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急性低鈣血癥靜脈註射或滴註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用於治療急性低鈣血癥需要迅速提高血中鈣離子濃度的情況,如新生兒低鈣性搐搦、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搐搦;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手術後“饑餓骨”綜合征(骨的再礦化)所致的低鈣血癥;維生素D缺乏癥和堿中毒所致的急性低鈣血癥。
2.慢性低鈣血癥的治療口服鈣劑用於治療壹些存在長期慢性鈣丟失或鈣吸收不良而致的慢性低鈣血癥,如慢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骨軟化癥、佝僂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和繼發於應用抗驚厥藥所致的低鈣血癥。當低鈣血癥為維生素D缺乏所致者,則需同時補充維生素D。磷酸鈣不用於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或腎功能衰竭所致的低鈣血癥,因為患上述疾病時同時存在高磷血癥。
3.預防鈣缺乏當某些原因導致機體從日常飲食中得不到足夠鈣時,應予口服鈣劑,以防止低鈣皿癥。當機體對鈣的需要增加時,也可酌情口服鈣劑,如兒童、孕婦、青春發育青少年(尤其是女性)、絕經前後婦女以及老年人。亦應用於大量輸血所致的低鈣血癥。
4.高鉀血癥的輔助治療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靜註用於治療高鉀血癥所致的心律失常,提高心肌興奮性。
5.心臟驟停的復蘇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靜註用於心臟手術等原因所致心臟驟停的復蘇,以增加心肌收縮力。
6. 高鎂血癥的輔助治療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靜註治療硫酸鎂中毒等所致的中樞神經抑制等情況。
7.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如蟲咬、藥物過敏等。
8.治療鉛中毒所致的腸痙攣。
9.碳酸鈣可作為制酸藥治療消化性潰瘍等。
10.高磷血癥的治療近年來口服碳酸鈣尚可用於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高磷血癥,在胃腸道與磷結合為磷酸鈣,不被吸收,起到清除磷作用,亦同時糾正輕度代謝性酸中毒。不良反應 鈣劑的不良反應易發生於大劑量(每日超過 2000—2500mg)或長期應用,或患者存在腎功能損害時。
(1)常見的不良反應僅見於靜脈用藥尤其是推註速度較快時,包括低血壓(僅見於氯化鈣),全身發熱或皮膚發紅、心律失常、惡心嘔吐、出汗、皮膚刺麻感。註射部位皮膚發紅、皮疹和疼痛,提示可能有鈣劑外滲,並可隨後出現脫皮和皮膚壞死。如發現鈣劑滲出血管外,應立即停止註射,並用氯化鈉註射液作局部沖洗註射,局部予氫化可的松、1%利多卡因和透明質酸,並擡高局部肢體及熱敷。
(2)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高鈣血癥和腎結石。高鈣血癥的早期表現有嚴重的便秘、進行性口幹、持續頭痛、食欲減退、煩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屬味、疲軟。高鈣血癥的後期表現有倦睡、意識模糊、高血壓、眼睛和皮膚對光的敏感性增高(尤其在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惡心嘔吐、並常有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數增多。在嚴重的高鈣血癥,心電圖 Q-T間期可縮短。
口服氯化鈣對胃腸道有壹定刺激性;靜脈註射可有全身發熱,靜註過快可產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嘔吐、惡心。高鈣血癥早期可表現便秘、倦睡、持續頭痛、食欲不振、口中有金屬味、異常口幹等。晚期征象有精神錯亂、高血壓、眼和皮膚對光敏感、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等。
註入過快可有全身發熱,引起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心博驟停。
靜脈註射可有全身發熱感、靜註過快可產生心律失常、惡心、嘔吐。高鈣癥早期征象為便秘、倦睡、持續頭痛、食欲不振、口有金屬味、異常口幹等;晚期征象有精神錯亂、高血壓,眼和皮膚對光過敏、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等。如註射時由血管外漏,可引起組織壞死。
在用氯化鈣後血清澱粉酶濃度增加;血清11-羥皮質甾醇濃度暫短升高;血清磷酸鹽濃度降低。禁忌癥 (1)孕婦。婦女懷孕時,由於胎兒骨骼形成和母體骨骼內貯存鈣增多以備哺乳,故對鈣的需要量明顯增多。盡管維生素 D和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腸道吸收鈣和腎小管重吸收鈣增多,但在某些孕婦還不能滿足機體對鈣的需求量。因此需補充鈣劑。另外,有研究證實,在妊娠第 4個月開始服用鈣劑,還能幫助控制妊娠引起的高血壓和先兆子癇。目前尚無鈣劑對胎兒影響的動物和人體實驗。
(2)小兒。由於氯化鈣具有強烈刺激性,靜脈註射時外滲可致脫皮和組織壞死,故不應用於小兒。
(3)老年人可能由於活性維生素 D3分泌減少,腸道對鈣的吸收降低,故口服劑量應相應增大。
(4)下列情況禁用;①高鈣血癥;②高鈣尿癥;③含鈣腎結石或有腎結石病史;④類肉瘤病(可加重高鈣血癥);⑤洋地黃中毒時禁止靜脈應用鈣劑。
(5)下列情況慎用;①脫水或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時應先糾正低鉀,再糾正低鈣,以免增加心肌應激性;②慢性腹瀉或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鈣的吸收較差,而腸道排鈣增多,此時對鈣劑的需要量增加);③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臟對鈣排泄減少,註意高鈣血癥);④胃酸降低或缺乏時,對碳酸鈣和磷酸鈣的吸收減少,應在進食同時服用;⑤心室顫動。
應用強心甙期間或停藥7日內忌用本品.藥物相互作用 (1)鈣劑與硫酸鎂同時靜脈應用時,前者降低後者的療效,並形成硫酸鈣沈澱。
(2)與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合用,血鈣可明顯升高至正常以上,而鹽酸維拉帕米等的作用則降低。
(3)鈣劑靜註可降低肌松藥(琥珀膽堿除外)的作用。
(4)與其他含鈣或含鎂藥物合用,易發生高鈣血癥或高鎂血癥,尤其是腎功能不全時。
(5)與噻嗪類利尿藥合用易發生高鈣血癥。
(6)與含鉀藥物合用時,應註意心律失常。
(7)與噻嗪類利尿藥同用,增加腎臟對鈣的重吸收,可致高鈣血癥。
(8)維生素 D能增加鈣的吸收。
(9)避孕藥和雌激素增加鈣的吸收。
應用強心甙期間禁止靜註氯化鈣;與雌激素同用,可增加對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