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鵝不食草的藥性
藥名鵝不食草
拼音EBUSHICAO
英文名Small Centipeda Herb
原產地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石薺的帶花全草。
功效祛風、散寒、勝濕、除翳、通鼻塞。
適應癥:傷風感冒、感冒發熱、喉痹、百日咳、霍亂、腹痛、阿米巴痢疾、瘧疾、疳瀉、鼻淵、鼻翳、澀癢、臁瘡、疥癬、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溫。(1)《崔諶言本草》:?溫,無毒。醫林纂要》:?本草經疏》:?(二)《藥性綱目》:?二)《本草綱目》:?
英文名 HERBA CENTIPEDAE
別名異名球子草、石薺菜、地胡椒、三齒戟、吃薺菜(《品匯要略》)、野苑芫荽(《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聖本草藥性備要》)、地芫荽(《醫林纂要》)、滿天星、沙飛草、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地椒、大救命(《簡易草藥》)。簡易草藥》)、三節劍(《藥性分類》)、山胡椒、連地桃李(《嶺南采藥錄》)、球莖草(《廣州植物誌》)、二郎甲、小昭寶(《貴州民間藥物集成》)、端王草、豬屎草(《福建民間草藥誌》)、砂仁(《江蘇植物誌》)、白杉(《南寧藥物誌》)、豬屎潺潺(《廣西中藥誌》)、通天椒(《四川中藥誌》)、霧水砂、貓砂、小拳頭(《廣東中藥誌》)、鐵拳、散星草、地楊梅、三牙鉆、蚊香草(《浙江民間草藥誌》)、白珠草(《福建中藥誌》)。
來源 本品為蜈蚣(Centipeda minima (L.) A. Br. et Aschers)的幹燥全草。夏、秋季開花時采收,洗去泥沙,曬幹。
炮制 除去雜質,切段,曬幹。
性狀
本品纏結成團。須根細長,淡黃色。莖細,多分枝;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葉小,近無柄;葉片皺縮破碎,完整的葉片展開後呈匙形,表面灰綠色或棕褐色,邊緣有 3-5 個鋸齒。頭狀花序黃色或黃褐色。氣微香,久聞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鑒別
本品粉末灰綠色至灰褐色。莖表皮細胞長圓形或多角形,壁稍厚,表面隱約可見角質;有氣孔。葉表皮細胞多角形,周壁薄,呈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有 4-6 個頂護細胞。腺毛俯視呈鵝卵石狀,細胞成對排列,含有黃色物質。花冠表皮細胞黃色,表面看呈長圓形或多角形,細胞向外延伸呈絨毛狀突起,表面有角質紋理。非腺毛著生於花冠表皮,2 列;1 列為單細胞,稍短,另 1 列為 2 細胞,基部細胞較短,先端常呈鉤狀或卷曲狀,表面上部 2/3 有細角質紋理。花粉粒淡黃色,圓形,直徑 15-22 米,有 3 個孔槽,表面有刺。
其他信息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 通竅止咳,用於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鼻淵、流涕。
用量:外用適量,每次6~9克。
存放於通風幹燥處。
《中國藥典》摘錄
本品來源為菊科植物石薺菜的花全草。
鵝不食草的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煎劑中25%~50%的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2.鎮咳、平喘作用:本品的揮發油和乙醇提取物部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3、抗癌作用:布雷維林對大鼠沃克氏肉瘤有抑制作用,海倫納林的壹些衍生物也有抗癌活性。
4.抗變態反應活性:通過被動皮膚過敏試驗,蛇床子的熱水提取物顯示出明顯的抗變態反應活性。從蛇床子氯仿提取物的甲醇可溶部分中分離出的蛇床子內酯c、6-O-Senecioylplenolin、Aurantiamide acetate和3種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3,3二甲酯、槲皮素-3-甲酯和芹菜素具有很強的抗過敏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