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醫院改革引發新壹輪熱議。
近日,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接受記者專訪時稱,今年年底前,軍隊醫療領域將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
去年3月底,中央軍委印發《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的通知》,計劃分步驟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壹切有償服務活動。
時至今日,軍隊醫院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針對復雜敏感的醫療行業,將出臺哪些政策措施進行合理處置?軍隊醫院在全面停止有償服務之後,應當如何為官兵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該負責人對諸多熱點問題壹壹作出回應,健康界整理如下。
軍隊醫院改革年底前完成 保障醫療服務“不斷供”
據該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底前,軍隊醫院將終止與個人開展的醫療合作項目,全面完成停止任務。
為確保軍隊醫院改革期間醫療保障不斷供、不漏供,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部門對醫療保障有關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具體要求為:戰區內部隊的醫療保障按照“劃區醫療、就近收治、逐級後送”的原則,由各級衛生部門和醫院組織實施;醫院調整建制領導關系的,所承擔保障區內下級醫療機構轉送傷病員收治任務和向上級醫療機構轉送渠道不變;新調整組建單位和部署調整單位的醫療保障,由該單位新部署營區所在的區域體系醫院負責,並與其建立醫療保障關系;轉隸單位的醫療保障體系原則上保持不變,確需調整的,按建制渠道逐級請示變更;各醫院要主動與區域內新增體系單位搞好對接,不得因任何原因拒診拒治;對部署調整、駐地移防部隊,體系醫院要在認真對接體系任務的同時,采取派駐保障、加強巡診等方法,積極主動靠前服務,確保力量部署在哪裏,醫療服務就延伸到哪裏,滿足部隊官兵醫療需求。
軍隊醫院實行“軍民融合” 將繼續為老百姓看病
軍隊醫院在停止有償服務之後,將納入軍民融合發展體系。該負責人稱,軍隊醫院將繼續承擔國家賦予的社會保障任務。
“醫學作為實踐科學具備其特殊性,軍隊醫院繼續為老百姓看病,壹方面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另壹方面也是為了保障軍隊醫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得到提高,為官兵提供更好的醫療救護服務。”原解放軍醫院第251醫院院長王景明認為,軍隊醫院實行“軍民融合”是大勢所趨。
作為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軍隊醫院將實行規範管理,獲得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此之前,中央軍委已先後下發了軍隊醫療科研崗位津貼制度、醫院經費收支管理制度、職工分流安置和待遇保障辦法,出臺了10個行業停止有償服務政策意見,以及5個相對復雜敏感行業試點政策,研究擬制了相關配套文件。
在醫療保障方面,將及時修訂完善《軍隊合理醫療藥品目錄》《軍隊合理醫療醫用耗材目錄》,確保官兵用藥品種和質量。
醫護人員薪酬按勞分配
針對醫務人員最關心的薪資待遇改革,該負責人也做出回應稱,醫護人員待遇將實行按勞分配,崗位津貼與為兵服務質量掛鉤,把官兵滿意度作為確定其待遇標準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