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壹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壹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妳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壹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壹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壹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壹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麽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壹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為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壹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壹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壹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麽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壹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壹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壹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壹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壹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壹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壹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壹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壹心壹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壹個實驗室,壹生***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0)在自家的木棚裏開始了他最初的實驗愛迪生
愛迪生從小就喜歡用他那與眾不同的大腦袋思考壹連串的問題。他看到鐵匠將鐵在熊熊的烈火中燒紅,然後錘打成各式各樣的工具時,就晃著大腦袋提出壹個又壹個問題:火是什麽東西?火為什麽會燃燒?火為什麽這麽熱?鐵在火中被燒之後為什麽會發紅?鐵紅了為什麽就軟了?回到家,小愛迪生在自家的木棚裏開始了他最初的實驗。他抱來幹草,並將其點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麽。然而,小愛迪生的第壹次實驗就引來了壹場火災,將家中的木棚燒掉了。
(1)“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壹天,愛迪生在實驗室裏工作,他遞給助手壹個沒上燈口的梨形的空玻璃燈泡,說:“妳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由於燈泡是梨形的,不是規則的現狀。所以,計算燈泡的周長、斜度都十分的困難。他說:“時間,時間,怎麽費那麽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裏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裏面的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麽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妳怎麽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2)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壹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妳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妳應該換壹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壹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妳怎麽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妳無論如何要換壹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3)媽媽,我要制造壹個晚上的太陽
壹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妳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壹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壹個好辦法,他把家裏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壹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醫生說: “孩子,妳是用妳的智慧和聰明救了妳的媽媽。”愛迪生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要制造壹個晚上的太陽。”
參考:有壹次,愛迪生的母親得了闌尾炎。由於他家境貧困,母親就請求醫生在家裏做手術。醫生同意了,但房裏光線太暗,醫生看不清。愛迪生靈機壹動。他通過鏡子的反射,把光線聚集到壹起,房間立刻亮了,他的母親也得救了!
(4)連睡覺都在吸收書裏的營養
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壹天,他的朋友開他得玩笑說:“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麽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裏的營養。”
(5)為什麽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有壹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親很焦急,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裏發現了他。父親見他壹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裏,就非常奇怪地問:“妳這是幹什麽?”小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壹試。當時,父親又好氣又好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麽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6)野蜂窩裏有什麽奧秘
由於愛迪生對許多事情感興趣,他經常碰到危險。壹次,他到儲存麥子的房子裏,不小心壹頭栽到麥囤裏,麥子埋住了腦袋,動也不能動了。他差壹點死去,幸虧被人及時發現,抓住愛迪生的腳把他拉了出來。還有壹次,他掉進水裏,結果像落湯雞壹樣被人拉了上來。他自己也受驚不小。他4歲那年,想看看籬笆上野蜂窩裏有什麽奧秘,就用壹根樹枝去捅,臉被野蜂蜇得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愛迪生軼事由名人網 www.mingren.biz—名人故事整理,內容大部分收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
這位人物信息來源於 名人網 原文鏈接:/story/html/62495.html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壹生***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裏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壹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壹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藥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間。他壹邊賣報,壹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壹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壹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壹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壹次化學藥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壹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壹列貨運列車時,壹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壹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壹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裏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壹項發明專利權。這是壹臺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臺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壹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後,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尋找工作。當他在壹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壹臺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裏唯壹的壹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於是他謀得了壹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壹起成立壹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裏,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臺印刷機獻給華爾街壹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壹座工廠,專門制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幹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他未來的第壹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壹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壹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裏建造了第壹所“發明工廠”,它“標誌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壹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壹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壹,“從發明的想象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壹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壹方面來說,這壹發明是愛迪生壹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接著,他又創造壹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壹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他在純科學上第壹個發現出現於1883年。試驗電燈時,他觀察到他稱之為愛迪生效應的現象:在點亮的燈泡內有電荷從熱燈絲經過空間到達冷板。愛迪生在1884年申請了這項發現的專利,但並未進壹步研究。而旁的科學家利用愛迪生效應發展了電子工業,尤其是無線電和電視。
愛迪生又企圖為眼睛做出留聲機為耳朵做出的事,電影攝影機即產生於此。使用壹條喬治伊斯曼新發明的賽璐珞膠片,他拍下壹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他第壹次在實驗室裏試驗電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請了專利。1903年,他的公司攝制了第壹部故事片“列車搶劫”。愛迪生為電影業的組建和標準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愛迪生把他的實驗室遷往西奧蘭治以後,為了他的多種發明制成產品和推銷,他創辦了許多商業性公司;這些公司後來合並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後又稱為通用電氣公司。此後,他的興趣又轉到熒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的磁離法、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上。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研制出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
1929年10月21日,在電燈發明50周年的時候,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德國的愛因斯坦和法國的居裏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他祝賀。不幸的是,就在這次慶祝大會上,當愛迪生致答辭的時候,由於過分激動,他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日,這位為人類作過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因病逝世,終年84歲。
愛迪生的文化程度極低,對人類的貢獻卻這麽巨大,這裏的“秘訣”是什麽呢?他除了有壹顆好奇的心,壹種親自試驗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發明工廠”,把許多不同專業的人組織起來,裏面有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100多人,愛迪生的許多重大發明就是靠這個集體的力量才獲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歸功於他的勤奮和創造性才能以及集體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愛迪生在新澤西州曼羅園他的實驗室裏踱來踱去,壹撮亂發覆蓋著前額,銳利眼亮亮的,皺了的衣服盡是汙痕和被化學品燒破的洞,全不像壹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麽派頭。有次壹位要人來訪,問他是否曾獲得許多獎章獎狀,他答:“唔,有的,家裏有兩瓶酒,是媽媽獎賞的。”“媽媽”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親。
可是在我們這些和他日夕相處的人看來,他顯得超凡入聖。雖然他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偉大(他在世時取得了1093種發明的專利權),但最使我們念念不忘的,並非那些卓越的貢獻,而是他無比的勇氣、想象力、決心、謙遜和機智。有時候他也很調皮。
壹父親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時以上。他對我們說:“工作有成就,是人生唯壹的真正樂趣。”大家都傳說他能每天只睡四小時(另外有時假寐片刻),絕非誇張。
他認為:“睡眠有如藥物,壹次服用太多,頭腦就不清醒。妳會浪費時間,活力減少,錯過機會。”
他的成就無人不知。他三十歲發明留聲機,把聲音錄在唱片上;他發明的電燈泡照亮了全世界。擴音器、復印機、醫學用的熒光屏、鎳鐵電池和電影,都是他發明的。他也把別人的發明——電話、電報、打字機——改進為實用的商品。
有些人問:“他從來沒有失敗過嗎?”當然失敗過。他時常碰到失敗。他的第壹件專利品是電動投票記錄器,用以對低級鐵礦做磁性的分離。但是後來因為開發了蘊藏量豐富的高級鐵礦,這項設計便完全白費了。
但他從不會因恐懼失敗而趑趄不前。在從事壹系列艱苦的實驗期間,他告訴壹位氣餒的同事說:“我們並未失敗。我們現在已曉得有壹千種方法是行不通的,有了這些經驗,便較易找到行得通的方法。”
他對於金錢得失的態度也是如此。他認為金錢是壹種原料,跟金屬壹樣,我們應該加以運用,而不要積聚。因此他不斷地利用他的資金,進行新的計劃。有好幾次,他瀕於破產,但他不肯讓經濟狀況操縱他的行動。
有壹天,父親在觀察壹部礦石壓碎機的效能,他對那部機器的運轉情形很不滿意,吩咐操作工人說:“把速度提高。”
“我不敢,”那工人回答,“再提高速度,機器會壞的。”
父親轉過頭去問工頭:“艾德,這部機器要多少錢?”
“兩萬五。”
“我們銀行存款有沒這麽多?有的嗎?那麽把速度再加快壹級。”
操作工人把動力加大了,然後再度警告說:“機器響聲很大,如果爆炸,我們都會沒命了!”
“那沒關系,”父親大聲喊到,“盡量開動!”
“響聲越來越大,大家開始往後退避。突然轟隆壹聲,碎片四射。礦石壓碎機垮了。
“怎麽樣,”工頭問父親,“從這項經驗又學到什麽?”
父親微笑著說:“學到,我們可以把制造者所定的動力極限提高百分之四十——只要不超過最大極限就行。現在我可以再造壹部機器,增加產量。”
二我特別記得1914年12月間壹個嚴寒冬夜。當時父親曾把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用於試驗制造鎳鐵電池,未能成功,弄得經濟拮據。實驗室全靠電影和唱片所獲得的利潤維持。那個晚上,工廠裏忽然傳出狂喊聲:“失火了!”頃刻之間,包裝材料、做唱片用的賽璐珞、軟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忽啦壹聲,全部著火。附近八個城鎮的消防隊來灌救,但是火勢太猛,水壓又低,消防水管好不濟事。
我到處找父親也找不到,十分擔心。他有沒有出事?全部財產已經燒光了,他會不會心灰意懶呢?他已經六十七歲,不能再從頭做起了。後來我在工廠院子裏看見他正朝我跑來。
“媽在哪裏?”他大聲喊到,“去把她找來!叫她把朋友也都找來!這樣的大火,百年難得壹見!”
第二天早晨五點半鐘,火勢剛受到控制的時候,他召集全體職工宣布:“我們要重建。”他派壹個人去把附近地區所有的工廠都租下來,又派另壹個人去借伊利鐵路公司的救險吊車。然後他好象忽然想起壹件小事似的補充壹句:“唔,有誰知道可以從哪裏弄些錢嗎?”“人往往可以因禍得福,”他說,“舊廠燒了也好,我們可以在廢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廠。”
他的新發明層出不窮,仿佛具有法術,所以有人稱他為“曼羅園的巫師”。這個稱呼令他啼笑皆非。他總是反駁說:“巫師嗎?胡說八道。我的成就全憑辛苦工作得來的。”也許他會說出他那句常被引述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壹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最看不慣人們懶惰,尤其是心智方面的懶惰。他經常把芮諾茲爵士所說的壹句話掛在實驗室和工廠顯眼的地方:“人總是千方百計,避免真正用心思索。
父親從不改變他的價值觀念,也從來不自大。在波士頓,第壹家使用電燈的戲院開張時,電力發生故障,他馬上除掉領帶和燕尾服(他討厭這種服裝),毫不猶豫地跑到地下室去幫助設法修理。在巴黎,他把衣服翻領上的紅薔薇形徽章摘掉,免得朋友們“認為我是花花公子。”
三人們談到愛迪生的時候,有時說他沒受過教育。不錯,他只受過六個月的正式學校教育,但是他在母親教導之下,八九歲就已經讀過“羅馬帝國衰亡史”之類的典籍。他在大幹線鐵路上做小販及報童時,時常整天消磨在底特律圖書館裏,那裏的藏書“由頭到尾”他都讀過了。在我們家中,他經常備置許多書籍和雜誌,還有五六種日報。
這位壹生成就極多的人物,從小就幾乎是個十足的聾子。只有最大的響聲和喊聲,他才聽得到。但是他對這個缺陷並不在意。他說“從十二歲起,我就沒聽見過鳥叫。但是耳聾對我不但不是障礙,也許反而有益。”他認為耳聾使他提早讀書,還能夠專心,不必和人閑聊,省下許多時間。
有人問父親,為什麽他不發明壹種助聽器,他總是回答說:“妳在過去二十四小時聽到的聲音,有多少是非聽不可的?”然後他又補充說:“壹個人如果必須大聲喊叫,絕對不會說謊。”
他喜歡音樂。旋律清楚的,他有辦法欣賞,用牙齒叼著鉛筆,把筆的另壹端搭在留聲機的匣子上,藉以“傾聽”。這樣他可以領略仰揚頓挫和節奏之美。在他所有的發明中,留聲機使他最得意。
雖然他聾,跟他談話要大聲喊叫,或用筆寫出,但是新聞記者還是喜歡訪問他,因為他的見解十分精辟。他絕對不承認幸福和滿足是值得爭取的目標。他說:“如果妳能為我指出壹個完全滿足的人,我就可以斷言他必定是個失敗者。”
四他從沒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高齡,他還開始研究壹門以前未曾研究過的學科——植物學,想在當地植物中找出橡膠來源。他和助手們把壹萬七千種植物加以試驗和分類之後,終於研究出從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膠汁的方法。
八十三歲時他還拉母親去熱鬧的紐華克機場“看壹個真正飛機場的實際情形。”他第壹次看到直升機的時候,笑逐顏開地說:“我壹向的想法,就是這個樣子。”於是他又開始設計,對於那架不大為世人所知的直升機,提出許多改進的意見。
到了八十四歲,他終因患尿毒癥危在旦夕。數十位新聞記者前來探訪他的病情,整日守候。醫生每小時向他們宣布壹次消息:“燈火仍然在照耀著。”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點24分,噩耗終於傳來:“燈滅了。”
舉行葬禮之日,當局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來預備把全美國的電流切斷壹分鐘,但是考慮到那樣做所付代價太大,而且可能產生危險的後果,所以只把壹部分燈光熄掉片刻。
進步之輪是片刻不停的。愛迪生泉下有知,壹定也同意這樣做。
草根文章 更多>>
最新會員圖片
苗鄉教師獨守山間學.
91歲未婚老婦穿婚紗.
高中生考空乘因微笑.
公貓依偎遇車禍母貓.
江蘇發生農民工討工.
會員故事 更多>>
·2008感動中國的十句話
·小投資大贏利 擦鞋讓我賺..
·老生"新"談
·代朋友征稿!請新老朋友支...
·浦東川沙杯長三角地區迎世..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2..
·收到“故事節”稿件(10月..
·收到"故事節"稿件(10月26...
·收到"故事節"稿件(10月25...
·收到“故事節”稿件(10月..
·收到“故事節”稿件(10月..
·通知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2..
·收到“故事節”來稿(10月..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1..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1..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1..
·收到“故事節”來稿(10月..
·收到的“故事節”征文(10..
·收到"故事節"的稿件(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