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準思政課與青春的結合點,創新思政課的 "打開方式"。
以往思政課給人的印象是刻板、無趣、枯燥,學生往往避而遠之。深入探究原因,傳統的教學方式難辭其咎。書中認為,填鴨式教育,以分數為命脈,以考試為法寶,在這些教學方法下,學生很難從思品課上獲得學習和成長的快樂,思品課也很難發揮作用。
找到思品課與青少年的結合點,或許能為思品課教師打開壹扇窗。思政教育是面向學生的教育,尊重學生,保護學生,從學生出發,是思政課順利開展的前提。
2、高效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資源,讓思品課更 "接地氣"。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全面普及是當今時代的特征之壹,"互聯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概念,如何認識和運用互聯網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壹道難題。
其實,互聯網早已出現在思品課教學中,只是部分教師還沒有形成思品課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意識。思政課中出現的幻燈片、圖片鏈接、視頻鏈接,以及與手機、電腦相關的操作,都可以說是互聯網的應用。
互聯網的特點是開放、平等,互聯網的出現對思政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互聯網技術和資源的應用,需要教師與時俱進,開拓進取,走出舊模式舊觀念,了解新理念,學習新技術,為思品課註入新活力,讓思品課更 "潮 "更 "接地氣"。
3、註重教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做青年的 "引路人"。
業務能力上,思政課教師要利用各種資源和機會,提升自己的思政課教學能力,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思政課教學理念。多聽其他教師的思品課,保證教學反思的經常性,積極參加各級公開課和教學比賽,積極參加思品研討和培訓活動,多寫教學文章,積極申報思品課題。
說到底,業務能力的錘煉來源於教師對思政教育的熱愛。教師只有自己熟知教學內容,堅信思政教育的力量,才能在思政課教學中產生感人的效果。
結語
思政課對青少年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如何有效開展思品課,是擺在每壹位中小學思品教師面前的壹道難題。上好思品課,意味著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通過公開課、集體教研、教學競賽、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提高業務能力,不斷更新教學思維,拓寬教學視野,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水平。另壹方面,教師要註重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把自我提升與上好思政課結合起來。
總之,教乃必是思政課的 "大廚",只有練好 "廚藝",研究受眾的 "口味",制定新穎的 "配方"。只有苦練 "廚藝",研究受眾 "口味",研發新穎 "配方",用現代科技手段 "包裝 "好思政 "菜肴",才能讓思政課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