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生物,湘教版地理,北師大政治,北師大歷史,復習大綱。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生物,湘教版地理,北師大政治,北師大歷史,復習大綱。

第21章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1,遺傳的概念、意義和物質基礎

概念:生物性狀遺傳給後代的現象,即下壹代與上壹代的相似性。

意義:保持物種基本穩定,使物種不斷進化發展。

主要遺傳物質:DNA。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遺傳信息的中心)。

2.基因和特征

基因的概念: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相對性狀:同壹生物體中同壹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基因和性狀:壹般來說,控制性狀的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在生殖細胞中是單個存在的(最重要的壹句話)。

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分別控制顯性和隱性性狀。

3.性別鑒定的原則和方法。

人類體細胞中的22對染色體類型:XY或XX。

性染色體數目:1。男:XY產生兩種精子,X和y。

性別決定:XY女:XX產生壹個卵細胞x。

4.生物變異的概念和類型

5.概念:父母和後代之間,以及後代個體之間,總有壹些性狀上的差異。這種現象叫做生物變異。

變異;遺傳性變異: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可遺傳給後代,非遺傳性變異:僅由不同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類型有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轉基因技術:將壹種生物的基因轉入另壹種生物的遺傳物質中,培育出能表達該基因所控制性狀的生物,使其發生遺傳變異。

5.常見遺傳病:色盲、鐮狀貧血、白化病。

遺傳病的預防:禁止近親結婚,禁止婚檢,禁止遺傳咨詢。

第二十二章生命進化的長河

1.原始大氣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氣、氨氣、氫氣和水蒸氣。

2.生命起源階段:原始大氣中的高溫、紫外線和閃電→→→→→→→→→→→有機小分子(原始大氣中)→有機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

3.米勒等人模擬了地球原始的大氣成分,在密閉的裝置中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氨基酸。請回答:

(1),米勒的問題是:原始地球有可能產生生命嗎?;

(2)米勒做出的假設是:原始地球可能已經產生了生命。

(3)火花放電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模擬原始地球的閃電

(4)輸入裝置的氣體是:模擬原始大氣的成分

(5)米勒在實驗中收集到的證據是:產生以前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

(6)在原始大氣中模擬了A中的閃電現象。

(7)B和C中的液體相當於原始海洋。

(6)米勒的結論是,在壹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原始大氣中的各種成分可以轉化為有機小分子。

證據:化石——直接證據

4.生物進化: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

5.理論:自然選擇理論(達爾文)

地層越老,化石越簡單,越低;最近形成的地層越多,化石就變得越復雜和高。

古代哺乳動物是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

自然選擇理論: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淘汰不適合者的過程稱為自然選擇。

5.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階段:森林猿是人類和猿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是決定性的。

第二十三章人類對疾病的抵抗

概念:由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可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病原體:細菌、病毒、真菌、原生動物。

病毒:它只能生活在活細胞中。形狀:球形、桿形、蝌蚪形。結構:蛋白質外殼和裏面的壹段遺傳物質(核酸)。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寄生生命可分為三類: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

傳染源: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患病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接觸、飲用水、食物、空氣、生物。

日本血吸蟲的生活史:在人體內——受精卵隨糞便排入水中——發育成尾蚴——進入釘螺——發育成尾蚴——水——人體。

2.免疫

免疫防禦的第壹道防線:組成:皮膚、呼吸道表面的纖毛、粘膜。

免疫防禦的第二道防線:成分:吞噬細胞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

第三道免疫防線: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和淋巴結。

免疫細胞:淋巴細胞

(2)免疫的類型非特異性免疫:先天的,對多種病原體起防禦作用(人體的第壹道和第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後天的,通常只作用於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抗原:病毒、細菌等異物會使人產生抗體。

抗體:抗原刺激產生的特殊蛋白質。特異性抗體只能作用於特異性抗原。可以在人體內存留壹段時間,有的很短,有的存留終生。

豁免權的含義;1,對病原體的抗性;2.及時清除體內受損或老化的細胞;3.發現並殺死體內的異常細胞。

3.計劃免疫

疫苗:壹種被殺死或減毒的病原體。

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是計劃免疫。4月25日全國兒童疫苗接種日

4、艾滋病:艾滋病的病原體是艾滋病病毒攻擊並殺死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預防是控制艾滋病的主要途徑,65438+2月1世界艾滋病日。

第二十四章健康的生活

1.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人類健康的重要標誌;擁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遇到困難挫折時采取的方法:改變認識、轉移註意力、控制意誌、合理發泄。

2.探索煙草提取物對金魚呼吸次數的影響;

問題:煙草提取物對金魚的呼吸次數有什麽影響?

做個假設:煙草浸提也能減少金魚的呼吸次數。

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煙草提取物可以減少金魚呼吸次數的結論。

3.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努力做到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科學鍛煉,養成正確的坐姿和走路姿勢,戒煙戒酒。

4.毒品種類: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和可卡因。

毒品的危害:自毀、家庭危害、社會危害。

5.拒絕毒品: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青少年吸毒原因:被欺騙,被好奇心驅使,尋求刺激。

6.現代生活和人類健康:食品安全,家庭環境和現代生活方式。

家具的環境汙染:裝修汙染、空氣汙染、廚房油煙汙染、吸煙汙染、生活垃圾汙染。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身高2

7.搶救傷者最好的方法是撥打120急救電話。

8.學習急救止血法:指壓止血——靜脈出血;止血帶止血-動脈出血

呼吸恢復的急救——人工呼吸;恢復心跳的急救-胸外按壓

9.科學安全用藥

藥品分類:處方藥和非處方藥(OTC)

2.家庭藥箱:備藥原則:針對性、實用性、急救性。

主要存放物品:醫療器械、外科學、內科學。

第二十五章關註我們的家園

1.人類面臨的危機:人口過度增長和環境汙染。

地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過快增長會導致食物短缺、交通擁堵、住房短缺、水資源短缺等壹系列問題。大量人口的生產生活給環境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汙染和破壞,導致了饑荒、疾病和瘟疫。

由於人口眾多,中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低於世界水平。中國控制人口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措施: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遷移。中國人口增長的變化:解放後快速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後緩慢增長。

2.環境汙染的類型:空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物汙染、噪音汙染和電磁波汙染。最突出的是空氣汙染和水汙染。

保護環境:6月5日,世界環境日。作為壹名中學生,要做到環保:不亂扔垃圾,節約紙張,節約水電。

全球主要環境汙染問題:全球變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和土地荒漠化。

第二十六章保持藍天碧水

1.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地球上有500多萬種生命,已知的有200多萬種。

2.生物多樣性危機:入侵物種擾亂食物鏈,森林砍伐導致棲息地喪失。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依法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采取遷地保護措施,通過人工繁育、栽培、人工繁殖等方式搶救瀕危物種。

最好的辦法是建立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青海湖鳥島自然保護區-鳥類,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丹頂鶴。

4.自然資源的分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更新;不可再生

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應該是:節約資源,合理開發,註重再生,防止汙染破壞生物資源(探索清潔能源,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杜絕汙染物隨意排放)

5.建設美好家園主要包括: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城市。

生態農業不僅能充分利用空間、太陽能和土壤資源,還能促進生態系統中能量和物質的運轉和利用,提高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率。提高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率是區別於普通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

  • 上一篇:心血管醫學論文
  • 下一篇:普通外科護士個人年度工作計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