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這是壹位黃臉老神醫發現的草藥,故名黃耆。本草綱目》中還有另壹種解釋:"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中最長者,故名。"直接稱黃耆為補藥之王。
藥名:黃芪
拼音:HUANGQI
:HUANGQI
起源:內蒙古雙子葉植物麻瘋樹或麻風樹的幹燥根。
功效:補氣升陽、補氣攝血、補氣行滯、化瘀散結、益氣固表、補氣益陰、利水消腫、溫裏散寒、托膿生肌、強身延年。
主治: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久不收斂。焙:補中益氣。可用於治療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失血、崩漏及壹切氣血兩虛之證。
性味:甘,微溫。釋義:①"本經":"味甘,微溫"。②"別錄":"無毒。生白水,寒。"藥性論》:"白水皮赤者,微寒。"④《醫學啟源》:"氣溫,味甘,平。"
入肺、脾經。①《湯液本草》:"入手少陽、太陰經,少陰之命門"。②《本草蒙筌》:"入手少陽,足太陰"。本草經疏》:"入手少陽,足太陰":"入手陽明、手太陰經"。④《新編本草》:"入手太陰經":"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量1-2兩);入丸、散、熬膏。
禁忌:實證、陰陽兩虛者忌服。本草綱目拾遺》:"惡鱉甲"。②"藥對":"茯苓為使"。"日華子本草":"惡白鮮皮"。④《醫學入門》:"蒼黑氣者禁用,表邪盛者忌用,陰虛者少用。""畏防風"。本草經疏》:"胸膈痞滿,腸胃氣滯者忌用;陽虛陰盛者忌用;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用;大怒,肝氣不和者忌用;痘中血熱者忌用。"
附子:岱糝(《本經》)、岱桑、渠桑、舒唇、白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白藥進(《後寧集》)、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本草綱目》)、黃芪(《本草綱目》)、箭桿(劉士廉《醫學集成》)、土山巴戟根(《新疆藥材》)、堆根(《甘肅中藥手冊》)、二人轉(《遼寧經濟植物誌》)。經濟植物誌》)。黃芪:又名:膜莢黃芪、東北黃芪
處方名:黃芪、綿芪、棉芪、口芪、生黃芪、北黃芪、北芪、生西芪、生黃芪、生黃芪、澤芪、澤瀉等。
方中所寫的黃芪、綿芪、棉芪、口芪、黃芪,指的就是生黃芪。為去原藥材雜質,潤透切片,生入藥中。
蒸黃芪為黃芪片加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涼後入藥。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炙黃芪又稱蜜炙黃芪蜜黃芪。為黃芪切片拌入蜂蜜,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晾幹,然後入藥。氣潤肺之功效增強。
商品名:北黃芪:又名北黃芪、東北黃芪、不歸芪、關不歸芪、關芪、黑皮黃芪。大部分植株膜莢黃芪根,少部分植株內蒙古黃芪根。主產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質量上乘。因產地不同分為寧古塔黃芪、紅蘭黃芪、黑石灘黃芪、鄭口黃芪等名稱。
京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黃芪、口芪。為內蒙古植物黃芪的根。屬於北黃芪。舊時多以石口入關采集分銷,故有此名。
綿黃芪:又名黃芪、棉黃芪、西黃芪、土黃芪、白皮黃芪、箭黃芪、箭芪。包括大蘭黃芪、渾源黃芪、武川黃芪、壯芪、西黃芪等。指產於山西綿山等地的黃芪。大部分為內蒙古黃芪的根,小部分為膜質黃芪的根。質量很好。因其根長,形似箭桿,故有箭黃芪和箭黃芪之稱。
西黃芪:又稱西黃芪。指產於山西渾源、陽交、山陰、天填等地者。質量較好。為壹般正品。
庫黃芪:又名庫倫黃芪、庫倫黃芪、庫其。指產於內蒙古庫倫地區者。北方的黃芪。
紅芪:又名黃芪、巖芪。為黃芪科植物黃芪Hedysavum polybotrys Hand的幹燥根。主產於甘肅。多為野生。是黃芪的副產品。按加工方法可分為崇正芪、正臺芪、副堡芪等。
以根粗長、皺紋少、粉性足、堅實有韌性、味甘、無空心、黑心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黃甲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內蒙古黃耆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金翅黃麻瘋分布於河北、山西、陜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多花黃麻分布於四川、青海、西藏等地。銅鼓耳黃甲分布於甘肅、四川、青海、西藏等地。藥材主產於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等地。遼寧、吉林、河北等地也有出產。
藥材的采收與貯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剪去根頭和枝根,曬幹後分別捆紮。或曬至六七成幹,紮成小捆,再曬幹。
拉丁名:①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eus (Fisch.) Bge.內蒙古黃耆 Bge ③ 金翅黃耆 Bge.④ 多花黃耆 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黃芪(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炮制方法:黃耆:揀去雜質,除去殘根頭及空心較大者,用清水浸泡,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曬幹。蜜燒黃耆:取黃耆切片,加精制蜂蜜和少許開水,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黃,不粘手為度,取出,晾涼。(每100斤黃耆片,用精蜜25~30斤)《綱目》:"黃耆,今但搗扁,以蜜水塗焙數遍,以熟為度。亦有鹽湯潤透者,器中,於湯瓶蒸熟切用。"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別錄》:"黃耆,生漢中白水蜀郡山谷中。二月、十月采,陰幹。"陶弘景:②陶弘景:"黃耆初出隴西陶陽,色黃自,味甘,今亦難得。次有黑水宕昌,色自,皮粗,新亦甘溫。又有蠶苓白水者,色論過蜀中而寒補。又有色赤者,可作膏,消癰腫。"(3)《本草圖目》:"黃耆,今河東、陜西外縣多有之。根長二、三尺來,單莖為叢生,枝莖至地二、三寸,其葉茸毛為羊齒,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如莢,長寸許,八月中采根之皮,折疊如羊,名綿黃甲。"(4)《本草綱目》:"黃甲,又名綿黃甲。不過,綿黃甲也有好幾種,有白水甲,有紅水筒,有木甲,功能壹樣但沒有那麽強。白水澗、木澗短而橫"。④"本草勿言":"黃耆",本出羊上好,故名羊黃耆。今《圖經》所繪鹹水,即綿上地鄰之。若謂柔韌如羊,則謂之綿黃甲,然黃甲皆柔韌,若為鍛造,而幹脆為別。"綱目》⑤:"黃甲,葉似槐葉而微尖小,又似蒺藜葉而微闊,青白色,花黃而紫,大如槐花,結小尖角,長寸許,根長二三尺,以緊實如箭加厚者為佳。幼苗亦可挖食,十月收種,如種菜法。"(6)《得配本草》:"黃耆補虛,蜜炒;嘈雜病,乳炒;解毒,鹽水炒;胃虛,米泔水炒;溫胃止瀉痢,酒拌炒;瀉心火,退虛熱,托瘡瘍,生用。恐氣滯,加生石膏數分。"
生藥鑒別:幹根呈圓柱形,很少分枝,上端較粗,下端較細,兩端平,長20~70厘米,粗1~3厘米。壹般頂部常有較粗的根頭,莖基部殘留。表面灰黃色或淺棕色,都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表皮也是橫向的,細長,略微隆起。質硬而稍韌,堅實而呈粉末狀,斷裂面纖維性很強,有毛:皮層黃白色,有放射狀彎曲裂紋,較疏松;木質部淡黃色至棕黃色,有若幹不等的放射狀彎曲裂紋;老根斷面的木質部有時枯萎呈黑褐色,甚至脫落變空。氣微弱而奇特,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根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佳。以根小、較疏松、粉小而頂端中空者質次。甘肅、河北、青海產小白節(又稱小黃節),為金翅黃節的植物根;甘肅、青海產白節,為唐古拉黃節的植物根;四川產川節,主要為唐古拉黃節和多花黃節的植物根。這些商品的外觀與上述商品相似,但個頭較小,質量較差,產量較少。除上述品種外,還有壹種紅桀。它是豆科植物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 的根,產量很大。藥材呈長圓柱形,分枝較少,上粗下細,長 10-25-50 厘米,厚 6-10-20 毫米。表面棕黃色或近棕紅色,有縱皺紋和少量分枝根痕;皮孔橫向,堆黃色或深黃色,稍突出;木栓質表皮易剝離。質柔韌,斷面纖維性強,富含粉末,皮層棕白色,形成層成棕色環,木質部淺黃褐色,中心顏色較淺,有細膩的白色放射狀紋理。氣味微弱而奇特,味道微甜。產於甘肅南部。此外,麻風樹屬的多種植物在不同產地也有藥用價值。例如,黃芪(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Ex Bge.(西藏)、A. yunnanensisFranch.(西藏、雲南)、A. Comptodontus Franch.(雲南)、A. Aksuensis Bge.(新疆)等(新疆)等。
中藥的化學成分:黃甲含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質、多種氨基酸、苦味素、膽堿(Choline)、甜菜堿(Betaine)、葉酸(65微克/100克幹根)、2', 4'-dihydroxy-5, 6-dimethoxyisoflavan (2', 4'-Dihydroxy-5,6-dimethoxyisoflavane )和Kumatakenin(Kumatakenin)。內蒙黃精脂質的皂化產物是亞油酸和亞麻酸,而β-谷甾醇則存在於不可皂化的部分中。此外,朝鮮生產的黃精中,已分離出壹種皂甙樣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