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和導演可能想通過這兩個底層人物,來反映抗美援朝中千萬將士中的普通壹兵。但是無論是劇情設置還是演員的表演都是失敗的。許多描寫抗美援朝的人電影確實有些戰士使關眾記憶深刻。比方“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王芳。但是這部劇裏這兩個演員及其家庭的描寫卻是讓人感覺多余。
抗美援朝戰爭是壹個重大 歷史 題材,編劇應當把單獨描寫的每個人物寫好,讓其深入人心,而不是簡單的套路,讓人覺得有食之無味的感覺。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雖然這兩位角色,有點牽強!但瑕不掩瑜,總體這部電視劇還是還原了部分誌願軍可歌可泣的的英勇場面……有很多讓人震撼的場面,表現了黨中央毛主席決勝千裏之外的大智慧!毛澤東思想萬歲!偉大的中國誌願軍精神萬歲!
《跨過鴨綠江》我看到了壹些史實和推測到真實更百倍殘酷,見識到此劇拍得還可以。字幕打得太快,眼力不劑,不知鄭銳,陣乘風與哪位對號,面相倒熟悉。看來此觀眾太熟悉這些演員。
我的印象還可以,也旡意去挑剔誰誰的演技,我只與場合或角色相不相符,沒有大的不諧調就馬虎眼了。我看電視劇只註重情節和史實,再看正反人物的表現是否恰當,不出格就通過。沒有許多挑的。這便是本人觀點
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戰鬥英雄、狙擊英雄,千千萬萬,有名有姓的都表現不完,還用去杜撰嗎?
這麽好的電視劇,真不該造出這麽兩位來,有名有姓比他們表演突出的實質存在的戰鬥英雄們,多的是!這兩位出來倒人胃口!
沒有必要吧!劇不錯就行了。
抗美援朝有那麽多真實的英雄故事完全可以搬上跨劇,也無需誇張,而跨劇實不該杜撰出兩個虛擬人物來。
鄭銳太油了
國產電視劇導演和編劇,普遍不會講故事,要麽假,要麽就是神劇。
《跨過鴨綠江》嚴格衡量,似乎不算電視劇,應該是壹部紀錄片,只不過是讓演員還原(演繹) 歷史 情節,而不是通常的 歷史 照片和影像。
紀錄片不講求故事,按照 歷史 進程,按部就班平推演繹即可,此劇在這方面很成功,演員的演技也很老道,精彩地再現了那段 歷史 。
但畢竟它不是純粹的 歷史 紀錄片,導演還是想加進去壹些戲劇因素,於是虛構了鄭銳和陸乘風這條線,這樣做很危險,要求極高的編劇和導演水平,成功案例不多。《大決戰》就很成功,比如《淮海戰役》中,邱清泉部隊裏接線員壹角的塑造,非常精彩,與主線相得益彰,劇情水乳交融。
但《跨過鴨綠江》設計的這條副線,卻與史詩主線產生了排異反應,尤其是神槍手陸乘風眼部受傷,手術拆線後,居然大鬧醫院,打碎藥品,罵醫生......演過了,根本就不符合當時的狀況。所以,廣遭吐槽。
其實,拿掉鄭銳和陸乘風,這部劇就完美了。
就沒有狙擊手,只有神槍手,特等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