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
1,讓孩子知道手是什麽樣子的。2.手可以做這些事情。3.如何保護自己的手?難點:1,區分哪個是左手哪個是右手。2、遊戲中手的靈活性不好。通過遊戲方法解決重點難點。
活動目的:
1,引導孩子認識小手,知道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
2、引導並教會孩子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
3.培養孩子做自己的事。
活動準備:
串珠繩,壹些珠子,壹些珠子
活動流程:
1,啟發引導,激發孩子的興趣。
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了我最好的朋友和小朋友壹起上課。妳認為是誰?
2、引導孩子互相觀察比較,讓孩子知道手的大小是不壹樣的,人有兩只手,壹只左手壹只手,通過遊戲讓孩子區分左右手。
3.導語:我們的小手真能幹。它能為我們做什麽?孩子們互相交流。
4、激勵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壹系列活動,獎勵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遊戲:串珠珠子
5.組織孩子討論如何保護小手。
6.通過玩換手遊戲結束活動。
三,教師總結
表揚積極用腦答題的孩子。
2.小班兒童有哪些健康小貼士?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涵蓋面很廣,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設備安全、遊戲安全、逃生安全等。我們通常會安排在壹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滲透上述安全意識,也可以結合主題活動進行相關的練習或遊戲。
1.不要帶玩具和尖銳器具去公園,也不要放在嘴裏、鼻子裏或耳朵裏,以免受傷。
2.孩子不能拿著玩具和同伴玩耍,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樓梯要靠右,不要從樓梯扶手上滑下,不要做爬窗、撕窗、跳樓梯、玩門、高處跳下等危險動作。
4.去公共場所觀光、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孩子遠離變壓器、工地等危險場所,聽老師(或大人)的話,不要隨便脫團。如果發生什麽事,告訴老師。
5.進行體育運動或遊戲時,要聽從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秩序地進行活動,避免互相追逐、亂跑、碰撞。
6.向孩子講解、宣傳安全知識,讓孩子明白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防止意外發生。
7.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在公共場所遵守消防標誌和疏散指示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知道怎麽報警。
8.晚上出園後,小朋友要帶著大人壹起,不要自己亂跑,也不要在幼兒園逗留,以防發生意外。
9.當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園名、父母的名字、公司、家庭住址、電話時,就會表達清楚,知道在緊急情況下如何保護自己。
10,孩子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不要私自和陌生人走,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父母、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想這麽做,壹定要盡快逃離。
11.孩子在家不要自己鎖門,不要玩煤氣、火、打火機、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品。
12,沒有大人的引導,孩子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要在馬路上停留玩耍,走在街上靠右走。
13.孩子壹個人在家的時候,不要隨意開門。當妳聽到敲門聲時,不要開門。妳可以說“我爸媽不在家,請晚點再來”,防止大人不在時小偷入室。
14,外出旅遊或野外行走時,不要隨便摘花摘果,抓昆蟲,更不要放在嘴裏,以防意外。
幼兒園要給幼兒進行火災、地震等方面的演練,提前做好逃生路線,在演練過程中註意防範安全隱患。另外,變被動保護為主動自我鍛煉,孩子可以尋找身邊危險的東西,想辦法告訴同齡人,我們可以壹起討論如何做最安全的事情,比如玻璃門、裂縫、熱水、電源、有井蓋的道路等。,這些都是要註意的。小班幼兒首先要開展“不與陌生人同行”的教育活動。
3.有哪些兒童生活常識?
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健康成長,家長壹定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所以,家長壹定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小常識,這有助於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1.擁抱是壹種力量。就是父母通過身體接觸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愛妳。這種愛會影響孩子的壹生。
2.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壹是“言傳身教”與“以身作則”並重;二是兼顧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3.如何管理壓歲錢,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讓壓歲錢成為最有效的工具,給孩子上壹堂理財課。
4.好奇心是興趣的原動力。善用好奇心,就能打開壹扇通往孩子智慧的大門。
5、家長要註意限制孩子吃太多的糖或甜食,這樣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容易被消耗,導致體內缺鈣。
6、久存的水會被細菌汙染,不利於健康,還會誘發多種腸道疾病。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記住,久存的水不適合孩子喝。
7.不要忽視孩子對粗糧的攝入,粗糧營養豐富。給孩子補充粗糧對身體有好處。
8.家長要註意和孩子的溝通。正確的溝通方式是形成良好親子關系的關鍵。
9.尊重孩子的意願,正視孩子的價值觀,更有利於給孩子獨立成長的安全感。
10,水果營養豐富,容易感冒的孩子可以多吃顏色較深的水果,預防感冒。
11.在家庭生活中,要讓孩子參加自我服務的勞動,學會自理生活,形成獨立的人格。
12,從小鼓勵孩子多學習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社會閱歷,對培養孩子的氣質非常有利。
13、菠菜營養豐富,富含鐵、維生素C等。
從孩子的生活常識中了解孩子飲食、心理等方面的常識,有助於家長更好地給孩子健康的生活環境、健康的飲食、健康的心理。
4.“我不要陌生人的東西”教案
安全教案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孩子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跟著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1張圖片
2.兒歌《陌生人》
活動流程:
1.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片內容。
問題:照片裏是誰?
他們在做什麽?
小姐姐為什麽在擺手?
老師總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因為她怕陌生人傷害她。
二、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園老師有壹首關於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壹起欣賞。
2.讓孩子跟老師學這首兒歌,講給小哥哥小姐姐聽。
三、引導孩子討論:陌生人為什麽要給孩子送禮物?為什麽我們不想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孩子討論,讓孩子知道陌生人給孩子送禮物是有目的的。
有的想哄騙孩子離開父母;
有些人想騙孩子從他家偷東西。教育孩子不要被陌生人的禮物迷惑,但是
上當受騙。
附:兒歌:
陌生人
我不想要陌生人的食物。
陌生人帶我走,我不走,
我不想要陌生人送的禮物,
陌生人敲我們,我卻不開。
5.孩子上幼兒園老師都教什麽?
可見,幼兒園裏的活動環環相扣,環環相扣。孩子在學校的飲食、休息、課堂學習、戶外活動壹般在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五個領域進行。
健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證身體健康,開展豐富的戶外活動,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增強體質;
語言:訓練孩子的口語能力,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科學:引導孩子積極探索周圍環境,同時關註生活中的數、量、形等數學概念,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藝術:包括音樂和美術,給孩子最初的藝術啟蒙;
社會:引導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分享和合作。
6.幼兒園大班有哪些育兒知識?
第壹,教育孩子不要以退為進。
1,告訴孩子向後滑滑梯時,頭會先著地,這樣滑下來的所有沖擊力都由頭來承擔。再加上與地面的猛烈撞擊,會造成腦震蕩,但會擦傷頭皮,造成大量出血。
2.告訴孩子,他們的骨骼組織在外力的作用下是柔軟變形的。兒童向後滑行時,頸椎會受到劇烈擠壓,可能造成椎骨變形,影響生長發育。建議可以給孩子演示骨骼模型。
二、教孩子正確打秋千的方法
1.保持重心穩定,重心盡量後移。因為秋千在空中擺動的時候,如果中心不穩,可能會再次被甩出去。老師可以示範講解。
2.坐在秋千上的時候,雙手抓住秋千的繩子,只要繩子不斷就安全了。
3.看別的小朋友蕩秋千的時候,要學會躲閃,不要被秋千打到。
4.當孩子們在蕩秋千時,老師應該密切註意孩子們的動作,防止他們從手上掉下來。
第三,教孩子安全過馬路
1,教孩子認識人行橫道線:人行橫道線是道路上的標誌,是行人和自行車過馬路的專用地方。所以,妳不能從任何地方過馬路,只有人行橫道可以過。
2.向孩子介紹紅綠燈的作用。讓孩子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時,環顧四周。看到車,行人都要讓路。
3.簡單跟孩子說壹下道路的作用:道路是各種車輛和人行走的地方。不能在馬路上逗留或玩耍,否則不僅影響車輛正常通行,還會引發車禍,輕則致殘,重則致死。
四、戶外活動安全註意事項
1,教育孩子活動前著裝整潔,褲子裏系衣服,系鞋帶,防止摔跤。
2.教育孩子知道安全點,明白什麽是危險,並說明預防措施。
3.通過正確使用可移動的器具,教孩子制作自己的玩具。
4、教導孩子不要在擁擠、坑窪、潮濕等場地進行活動。
5.教育孩子不要在遊戲中隨意躲在無人看管的地方。
6.教育孩子不要在遊戲中互相推、拉、扔東西。
7.玩繩子的時候,教育孩子不要把繩子套在脖子上。
8.玩爬行活動時,要求孩子在攀爬時雙手緊握,不要推搡他人。
5.與成人走散或迷路時的註意事項
1,坐公交前要吃暈車藥,防止暈車。
2.乘車時要排隊上車,不要推擠。
3.騎行時註意拉好扶手,防止車輛轉彎時摔跤。
4.當妳在車上看到壹個小偷在偷妳周圍人的東西時,不要大聲喊叫。妳要趕緊告訴售票員或者司機叔叔,讓他把車直接開到公安局,或者輕聲告訴被偷的人,防止小偷傷害孩子,但是記住所有的動作都要快,不要讓小偷註意到。
:
父母的註意事項
1.給寶寶準備壹個小書包。別忘了繡名。可以放寶寶最喜歡的小書或者玩具在裏面。熟悉的物品會減輕寶寶在陌生環境中的心理壓力。
2.在寶寶的衣服、鞋子等物品上繡上名字或標誌,讓寶寶認識,讓寶寶在集體生活中能區分自己的物品。
給寶寶準備壹兩套幹凈的衣服褲子,記得寫下自己的名字放在幼兒園。寶寶經常因為焦慮或貪玩而尿褲子,以便老師及時給寶寶換幹凈的衣服和褲子。
4.給寶寶選衣服鞋子的時候,不要太新奇* * *,會尖叫的小口袋,亮亮的鞋子,有趣的珠子。這些東西會把寶寶的註意力集中在那裏,影響寶寶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有些還存在壹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掉落的珠子,寶寶喜歡放在嘴裏和耳朵裏。
5.鞋子要大小合適,盡可能適合寶寶的運動,保證寶寶在集體活動中的安全。
6.在寶寶沒有學會系鞋帶的時候,盡量少穿有鞋帶的鞋子。如果鞋帶松了,寶寶很容易摔倒。妳可以選擇拉鏈鞋或有環的鞋。
7.別忘了給寶寶準備壹個安全別針,每天給他放壹塊幹凈的手帕。
8.盡量不要掛吊墜、金鎖、手鐲等。為了妳的孩子。這些物品會給寶寶的活動帶來不便,同時,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9.引導寶寶試著脫掉鞋子和褲子,不要忘了時不時表揚寶寶的進步。
參考資料:
幼兒園-百度百科
7.幼兒生活小貼士100生活小貼士
1.早晚刷牙是保護牙齒的有效方法之壹。
2.正確的讀寫姿勢有利於保護視力。
3.因為生水含有細菌和蟲卵,不能喝。
4.當紅眼病流行時,妳不能去遊泳池遊泳。
5.肺的功能主要是不斷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6.預防近視主要是做到“三要三不要”。
7.甲型肝炎是壹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
8.按時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壹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9.糖對保護肝臟有好處。
10,不僅要搞好家庭衛生,還要搞好環境衛生。
11,體育鍛煉有利於我們生長發育和增強體質。
12,青春期前的男生要* * *緊身褲,女生不要束腹,束腰,* * *高跟鞋。
13,小孩不能抽煙;因為吸煙對健康非常有害。
14.預防碘缺乏病最簡單經濟的方法就是長期堅持食用碘鹽。
15,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16、真正的健康是指壹個人的生理、心理和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17,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給人體熱量;保持體溫;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保護內臟和滋潤皮膚對人體至關重要。
18,維護公共衛生,要搞好居民區、街道和公共場所,愛護公共衛生設施。
19,預防貧血要糾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20.急救設施包括急救電話號碼(120);救護車和醫院急診室等。
我們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和四肢組成。糖對保護肝臟有好處。
22.接種疫苗可以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健康。
23、正確的刷牙方法是順牙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下頜面來回刷,從上往下刷。
24.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渣滓。
25、秋天來了,氣溫越來越低,給妳發短信關心:立夏了,還是熱,要註意身體;多穿衣服少* * *預防秋涼引發的疾病;經常運動,多做運動,身體健康,綁住身體!
26.初秋,天氣轉涼,我們開始彌補快樂的享受,少選多酸,調整飲食營養。盡量少吃蔥、蒜、姜、韭菜、辣椒,少吃油炸膨化酒,少吃酸味果蔬,保持健康!
27.飯前喝湯因人而異,也需要掌握喝湯的時間。壹般中餐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早餐前更多。經過壹夜的睡眠,人體會流失更多的水分。這時候多喝湯可以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對人體有益。
8.幼兒園的孩子學什麽?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問孩子:“老師今天在幼兒園教了什麽?妳學到了什麽?怎麽玩遊戲,幼兒園什麽都沒教。”
我聽到家長對老師說:“孩子在家裏不會表達幼兒園學習的知識,唱歌不會正確發音,讀不懂這首童謠。”這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以我的經驗來看,中大班的孩子學習知識多,接受能力強,而幼兒園年齡的孩子不善於表達和交流。幼兒園並不要求孩子學習很多知識技能。孩子學唱歌、讀童謠,只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那他們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麽呢?幼兒園小朋友進入,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玩伴。幼兒園給孩子營造了壹個輕松的氛圍,讓他們自由地融入群體,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很多技能。
現在的孩子,家裏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無論他們做什麽,他們都得被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跟隨。比如妳在家裏玩玩具玩得滿地都是也沒關系,更別說收拾玩具了,因為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幫忙收拾。
但是,到了幼兒園,孩子們學會了把遊戲裏的玩具收起來再放回去。平時走路的時候,可能會被父母拖走,想去哪裏,父母就跟到哪裏;吃飯也不規律。想吃就吃吧。不想吃,就不能吃。甚至在玩的時候,父母也在後面追。壹頓飯要花很多時間。在家睡覺的習慣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拿著奶瓶喝...但是到了幼兒園,孩子們學會了聽指令,遵守紀律,離開老師的活動室就知道要聽老師的指令。午飯時要知道坐在座位上,不要跑去玩玩具。
我學會了更多的自制力。知道老師上課要認真聽講,就不能隨便在教室裏走來走去。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家裏的行為習慣會好很多,會吃得更多,睡得更好,在家裏聽媽媽講故事也會更聽話。
還有幼兒園的孩子,沒有壹定的社會經驗,幼兒園給他們營造壹個學習交友的良好氛圍。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遇到矛盾就哭,打人,咬人...經過壹段時間的引導,這個現象好了很多。
不要小看幼兒園裏讓孩子粘粘糊糊的手工。這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最好方法。當孩子們用橡皮泥做手工時,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都被激活了。在幼兒園,孩子會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上廁所後洗手。
這些簡單的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大的自信。所以在很多家長眼裏,幼兒園就是在玩。其實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潛移默化的學到了很多,不壹定是讀兒歌和識字。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重要的是要加強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形成活潑、個性、善良、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