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其他抗癲癇藥物的藥理特點。 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全面部分性發作)、局限性發作(單純局限性發作)。根據類型,合理選擇藥物是治療的重要原則。
苯妥英鈉(Dilantin、Phenytoinsodium、Dilantin)
[作用與用途]
1、抗癲癇對大發作療效較好(首選藥),精神運動性發作次之,小發作無效。靜註可用於癲癇現狀。
2、抗周圍神經痛 用於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舌咽神經痛。
3、抗心律失常藥
【不良反應】
1、急性毒性
(1)口服有胃腸道刺激作用,靜脈註射可引起靜脈炎。
(2)快速註射可導致:(1)血壓降低;(2)心肌抑制;(3)中樞抑制。
2、慢性毒性
(1)牙齦增生。
(2)肝造血酶誘導劑→VitD代謝加速→缺鈣,
(3)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因葉酸吸收代謝障礙所致。
(4)過敏反應:皮疹、發熱、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
(5)運動障礙和視力障礙。
丙戊酸鈉
抗癲癇機制與其能提高腦內GABA的水平有關,用於各種類型的癲癇,對癲癇小發作的療效優於乙琥胺,而乙琥胺因有肝毒性而不首選。
阿米達嗪
1、對精神運動性發作療效好,對大發作也有效。2、周圍神經痛療效較好。
壹、癲癇治療總則
1、按發作類型選藥(各型癲癇對首選藥物)
1)、大發作: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
2)、癲癇狀態:安定鎮靜,也可用苯妥英鈉鎮靜或苯巴比妥肌肉註射。
3)、癲癇小發作:乙琥胺,也可用氨溴索。
4)、精神運動性發作:苯妥英鈉、去氧苯巴比妥或氨苯蝶啶。
2.用藥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1)配伍:首選單藥,次選聯合用藥。
(2)實施:療程不宜短,停藥宜漸減。
3、密切註意不良反應
(1)檢查項目:血尿常規、肝腎功能
(2)檢查時間:每月復查血常規,每季度復查生化。
4.慎重對待孕婦用藥
掌握氯丙嗪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藥代動力學特點、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熟悉抗精神病藥物的分類及各類代表藥物的藥理特點。
了解抗躁藥和抗抑郁藥的藥理特點。
第壹節 抗精神病藥
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癥,又稱抗精神分裂癥藥。它們對躁狂抑郁癥也有效。
壹、吩噻嗪類
氯丙嗪(冬敏、氯丙嗪、冬敏)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1)對精神活動和行為的影響 氯丙嗪正常人情緒穩定,情感淡漠,對周圍事物不關心,在安靜的環境中易入睡,但易被驚醒,醒後神誌清楚。即使服用大劑量也不會產生麻醉作用。其鎮靜穩定的機制與氯丙嗪阻斷腦幹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外側部的α受體有關。
(2)抗精神病作用 用於精神分裂癥時,病人可處於清醒狀態,幻覺、妄想癥狀消失,情緒穩定,神智恢復,生活能自理,這種作用長期服藥不產生耐藥性。抗精神病作用機制:氯丙嗪的立體結構類似於DA,與腦內DA受體競爭,通過阻斷中腦壹邊緣系統通路和中腦壹皮質通路的D2受體而發揮抗精神病作用。
(3)止吐作用強。小劑量抑制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大劑量直接抑制嘔吐中樞,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暈車除外)有效。
(4)調節體溫降溫特點:①作用與機體所處周圍環境溫度有關。低溫環境下,體溫可降至正常以下,高溫環境下,體溫升高;②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產熱減少,散熱增加,不僅能降低發熱者的體溫,還能降低正常人的體溫。
(5)加強中樞抑制藥(全身麻醉藥、鎮靜催眠藥、鎮痛藥)的作用。 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壓禁止使用腎上腺素急救(可逆轉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2)M受體阻滯作用大劑量可引起口幹、便秘、視力模糊。
3、內分泌系統
阻斷丘腦下節壹隧道通路的DA受體會導致:
(1)催乳素分泌增加:1)催乳素分泌增加;2)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
[用途]
1、治療精神病 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的精神分裂癥,偏執型和緊張型療效較好,青春型次之。均需長期服藥。
2、止吐和治療頑固性嘔吐: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如胃腸炎、放射病、藥物引起的嘔吐,但對暈車嘔吐無效。
3、人工冬眠療法 與異丙腎上腺素、哌替啶、乙酰丙嗪等作用,產生冬眠深睡眠狀態,使體溫降低,新陳代謝、耗氧量、器官活動減少,對缺乏營養的耐受性增強,對各種病理刺激的反應減弱,使器官得到保護。用於嚴重創傷、感染性休克、熱性驚厥、甲亢危象的輔助治療。
[不良反應]
1.壹般反應
1) M 受體阻斷作用 口幹、便秘、視力模糊。
2)α受體阻斷作用體位性低血壓。
2、錐體外系反應
(1)急性錐體外系運動障礙
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1)帕金森綜合征最常見;2)急性肌張力障礙;3)靜坐不能。
發生機制為氯丙嗪阻斷黑質DA受體,膽堿能神經功能相對占優勢所致。可用中樞性抗膽堿能藥(安坦或氫溴酸東莨菪堿)治療,不能用左旋多巴治療。
(2)晚發性運動障礙
長期用藥出現,停藥後不消失,抗膽堿能藥反加重癥狀,可試用利福平或妥沙芬堿治療
3、過敏反應 皮疹、皮炎、微膽道阻塞性黃疸、粒細胞減少。
4、藥源性精神異常。
5、冠心病患者易發生猝死。
6、急性中毒:嗜睡、休克,冠心病患者易發生,在搶救中宜用去甲腎上腺素降壓。
恩海明、氟奮乃靜、三氟哌嗪
[性狀]
1、抗精神病作用,止吐作用,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強。
2、鎮靜、降壓作用較弱。
二、硫氧蒽類
蒂爾登
[特點] 1、鎮靜作用強於氯丙嗪;2、具有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
【用途】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癥,尤其適用於抑郁癥和更年期抑郁癥。
三、丁酰苯類
氟哌啶醇
[特點]
1、抗精神病作用,止吐作用,錐體外系反應很強。
2、鎮靜、降壓作用較弱。
[用法用量] 常用於各型精神分裂癥、躁狂癥。也適用於止吐、頑固性呃逆。
第二節抗躁狂藥
碳酸鋰
【作用與用途】
1、對躁狂發作有療效,用於治療躁狂癥。
2、對精神分裂癥欣快性躁狂也有效,與氯丙嗪有協同作用
[不良反應]
1、常見反應胃腸道反應、肌肉震顫、口渴、多尿。
2、甲狀腺腫大。
3、中毒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肌張力增高、肌腱反射亢進、****taxia等中樞神經癥狀。
第三節 抗抑郁藥
臨床上首選三環類化合物治療抑郁癥,常用的有異丙嗪,其他還有地西泮、氯丙嗪、阿米替林、多慮平等。
丙咪嗪
【作用與用途】
1、抗抑郁作用,用於多種抑郁癥。
2、小兒遺尿癥療效肯定。
[不良反應]
1、抗膽堿能至阿托品樣副作用。
2、嚴重者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第四節 抗焦慮藥
抗焦慮藥主要作用於大腦邊緣系統。主要用於消除或減輕緊張、焦慮、恐慌、穩定情緒和鎮靜催眠作用。常用抗焦慮藥主要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勞拉西泮;新型抗焦慮藥如丁螺環酮。鎮靜催眠藥包括莨菪、水合氯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