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報今天整理了十個容易被判定為 "偷稅漏稅 "的行為,給各位會計小夥伴梳理壹下,以防出錯,僅供大家參考哦!
1.以 "預收賬款 "形式銷售商品,產品(商品)發出後不及時劃轉銷售收入,長期掛賬,導致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
實務中,正確的做法是企業向購貨單位預收款項時,借記 "銀行存款 "等科目,貸記本科目;銷售實現時,按實現的收入,借記本科目,貸記 "主營業務收入 "科目。
銷售實現時,按實現的收入,借記本科目,貸記 "主營業務收入 "科目。
如果涉及增值稅營業稅,也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預收賬款不多,可直接將預收賬款貸記 "應收賬款 "科目。
2.原材料的調入、磨銷(企業之間在購銷產品時不是通過貨幣資金的流動而是通過協議使各自的應收、應付賬款相互抵銷)不記 "其他業務收入",或直接磨銷 "應付賬款",也不計提 "營業稅"。
3.價外收入不計入銷售收入,不征營業稅。
如:拖欠收付款,多數企業收到拖欠貨款後,增加銀行存款以降低財務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家《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詳細規定了價外費用的內容。無論納稅人的會計制度如何計算,所有價外費用均應並入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
4.返利銷售。
返利銷售是指生產廠家為占領市場,對商家出廠的低於市場價格的產品進行利益補償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壹是商家向生產廠家銷售壹定數量的產品並按時付清貨款後,生產廠家返還壹定比例的現金,二是返還實物、產品或配件。商家收到這些現金、實物後,現金不作為額外收入入賬,更談不上 "進項稅額轉出",形成賬外經營。
5.視同銷售不記收入。
企業以原材料、產成品等長期投資,產品(商品)用於饋贈或樣品展覽,不視同銷售取得收入,不計征營業稅。
6.用於在建工程的原材料不得結轉進項稅額。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在建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應按成本確認在建工程,進項稅額同時轉入在建工程。
7.公司資產與股東資產混同。
實踐中,存在大量股東資產與公司資產混同的現象,如股東個人賬戶用作公司收支,公司賬戶與股東賬戶相互往來等。當出現財產混同時,公司財產就有可能被股東個人隱匿或轉移、侵占。
8.流動資產損失。
直接計入營業外支出,涉及增值稅的部分不作為進項稅額轉出。
企業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資產損失,只需在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填報《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不再報送資產損失相關資料,相關資料由企業留存備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中因資產評估減值發生的流動資產損失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1103號):"......"。因資產評估減值造成企業流動資產損失的,發生流動資產損失。如果流動資產沒有損失或毀損,只是由於市場變化,價格降低,價值量減少,則不屬於《中華人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國家規定的非正常損失,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其中,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黴爛、變質等損失。"
9.報銷不屬於本單位的費用。
10.盤盈的固定資產不作損益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規定,盤盈的固定資產確認為當期營業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