動醫院改革發展。強化品牌服務理念,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堅持實施連續、合理、便捷的醫療服務流程。門診設立分診引導護士提供分診引導服務,對危重疑難患者實行全程引導服務;開展電話預約掛號和網上掛號服務,公示專家門診安排,開設便民門診,實行延時服務。努力縮短患者等候時間,增加門診掛號、收費、取藥服務窗口,設立臨時輸液觀察室。門診輸液觀察室會固定靜脈穿刺技術過硬的護理人員,提高壹次穿刺成功率。對收費員和註冊人員進行操作培訓,提高工作效率。堅持“無休息日醫院”和“醫護人員彈性工作制”,方便患者看病。堅持輔助部門檢查有限服務制度。加強服務收費管理,嚴格執行醫療標準收費,定期檢查醫療服務收費,實行“醫藥費用壹日清單制度”,落實醫囑和醫療收費核對制度,堅持“三免四減”等惠民政策,免收獨生子女和孕婦掛號費,減免孕婦床位費和治療費,積極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堅持藥品招標和臨床用藥四大監控體系,每月對排名前10的藥品進行分析和公示,嚴格控制大處方,對20元/盒以上藥品實行藥品限量采購、限量配送和使用高價貴藥制度;堅持以合理價格銷售藥品,低投入低產出,堅持與藥商簽訂藥品購銷和廉政建設責任協議,確保藥品質量安全,醫院藥品收入保持在業務總收入的23%左右,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醫院重視醫德醫風建設,積極構建和諧醫療環境。紮實開展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工作,繼續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堅持每周三院長接待日工作制度,定期開展走訪和民意調查,召開工休座談會、社會義務監督員座談會,以及NPC代表、CPPCC委員、新聞媒體座談會等面對面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醫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醫院設立11意見箱,張貼警示牌,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在門診大廳設立投訴接待處,設立專職人員及時受理投訴,認真接受公眾監督,不斷改進工作,使醫院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群眾的高度評價,醫院基本實現了“患者滿意、職工滿意、政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