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請問這幅圖是什麽水果?

請問這幅圖是什麽水果?

酸角(學名:Tamarindus indica),又名酸豆、羅望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酸果、麻夯、甜木罕、透血圖、亞洲人參果。桑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喬木,酸角屬屬於豆科。為單種屬,僅有 1 種,分甜型和酸型兩種,是酸角糕的主要原料。樹體高大,樹幹粗糙,枝葉稀疏,枝上掛著壹串串、壹嘟嘟褐色、彎曲、鉤狀的豆莢。

酸角喜熱氣候,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8?C-24?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雲南金沙江、怒江、元江幹熱河谷及西雙版納壹帶,海拔50~1350米的地區熱性好。川滇兩省境內的金沙江幹熱河谷是我國酸角的主產區,年產酸角 100 噸,產量、質量、風味均優於省內其他地區。其木材心材黑紅堅硬,邊材黃白柔軟,素有 "東方神樹 "之稱。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酸角

別名

桐夏土、桐鄉、木罕、滿木、羅望子、酸粽、酸豆、甜木幹。

植物學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花被亞綱弓形花科

薔薇目

亞目

亞目薔薇科

蘿藦科

亞科

雲果亞科Caesalpinioideae

羅望子屬

異名

Tamarindus indica

分布地區

雲南、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

目錄

1品種分類

2形態特征

3生長環境

4分布範圍

5繁殖方法

6栽培技術

7病蟲害防治

8主要價值

折疊編輯本段 品種分類

酸角

雲南酸角可分為酸角(馬蹄形果實)、酸角(馬蹄形果實)和酸角(馬蹄形果實)。果實形狀)、中甜角(果實形狀類似泥鰍,又稱泥鰍酸角)、甜角(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景洪、猛海、猛臘、思茅地區)。其中甜角深受食者喜愛。其資源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馬蹄酸角:莢果馬蹄形,略扁,味酸,產量高。

泥鰍酸角:樹高,莢形似泥鰍,味較甜,產量較低。

米易腌角:樹高,莢半彎曲,肉厚,味甜,結果早,產量高。

口味分類:酸角從口味分類可分為,甜、甜酸、酸三種。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酸角樹,高10-15(-25)米,胸徑30-50(-90)厘米;樹皮深灰色,不規則縱裂。小葉小,長圓形,長1.3-2.8厘米,寬5-9毫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圓形偏斜,無毛。

花黃色或雜色,有紫紅色條紋,為數不多;總花梗和花梗被黃綠色短柔毛;小苞片2,長約1厘米,花前緊緊包住花蕾;萼筒長約7毫米,萼片上有壹小孔。7毫米,裂片披針形長圓形,長約1.2厘米,花後反折;花瓣倒卵形,與萼裂片近等長,邊緣波狀,折疊;雄蕊1.2-1.5厘米,近基部具柔毛 雄蕊1.2-1.5厘米,近基部具柔毛;花絲分開的部分長約7毫米,花藥橢圓形。花藥橢圓形,2.5毫米;子房圓柱狀,長約8毫米,稍彎曲,有毛。

莢果圓柱狀長圓形,膨脹,帶褐色,長5-14厘米,直或彎曲拱起,通常不規則縊縮;種子3-14粒,褐色,發亮。花期5-8月;果期翌年12-5月。

酸角是果莢的果肉,呈棕黑色,十年生長,十年開花,十年結果,可謂奇葩。[1]

折疊編輯生長環境

酸角樹耐旱、喜光,適宜炎熱氣候,屬陽性樹種。生存環境按氣候類型分屬熱帶和南亞熱帶,分布區積溫在60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18-24℃,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0-15~C、極端最低氣溫在 3 攝氏度以上,年降水量低則 540 毫米(雲南元謀),高則在 1200 毫米以上(西雙版納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幹熱河谷地區生長良好。在間歇性幹旱地區也能生長良好,但在全年有降水的濕熱地區則不耐幹旱,甚至無法生長。對霜凍敏感。在貧瘠的半幹旱山坡甚至貧瘠土壤上的石質地生長良好。雖然它喜歡酸性土壤,但也能適應堿性土壤,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得更好。酸角是壹種深根性樹種,根系發達,根瘤菌發達。其樹身粗壯,枝條柔軟,很少受強風影響,是真正的抗颶風樹種,比較適合生長在幹燥的熱帶草原和排水良好的季風地區。主幹短小,樹冠呈傘狀,空氣可在葉間自由流動。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又名羅望子、酸豆、酸粽子、酸梅、九層皮果、德瑪漢姆(元江傣語)、透血香(雲南話),屬豆科(豆科)羅望子屬(Tamarindus),適於幹熱山谷種植,是壹種可食可藥的常綠喬木。壹種既可食用又可入藥的常綠樹種。原產於非洲熱帶草原,古代阿拉伯人將其引入亞洲,繼印度之後傳入中國。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自治區)南部和海南、臺灣等地,生於海拔不超過1400米的幹坡草地、幹熱河谷、庭院和海邊。酸角在廣州交易會上引起了國外客商的關註和詢問。

全世界酸角的主要產地在亞洲。印度、斯裏蘭卡和東南亞國家均有栽培,主要生長在熱量條件好、雨量充沛、海拔不超過1500米的幹燥山坡。在美洲,酸角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和美國的幹熱地區。在非洲,酸角主要分布在埃及、埃塞俄比亞、南非、萊索托、肯尼亞、尼日利亞、喀麥隆、蘇丹等國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中。

南非和埃塞俄比亞的數量相對較多。歐洲酸角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斜坡、荒山坡上。在大洋洲,酸角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斐濟等國。

折疊編輯繁殖方法

折疊種子繁殖

播種法:用種子繁殖,果實成熟采收後,去掉果肉,取出種子,洗凈稍晾幹後播種或貯藏。每公斤種子有 1500 至 1700 粒,發芽率可達 95%。隨采隨播,2 月至 3 月播種。種子較硬,播種前用溫水浸泡1至2天,待種子吸水膨脹後,條播或點播,播後5至6天開始發芽,20天後基本出苗。幼苗出土後初期生長迅速,生長1個月後平均苗高15~20cm,根深10~15cm,根寬5cm×5em,在此期間,幼苗需稍加遮蔭。5 ~ 6 個月後,苗高達 50cm 左右時,即可出圃定植。雨季定植選擇生長3個月、苗高30cm左右的幼苗。四旁定植選用 1 年生苗。也可秋季播種,春季栽植。造林前整片、整地,在雨季挖穴點播、栽植,行株距2m×5m,每穴播種2~3粒,造林後嚴禁放牧。

註意事項:播種時可取出種子用60~70攝氏度的溫水浸泡,待水溫自然冷卻後,再浸泡5~6天,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後待表面泛白後按1:4的比例澆比含水量5%的幹凈細河沙分層拌堆催芽,沙床應保持濕潤。種子發芽後3~4天露白即可播種,胚根不能過長,以免播種困難播種後經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並及時清除雜草。苗期避免陽光直射。5 月育苗苗床應搭設 1.5 個以上遮陽網,3 月育苗不搭遮陽網。苗高 250px 可趟 20%稀人糞尿,新芽成熟後 15 天噴 0.2%~0.4%磷酸二氫鉀,15 天~20 天追肥壹次。防治病害可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白粉病可加銹病靈。兩個月後苗木長到樹冠,莖粗10px左右即可移到大田定植,苗期過長,根系過多,苗木易傷根,影響成活率,最好是當年7月定植,8月補植,力求整個果園幼樹生長整齊。

折疊嫁接苗

嫁接苗在育苗的基礎上,采用營養袋播種。即第壹年培育營養袋實生苗,第二年3月中下旬在地徑20px以上時嫁接。嫁接采用常規劈接法,接穗取自上年的甜角或甜酸型酸角,在秋季枝條的中上部,接穗留2-3個芽,嫁接速度要快,嫁接後接穗連同整個嫁接部位需用薄膜包裹,並采取前接、接後澆水和遮陽網措頂覆蓋保濕措施嫁接15-20天後,接穗芽體萌發,在萌發部位及時破膜褥芽,加強肥水管理,壹般嫁接成活率可達80%以上。到7月中上旬苗高達25-750px時當年即可出圃定植。嫁接苗能保持優良品種的特性。定植後第二年試花坐果率達50%以上,應用推廣價值較高。但嫁接繁殖苗藝術前期生長冠幅相對較小。

合理密植,適時定植:羅望子根系對幹旱環境的適應性根冠比是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指標之壹,是植物光合產物分布的重要表現J.在自然環境中,環境因子的脅迫作用往往限制了植物生長的分布格局,對光照、養分、水分的競爭是決定生物量分布的重要因素J.從不同水分條件下羅望子的根冠比結果可以看出。從不同水分條件下羅望子根冠比結果來看,羅望子根冠比大小與土壤含水量成反比,當土壤含水量為8%~10%時,羅望子處於嚴重幹旱脅迫狀態,其根冠比達到62.41%~66.88%,根系非常發達;當土壤含水量為13%~15%和18%~20%時,羅望子仍處於水分脅迫狀態,其根冠比達到53%。

當土壤含水量為13%~15%和18%~20%時,羅望子仍處於水分脅迫狀態,根冠比達到53.12%~60.84%,根系生長仍大於地上部分;當土壤含水量為23%~25%時,羅望子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長基本各占49.66%~51.55%。

上述數據表明,當羅望子受到幹旱脅迫時,其根系會加速生長,以吸收更多的水分來滿足其生理需水。在幹熱河谷,植物根系發達,因此提高吸水功能和能量是適應幹旱環境的基礎。種植密度為6m×6m或6m×8m,每公頃270-225株,種植穴長×寬×深為1.4m×0.7mX1.0m,每穴施農家肥100kg,(鈣、鎂、磷)**** 3kg,磷肥與土混合回填並高出地表10-15cm,待種植後背水浸泡。

折疊編輯栽培技術

折疊施肥管理

幼苗和新梢生長期以施氮肥為主,勤施薄肥促生長。每年3月和7月各施尿素0.05kg,以後逐年增加施肥量至尿素0.2kg+鈣0.5kg。成年樹開花、結果消耗大量養分,施肥量要重。根據酸角生長發育特點,以尿素攻秋,配合施適量復合肥或鈣肥壯果,在7-8月果實膨大期前,每株以尿素0.5kg+鈣1.5kg下施。施肥時間:位於熱河谷地區的應在雨季施肥,有利於肥料的吸收,增強樹體的抗旱能力。

折枝整形修剪

酸角樹樹體高大,不利於管理,因此應進行樹冠矮化。修剪從幼樹開始,第1年或第2年剪去下部的徒長枝、密生枝和纖細枝,留下壹到兩個主幹。酸角喜光、喜溫,光照充足,營養生長旺盛,結果率高。當主幹高度為0.7~1.0m時短截,留1級主枝3~5個分枝,2級主枝距1級主枝0.7~1.0m,以後逐級減少,促使多級分枝不斷使樹冠擴大。成年樹修剪在果實采收後、春季萌芽前進行,疏除枯枝、密生枝、交叉枝和弱枝,使樹體中心開張,保持樹勢健壯,培養良好的結果母枝。

折樹盤覆土

酸角栽植2年後必須進行挖擴,引導根系向縱深擴展,這對山區和土壤貧瘠的果園尤為重要,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環節。每年除草 2~3 次,分別在 7 月和 l1 月進行。進入旱季的11月和4月中耕除草後,用雜草覆蓋,厚度在20cm以上,可有效減少地表水分蒸發,抗旱保溫。

折苗造林

2-3月育苗。播種前,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1~2天,待種子膨脹後,條播或點播,播後5天左右開始發芽,20天後芽基本齊全。出苗後幾天內幼苗生長迅速,1 個月後平均高度可達 15 ~ 20 厘米,根深 10 厘米以上,根寬 5 厘米×5 厘米,在此期間幼苗應稍加遮蔭。5 ~ 6 個月後苗高可達 50 厘米,可在 8 ~ 9 月移栽,翌年雨季栽植較好,春季換葉時也可栽植。也可在雨季過後開始直播造林,每塘投放 2 ~ 3 粒種子,發芽率高達 95%,1 個月後苗高達 5 ~ 13 厘米,但直播苗後期比育苗生長慢。因家畜喜食其葉,造林後要加強管理。[2]

折疊編輯本段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白粉病、葉斑病用15%白粉菌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70%滅幼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藍綠象鼻蟲、綠龜、食葉毛蟲用40%草酸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殺滅。1000 倍液噴霧。酸角5年或6年早果,10~15年結果,20~30年單株產果50~100kg,高產者可達300~500kg/株。如加強管理,采用園藝栽培技術進行嫁接、修剪,控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防治病蟲害,每公頃可產果 7500 ~ 12000kg,後期可高達 15 ~ 22.5t。5t.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價值

折疊酸角的營養

東南亞廚師不僅把羅望子(酸角)做成菜肴,它也是壹種果實的主要價值。為了增強風味,它也是壹種水果。外用時,羅望子(酸角)的多糖(酶和果酸、維生素 C 等)具有很好的避光保護作用,有點像木瓜或菠蘿,能保護免疫反應不受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輻射造成的免疫抑制,使其最大限度地保護皮膚的免疫系統,進而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傳統做法:這種豆莢狀水果的新鮮果肉可直接用於皮膚按摩(無需烹飪),並在皮膚上停留幾分鐘。或者將果肉打碎,加水和蜂蜜,做成面膜使用。

折合經濟價值

羅望子樹易栽種、易管理,凡溫帶地區均適宜種植,第四年開始結果,可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樹。酸豆樹渾身是寶,果實可制成 "酸豆汁 "高級飲料,根、葉、花、皮、核均可配制藥物,其果肉有較大的藥用和保健價值。但是,目前對酸豆的開發利用還處於初級階段,對酸豆的利用也僅限於酸豆汁的生產。

與國外相比,酸豆的價值遠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酸豆籽仁含澱粉高達63%,在工業上可用於彩印、紙張上光、塑料加工和瓷磚、木材粘合,用酸豆籽粉代替玉米澱粉,成本可節約3成。

折合食用價值

酸豆角果肉富含還原糖、有機酸、果酸、礦物質(鈣、鉀、磷較多,鎂、鋅較少)、維生素和89種芳香物質及多種色素,此外還有蛋白質、脂肪等。種子占果實的 30%,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灰分、單寧等物質。

果肉除直接生食外,還可加工生產營養豐富、風味特殊、酸甜可口的高級飲料和食品,如果汁、果凍、果糖、果醬和濃縮果汁、果粉、果脯等。濃縮果汁用於配制生產果汁,果粉用於生產多糖食品,而種子胚乳則加工制成多糖產品。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消食化積。

  • 上一篇:明天是65438+10月17常州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所在地…
  • 下一篇:八百裏評論五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