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
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檢驗——帶火星木條,復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⑵氫氣
制取原理——活潑金屬與弱氧化性酸的置換
制取方程式——Zn+H2SO4 === Zn2SO4+H2↑
裝置——啟普發生器
檢驗——點燃,淡藍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⑶氯氣
制取原理——強氧化劑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濃)MnCl2+Cl2↑+2H2O
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加熱
檢驗——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後褪色;
除雜質——先通入飽和食鹽水(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收集——排飽和食鹽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尾氣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氫
①制取原理——強酸與強堿的復分解反應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能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⑤除雜質——先通入飽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體CaCl2(或P2O5)(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
④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後加熱又恢復原紅色;
⑤除雜質——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飽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⑺氨氣
①制取原理——固體銨鹽與固體強堿的復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④檢驗——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⑤除雜質——通入堿石灰(除水蒸氣)
收集——向下排氣法
⑻氯化氫
①制取原理——高沸點酸與金屬氯化物的復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加熱
④檢驗——通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沈澱,再加稀HNO3沈澱不溶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⑼二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濃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紅棕色氣體,通入AgNO3溶液顏色變淺,但無沈澱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氣法
⑥尾氣處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壹氧化氮
①制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稀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暴露於空氣中立即變紅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⑾壹氧化碳
①制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
④檢驗——燃燒,藍色火焰,無水珠,產生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
⑿甲烷
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
②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⒀乙烯
①制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加熱
④除雜質——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
⒁乙炔
①制取原理——電石強烈吸水作用
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
③裝置——分液漏鬥,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能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並冒出濃的黑煙
⑤除雜質——通入硫酸銅溶液(除H2S,PH3),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2.壹些快速制法(即無需加熱)(手打版)
1.O2 2H2O2=催化劑MnO2==2H2O+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
2.Cl2 KMnO4與濃鹽酸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3.HCl 將濃硫酸逐滴加入濃HCl中
4.NH3 將CaO或者Ca(OH)2或者NaOH(皆為固體)加入濃氨水 加氧化鈣是利用其與水反應消耗水且放熱 加Ca(OH)2或者NaOH利用其與水反應放熱
5.H2 NaH+H20→NaOH+H2↑(較少考,但03年上海考過)
酸性幹燥劑:濃硫酸(氧化性酸)
五氧化二磷(酸性白色粉末)
矽膠(它是半透明,內表面積很大的多孔性固體,有良好的吸附性,對水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含有鈷鹽的矽膠叫變色矽膠,沒有吸水時呈藍色,被水飽和後呈粉紅色。)
②堿性幹燥劑:堿石灰(它是白色固體,主要成分CaO和NaOH)
CaO(它是白色固體, 堿性氧化物)
固體NaOH
③中性幹燥劑:無水CaCl2(白色多孔固體)
Al2O3(它是中性的白色粉末,是吸附性較強的多孔性吸附劑)
CuSO4(白色粉末,吸水程度較小,壹般用來檢驗水的存在,吸水後變成藍色)
①酸性氣體:CO2、Cl2、H2S、NO2、HCl、SO2等
②堿性氣體:NH3
③中性氣體:N2、O2、H2、CH4等
壹般的說,酸性幹燥劑不能幹燥堿性氣體,可以幹燥酸性氣體及中性氣體;堿性幹燥劑不能幹燥酸性氣體,可以幹燥堿性氣體及中性氣體;中性幹燥劑可以幹燥各種氣體。但這只是從酸堿反應這壹角度來考慮,同時還應考慮到規律之外的壹些特殊性.如氣體與幹燥劑之間若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或生成絡合物,加合物等,就不能用這種幹燥劑來幹燥該氣體了。
特殊性:
①不能用濃硫酸幹燥H2S,Br2H,I2H等還原性氣體,因為二者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 H2S+H2SO4=2H2O+SO2+S↓
②不能用無水硫酸銅幹燥H2S氣體,二者會反應 CuSO4+H2S=H2SO4+CuS↓
③不能用無水硫酸銅幹燥NH3,二者可發生反應生成絡合物 CuSO4+NH3={Cu(NH3)4}SO4
④不能用無水CaCl2幹燥NH3,二者會發生反應生成壹些加合物 CaCl2+4NH3=CaCl2*4NH3 CaCl2+8NH3=CaCl2*8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