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性涼,味甘、微苦。[2]
功能主治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陰兩虛,內熱咳嗽,氣喘痰血,虛熱倦怠,消渴,口幹咽燥。用量:3~6 克:3~6g.功效: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主治肺虛久咳、失血、咽幹口渴、虛熱煩渴。[2]
方劑
1、熱病傷陰、口渴、口幹咽燥:配石斛、麥冬、沙參。
2、陰虛血虧、體質虛弱:配當歸、熟地、白芍、赤芍。
3、單味方(《上海中醫雜誌》,1979,(4):29):主治腫瘤(如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化療過程中出現的咽幹、惡心、嗜睡、食欲不振、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每天用 3-9 克西洋參泡水服用。從放療前兩周開始服用,直至放療結束。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方。[2]
4、單味方(廣東省藥品標準):主治肺虛咳嗽,口幹咽燥,潮熱盜汗,腎虛頭暈,肝虛貧血,元氣不足,脾胃虛弱。取人參 500 克,研成細末,裝入硬膠囊中,制成 1000 粒,每粒 0.5 克。每次 2 粒,每日 2 次。服藥期間忌食蘿蔔。方中西洋參滋補強壯,養陰生津。[2]
保健價值
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甙能有效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達到靜心、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功效。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癡呆等癥狀。[3]
保護心血管系統
經常服用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出現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等癥狀時可以長期服用西洋參,效果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調節血壓,能有效降低暫時性、持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腦血栓等疾病的康復。[3)
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是補氣養生的首選藥材,能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抗癌。[3]
促進血液活力
長期服用西洋參可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動脈粥樣硬化,促進紅細胞生長,提高血細胞比容。[3]
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能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壹定的輔助作用。[3]
補肺降火、養胃生津
西洋參性寒,味苦微甘,歸心、肺、腎經,具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