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嬰幼兒生長代謝旺盛,飲食多為被動,如果飲食不合理、不均衡,很容易患維生素缺乏癥,對嬰幼兒的身體發育影響很大。比如維生素B缺乏會引起腳氣病,嬰兒會出現嘔吐、腹瀉、聲音嘶啞、心臟肥大、冷漠、嗜睡等現象;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牙齦腫脹、出血、水腫、疼痛和手腳麻痹,嚴重時會出現假性麻痹。常見的維生素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對寶寶的成長是有害的。
教育發揮著重要的生物學作用。
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在暗光下視力受損、夜盲癥或幹眼癥。此外,維生素A還具有維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細胞完整性的作用,增強機體防禦功能,從而幫助兒童抵禦各種病菌的侵蝕,增強免疫力;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促進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預防佝僂病。此外,維生素D在增強機體抵抗力、降低成年期骨質疏松癥發病率、降低糖尿病和癌癥風險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我國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兒童中度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的國家,部分地區嚴重缺乏。嬰幼兒經常戶外活動有限,也導致體內維生素D無法充分合成。日常生活中,在維生素攝入方面,嬰幼兒可以通過吃蔬菜、雞蛋、肉類,適當吃粗糧來補充維生素B。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寶寶的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全脂牛奶、蛋黃等少數食物,而維生素D則來自海魚、動物肝臟、蛋黃、瘦肉等。也就是說,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A和D非常有限,寶寶通過食物攝入的維生素A和D的含量更少。因此,單純依靠膳食攝入不能滿足嬰兒的生長需求。此時,家長有必要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營養制劑,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
如今的嬰幼兒市場,各種產品魚龍混雜,琳瑯滿目,質量參差不齊。在兒童營養制劑的補充和選擇上要慎重、謹慎。
以維生素A和D為例。嬰兒壹般在出生後15天開始補充維生素AD制劑,俗稱魚肝油。市面上魚肝油種類繁多,但並不是每壹種都適合嬰幼兒食用。嬰幼兒對魚肝油的用量和服用方法要求較高,家長需要慎重選擇。市面上的魚肝油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常見的保健品,壹類是OTC藥品,也就是非處方藥。
那麽家長應該選擇什麽樣的產品呢?保健食品和藥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在內容、審批標準、生產工藝、醫學角度都有明顯的區別。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太小,身體發育程度低,更願意選擇壹些保健食品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相比保健品,OTC藥品更豐富,比例更科學,審核標準更高。所以OTC藥物更安全。
識別OTC藥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盒子上的OTC標識。父母應該選擇國家醫藥產品管理局批準的藥物。
其次,維生素A和D的比例也很重要。根據中國藥典數據,0-7歲兒童維生素A與維生素D需要量的最佳比例為3:1。另外,由於維生素A和D是脂溶性維生素,顧名思義,只有溶於油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維生素AD制劑都是以油為溶劑的。另外,這兩種維生素的性質很不穩定,遇光、遇空氣會分解失效。遮光和密封是它們的基本保存條件。所以包裝是否密封遮光,能有效保護維生素AD不被破壞,也是壹個重要的選擇標準。
此外,口味也是選擇標準之壹。壹些維生素AD制劑取自魚肝。除了重金屬超標、有效成分純度無法保證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口感不好,魚腥味被寶寶排斥,讓家長們非常頭疼。選擇寶寶喜歡的口味也是保證營養有效攝入的關鍵因素!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父母在選擇營養制劑時應嚴格謹慎,以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