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藥物口服撲爾敏外擦皮炎。
蕁麻疹常見的過敏原可歸納如下:
1.藥物
許多藥物常為本病的誘因,青黴素、痢特靈、磺胺類藥物。血清、疫苗等可引起變態反應,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可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
2.食物中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蛋、奶等常見致病因子。
3.感染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昆蟲叮咬,如蟎、蚤、臭蟲、腸道寄生蟲、囊蟲等。
4.吸入物 各種花粉、灰塵等。
5.理化因素 如冷、熱、日光、摩擦、壓力等物理機械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和毛發
6.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變化精神緊張、情緒沖動、月經期、更年期、妊娠期等。
8.內臟疾病淋巴瘤、癌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sle、高脂血癥等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忌抓撓:壹般皮膚癢的直觀反應就是趕緊用手去撓,但妳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僅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撓越癢,這主要是因為當妳撓的時候,反而讓局部更癢了。主要原因是當妳抓撓局部時,局部的溫度會升高,血液會釋放出更多的組胺(過敏原),從而加重病情。
避免食用含有人工添加劑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油煎、油炸或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發體內的熱反應。
蕁麻疹是壹種不容易治愈的生理問題,有很多人對藥物反應不佳,病情會持續發作。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外,在日常調養中還應註意幾個原則: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服用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或復合維生素B的
B
6.
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青豆、意大利堅果等。
多休息、不疲勞、適量運動。
這些都有助於身體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蕁麻疹又稱蕁麻疹,或風團、風蛋、風皰,是由於對食物、藥物、寒冷刺激等因素過敏引起的。
皮膚上突然出現界限清楚、隆起的紅色或白色腫塊,瘙癢難忍,搔抓後可出現條紋。
中藥:桃仁5錢,白酒2兩,樟腦5分,浸泡24小時後外敷。
1、風寒型:皮疹色淡,遇寒或風吹則劇,遇溫則愈,苔薄白:桂枝1.5錢,麻黃1.5錢,赤芍3錢,制川烏1錢,生姜1錢,炙甘草1錢,大棗5枚,蔥白5根,羌活1.5錢,獨活1.5錢。水煎服。每日壹劑。
2、風熱型:疹色紅,時熱劇,脈浮數,苔薄黃,舌質紅 荊芥1.5錢,防風1.5錢,白術1.5錢,梔子1.5錢,蟬蛻1.5錢,苦參4錢,薏苡仁4錢,黃芩2錢,生甘草1錢。水煎服,每日壹劑。
3
、氣血兩虛型:皮疹反復發作,持續數月至數年,勞動量增加,神疲乏力,脈濡細,苔薄舌淡:熟地3錢,當歸3錢,川芎2錢,白芍2錢,黃芪3錢,首烏4錢,茯苓皮4錢
、水煎服,每日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