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初,丹麥被劃分為六個抵抗區,這些抵抗區相互獨立,但都接受指揮委員會的指導。每個地區都成立了地下自衛隊,用從英國和瑞典走私來的武器進行訓練。在壹個月內,這些組織與其他破壞團體合作,襲擊了為德國軍隊制造小型武器、坦克、飛機、大炮和其他軍用物資的丹麥機構。破壞者在6月份對鐵路線發動了19次襲擊,是前五個月平均數的三倍。
抵抗運動最初的目標是宣布丹麥的主權,並采取積極行動大大減少德國對丹麥的剝削。自由議會的推動使其超越了這壹目標。然而,自由議會的創始人之壹雅各森認為,還有壹個必須首先實現的目標。他在倫敦給穆勒寫信指出陳道:“在我看來,提高我們人民的精神境界的鬥爭是相當重要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壹定是:“怎樣才能號召大家加入這場鬥爭?”而不是“我們怎麽才能重創德國人?我敢打賭,如果結果是壹樣的,那麽有1000個人參與肯定比只有10個人好。聽起來可能很矛盾,但不會錯。」
為了實現這壹目標,雅各森反對丹麥軍方建立地下軍隊的提議,因為他認為抵抗運動應該面向所有人,大多數人不得不生活在地面上。他希望全社會共同抗擊德國人,而不僅僅是壹小群武裝人員。這個想法和甘地是壹樣的。甘地認為,為了有效地對抗外國占領軍,各行各業的人都必須參與。曾經大多數人都是反對外國勢力的!壹旦他們不再同意接受統治——外國統治者就不再能得到維持政權所需的人民的合作,也就沒有了表面上的合法性幻想。
自由議會向全國人民發出呼籲,強調非暴力抵抗的優先性。“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堅定不移...制造障礙...拒絕合作,搪塞拖延,貶低德國當局。只有“有勇氣和相關資源”的人才能進行暴力抵抗,行動的對象必須是“對占領軍有重大意義的人和事”。"
然而,在破壞行為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德國的報復行為也有所增加。報復通常是由親納粹的丹麥人民解放軍的老兵丹麥沙爾伯格部隊實施的。沙爾伯格部隊以反破壞的方式攻擊丹麥人民所珍視的國家象征和歷史遺跡,這種方式後來被稱為【沙爾伯格】。例如,在壹家為德國人制造步槍的工廠被摧毀兩天後,Schalberg部隊放火焚燒了丹麥皇家瓷器廠,並在哥本哈根著名的Chevry公園安放了炸彈。
6月中旬,希姆萊命令貝斯特嚴懲破壞者。因此,他在6月25日再次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在晚上8點至淩晨5點之間實施宵禁。第二天,哥本哈根鮑伊船廠的所有員工下午壹點就下班了。他們向老板保證這不是罷工,只是簡單的提前下班回家打理花園,以免耽誤時間,違反宵禁。其他工廠的工人很快聽說了這個計劃,並以同樣的借口停止了工作。
然而丹麥人並沒有回家澆花,而是聚集在哥本哈根街頭向德國示威。地下通訊社“新聞社”報道:“哥本哈根居民數百人壹組站在街角,以便在德國巡邏隊出現時逃進小巷。如果他們遇到丹麥警察,他們會說,“別管閑事。”警察也欣然應諾...群眾用鋪路石、面包車、自行車堵住街道,向德國人扔東西。德國人壹怒之下到處開槍。晚上,6名丹麥人被殺,數十人受傷。
第二天早上,哥本哈根所有的工廠工人都加入了罷工。“早點回家”的運動蔓延得如此之廣,以至於該市的壹些地區公開發起了抵制行動。貝斯特未雨綢繆,把宵禁時間推遲到晚上十壹點,但無濟於事;電車、公交車不是出軌就是翻車,路障越來越多,燒東西的火照亮了夜空。貝斯特對這種混亂的場面非常憤怒,他召集了丹麥行政官員和工會領導人召開緊急會議。德國人在整個歐洲已經寡不敵眾,但現在由於罷工,武器和車輛的生產和運輸已經停止。貝斯特威脅對罷工采取嚴厲懲罰措施,並警告丹麥官員將被追究責任。
經過考慮,丹麥政府呼籲公眾。“德國即將采取嚴厲措施,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因此,我們懇請大家恢復日常工作。然而,政府官員知道,他們必須在聲明中表明德國確實發起了鎮壓,否則丹麥人民不會認真對待他們的呼籲。他們隨後在聲明中補充了壹句話,指責德國方面“令人遺憾地采取了壹些措施”。貝斯特對此聲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德軍切斷城內所有煤氣、電力和自來水供應。在最後壹次會見丹麥官員時,貝斯特說,“德國的榮譽被玷汙了,有些人不得不為此而受苦...哥本哈根的烏合之眾必須嘗嘗鞭子的滋味。]
自由黨議會6月30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決定,既然罷工已經成為迄今為止最大的反德運動,自由黨議會自然要支持。自由議會第二天早上宣布:“這是丹麥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示威。沙爾堡部隊對人民生命財產的不斷襲擊,以及德國占領軍對法治和人權的徹底破壞,都讓人忍無可忍。自由議會支持罷工持續到沙爾伯格部隊離開,緊急狀態解除。抵抗運動的暴力並沒有因為德國的鎮壓而大大削弱,反人民的暴力反而激發了丹麥人民發起非暴力行動!抵抗陣營忙於追趕民眾。
德國當局的下壹步是試圖將哥本哈根與世界隔離開來。但隨著德軍陸續從丹麥轉戰前線,哥本哈根的封鎖行動人手不足,因此數千人輕松通過封鎖線。哥本哈根的罷工活動繼續加劇。罷工者不僅挖戰壕,還砸碎街道表面,向德國士兵投擲石塊,促使他們開槍還擊。截至7月2日星期六晚上,已有23名丹麥人喪生,超過203人受傷。罷工和抗議蔓延到西蘭島和日德蘭半島的城市。德國也發起反擊:坦克開進哥本哈根市中心,有傳言稱德國將轟炸丹麥首都,以迫使市民屈服。由於各種公共服務已經停止,市民們去附近的湖泊打水,並在街上收集木材烘烤食物。地下組織安排秘密運輸牛奶、雞蛋和奶酪等新鮮食品,商店也降價出售農產品。
即使反抗精神高漲,丹麥人民還能忍受這種局面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德國轟炸的威脅似乎極有可能實現。因此,地方當局、工會雇員以及重量級議員都試圖在德國和自由議會之間進行調解,以打破丹麥挑釁和德國報復的惡性循環。貝斯特同意將苦戰的沙爾堡軍隊從哥本哈根驅散,解除宵禁,禁止德軍向丹麥民眾開槍。他還承諾在罷工結束後取消緊急狀態,恢復天然氣、水和電力供應。
對於德國來說,這場“人民大罷工”帶來了焦慮的啟示:自由議會成為了丹麥不合作政策的指揮中心,罷工也讓德國政權的信用蕩然無存。這些挫折造成的打擊以及德國在歐洲各地節節敗退的消息產生了乘數效應。壹方面削弱了占領軍的士氣,另壹方面鼓舞了丹麥人民。7月4日星期壹晚上,自由議會發布了壹份“勝利公告”,詳細列舉了德國的讓步,並贊揚了丹麥人民面對德國報復的不屈不撓精神。公告最後指出:“總罷工是比零星破壞有效得多的武器。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是人民的罷工,而不是街上的路障或騷亂...自從丹麥被占領以來,哥本哈根的人民罷工是丹麥人民最大的勝利。」
此後,自由議會不再主張破壞行動和軍事手段,而是大力倡導非暴力運動。1944年8月,自由議會停止組織地下自衛隊,轉而協調罷工活動。壹名議員寫道:“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發起總罷工。從政府機關部委到基層領導,無不參與其中。只要我們壹聲令下,整個國家就會陷入停頓。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指定特定部門的工作人員罷工,讓其他人照常工作。有限的、適度的、有選擇的非暴力打擊成為了最好的反抗手段。
7月12日中午,丹麥民眾默哀兩分鐘,悼念在人民大罷工中死去的人。8月29日再次舉行了同樣的默哀。此後,在占領期間,這種紀念示威活動頻繁出現。1944年8月14日,鮑伊造船廠爆發罷工,抗議處決11名參與破壞活動的丹麥少年。自由議會立即介入,宣布從第二天開始進行24小時罷工。自由黨議會也敦促工人“避免示威遊行”。保持冷靜和尊嚴。”罷工活動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不到十天就有54個城鎮加入罷工。
僅僅壹個月後,9月14日爆發大規模罷工,抗議丹麥囚犯被驅逐到漢堡。Best與前丹麥政府達成協議,在Flosslev建立壹個庇護所,以便丹麥囚犯可以留在該國。現在貝斯特自毀承諾,把200名囚犯送到德國。鑒於此,德國邊境的丹麥鐵路工人集體罷工。罷工活動迅速蔓延到日德蘭半島各地,以至於島上的鐵路網被關閉。因為德軍極度依賴鐵路運送部隊到前線,所以在魯爾區采取了和法軍壹樣的做法,派兵占領主要車站。罷工工人受到被處決的威脅,另外500名囚犯即將被驅逐出境。由於擔心德國會實施這些威脅,國家鐵路局長和工會領導人竭盡全力勸說工人復工,但徒勞無功。日德蘭半島仍然爆發了總罷工。自由議會支持罷工,號召全國人民壹起罷工到周壹中午。那天早上,丹麥城市的所有生活功能都停止了,德國的物資生產也再次陷入停頓。
占領期間最大也是最後壹次罷工不久後爆發了。9月19日,哥本哈根、奧胡斯、奧爾堡和歐登塞都發出了德軍空襲警報。在警笛的掩護下,德國士兵乘坐運兵車抵達警察局,開始逮捕丹麥警察。對德國當局來說,丹麥警方不再可靠,因為他們對破壞和混亂視而不見。到那天晚上,將近10,000名警察被逮捕並解除了武裝。在阿姆利恩堡,國王的隨從也被逮捕。壹名德國軍官告訴丹麥國王,他奉命在皇宮裏升起作弊旗。在國王拒絕後,他宣布:“如果妳升起這面旗,壹名丹麥士兵會把它拿下來。”那丹麥士兵就會被槍斃,”德國軍官回答。國王回答說:“那個丹麥士兵就是我。畢竟,在葉碧蓮要塞上沒有作弊的旗幟。
作為對丹麥警方逮捕的回應,自由議會發起了另壹場全國大罷工,預計將於該周晚些時候結束。他們敦促丹麥民眾保持冷靜,不要隨意上街,直到“時機成熟”。日德蘭半島的58個城鎮再次被完全卷入,暴力場面很少。然而,沒有警察在街上巡邏,大城市的犯罪活動明顯增加。9月22日,自由議會發出維持秩序的呼籲,提高了某些罪行的最高刑罰,地下自衛隊充當了城市警衛。
到了秋天,秩序終於恢復了,當時的丹麥人和歐洲大部分被占領地區的人壹樣,預計戰爭會在幾周內結束。然而,隨著戰爭持續到冬天,丹麥出現了煤、天然氣、水、電和食物的短缺。加上警力薄弱,犯罪活動急劇增加。與此同時,蓋世太保通過滲透鎖定抵抗組織,對抵抗組織施以酷刑或謀殺。Schalberg的軍隊也回到哥本哈根,並在可疑的破壞者藏身的地方放火。隨後更多的抵抗組織被集體逮捕,其中包括自由議會的重要成員。雖然有報復性的抗議,但由於天氣惡劣,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丹麥政府多次拒絕為德國在日德蘭半島的工廠提供工人更為有效,加入地下抵抗組織的人數也大大增加;到戰爭結束時,抵抗組織的成員已超過4.5萬人。
然而,德國占領下的丹麥仍未脫離危險。如果德國成功擺脫自由議會,很難知道剩下的丹麥行政官員將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新危機,因為他們仍然把自己視為丹麥人民的障礙,而不是抵抗運動的推動者。總體來說,丹麥民眾還是把行政單位和卡維尼的妥協政策劃等號,更傾向於信任自由議會。為了避免德國在節節敗退時的垂死掙紮,英國皇家空軍在抵抗組織的要求下轟炸了蓋世太保最重要的三個總部,分別在奧胡斯、歐登塞和哥本哈根!這次襲擊可能挽救了數千名抵抗戰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