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介紹化州特產

介紹化州特產

橘 紅

化州古時荒涼的地方,瘴氣多,民眾多患痰飲。相傳有羅辯者,憐憫民眾苦困,種橘於“石龍”城內,所產橘紅,消痰化飲有神效。明、清間,州人在州城建“華嚴庵”紀念羅辯,庵門楹聯雲:“韻事憶當年,橘樹千株經手植;仙蹤留此地,茅庵壹所寄身棲”。明萬歷年間(約於1600)編纂的《高州府誌》“藥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紅的記載。清乾隆、道光版《化州誌》對化州橘紅的記述,除有傳說、藥效、價值、辨偽、土壤、氣候、種護、采集、加工、上貢、產地及標圖外,還有大量歌頌化州橘紅的詩文。

清代中葉,全縣種植橘紅300多畝(約1萬多棵)。清末民初,因戰火頻仍,加之當局只顧索取,不問生產,橘紅受損更大,至1949年,全縣僅存30多畝(約2000余棵)。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於50年代撥出專款,以復蘇舊橘園,開辟新產區。1962年成立縣橘紅生產辦公室,並委托藥材公司主管橘經生產、加工和收購銷售,橘紅面積逐年擴大,70年代初,全縣橘紅發展至3000多畝,1985年增至8500畝(約17萬棵)。縣人民政府又組織了中藥學行家對化州橘紅進行系列的研究。為挖掘地方生產優勢,1987年賴家園橘紅制品廠擴建為中藥廠,職工由原20多人增至100多人,生產橘紅系統藥品,進壹步發揮橘紅在醫藥上的作用。1988年該廠批量生產橘紅系列藥品。

榕樹茶

榕樹茶又名琉璃茶,因產於古官道榕樹圩附近而得名。有說榕樹茶條細嫩,葉色綠翠,形態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樹茶產地琉璃茶(明崇禎年間州守趙仕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見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樹茶,其味特別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樹茶入口甘潤,飲之不僅生津止渴、且能驅風化痰,消滯開胃。此茶始種於明末,至今有300多年歷史,相傳明末,清初有壹清官司因避權奸追輯,出逃到此,削發為僧,化名善果,隱居於琉璃庵內,他於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泡琉璃茶,款待過往人。由於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書能文,因而四方官紳名士以到琉璃庵飲茶賦詩為時尚,題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觀察使葉申萬吟有“茗飲壹盞賽新羅”之佳句。名士謝桂垣茶罷乘興作詩雲:“峰回路轉得茶庵,來試名泉壹勺甘;絕似惠山風味好,嶺南真不減江南。”名人飲名茶,相得益彰,榕樹茶由蜚聲。

南盛沙姜

沙姜為壹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屬黑泥田,含碳質多,松軟疏水,宜於沙姜生長。

南盛沙姜呈褐色,略帶光澤,經曬不癟,皮薄肉厚,質脆肉嫩,味辛辣帶甜,含姜辣素高,具有化痰行氣,消食開胃,健脾消水去濕和防疫等功效。據父老傳說,清光緒年間,化州及鄰縣瘟流行,南盛壹帶村民食沙姜以防,得免疫病,四境賴以安寧。此外,南盛水姜與本地名肴“白切雞”伴食,香而不膩,饒有風味。酒樓飯莊及居民家庭估白切雞均以沙姜作主要佐料,相沿成習。又本地廚師調味用的香料粉,多以南盛沙姜作配料,菜肴特別美味可口。

南盛種沙姜有200多年歷史,始種地蒲山,當時僅數十畝。以後,沙姜的應用日廣。不僅可作調味品,還可作藥漢病,種植面積遂不斷擴大,清末發展到500多畝。民國期間。南盛沙姜的種植面積由蒲山擴展到謝村、山尾和樂塘壹帶,年種姜千余畝。每逢沙姜(幹姜片)上市季節,南盛圩不少商號壹秤收購,運往廣西、雲南和華中、華北等地銷售。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沙姜生產,總結交流種姜經驗,推廣沙姜良種。同時,商業部門設點收購,促進了沙姜的發展,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公社年種植沙姜3000畝左右,畝產高達2噸。以後,隨著南盛引鑒水利工程的興修和配套完善,夏季積水田多,不利沙姜的生產,再加上當時出現“重糧輕錢”的傾向,以致沙姜種植面積下降。1988年全區(鎮)種姜在200畝左右,總產300多噸。

笪橋黃瓜

笪橋農民種植黃瓜歷史悠久,量制成瓜幹,則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橋黃瓜,以產地得名,始種地是中村、留村,以後陸續發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筆、禾倉角、塵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瑤埇等地。新中國成立後,笪橋黃瓜得到進壹步的發展,除舊產區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外,相鄰的良光區(鎮)豺嶺、龍秀、落底、齋塘坡和出拔等地也有種植。50年代至70年代,笪橋每年種植黃瓜100多畝,制成瓜幹15噸左右。1981年農村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在經營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同時黃瓜幹的銷路日廣,因而笪橋黃瓜發展較快,每年種植400~500畝,制成瓜幹60多噸。1988年笪橋橋鎮政府為了提高黃瓜的質量,興建了黃瓜制品廠,是年全鎮黃瓜幹產值達100多萬元。

笪橋黃瓜有甜瓜、黃瓜、米瓜和蛇瓜4個品種。這些瓜經過細致加工腌制成的瓜幹,色澤金黃,淡甜,鮮脆可口,久貯不壞。黃瓜幹與瘦肉加上冬茹、蠔豉,剁成肉餅,美味可口,饒有風味;將陳年瓜幹合老米熬成稀飯,可治慢性腹瀉及痢疾;以酸醋、生姜作佐料,把瓜幹同豬蹄或生雞壹起熬湯,是產婦的精良食品,既消食開胃,又去淤生新。因此,人們往往把笪橋黃瓜當作送禮佳品,贈送親朋摯友。故此,笪橋黃瓜幹遠銷廣州、深圳、珠海、海口、三亞、湛江、南寧、北海和香港、澳門等大中誌市,且銷售量日益增大,經久不衰。

尖崗粘米

尖崗粘米是晚造品種,因產於麗崗鎮尖崗嶺(又名麗山)周圍的尖崗、赤坎、麗崗、麗冊和低坑等壹帶而得名。

相傳尖崗粘米始於清初。清末,民國期間種植在2000畝左右,畝產0.14噸。尖崗粘稻產地山清水秀,耕地屬沙泥田,過去當地農民慣用骨(豬、牛骨)粉培育身苗,因此所產的粘稻,米粒細長,米質透明,無白肚,煮熟時無粘合,耐煮,味道清香,爽口滑喉,為富豪之家所喜。民國期間,尖崗粘米多銷往廣州、廣州灣(今湛江市)、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

新中國成立後,農村逐步推廣水稻高產良種,而尖崗粘稻產量低,價格不高,易染稻瘟病,故種植面積逐年減少。80年代初,全鎮僅種百余畝。80年代中後期,隨著城市人民生活的改善,對主食日益求精,尖崗粘稻種植面積有擴大趨勢,1988年全鎮種植尖崗粘稻面積200畝左右。

中垌豬

中垌豬以產於中垌而得名,它是省內良種豬之壹,是本縣農家養豬的主要品種。相傳中垌豬始養於明末,清代中葉,中垌豬發展到3000多頭/年。民國後期增至6000多頭/年,其中母豬300多頭。新中國成立後,中垌豬得到較大的發展。1963年省農業廳在本縣中垌公社設中垌生豬育種輔導站,主管中垌豬種的提純推優工作。此後,中垌豬逐年增殖,1979年增至3萬多頭,其中母豬2000頭;1985年增至8.4萬多頭,其中母豬將近4000頭;1988年增至8.8萬頭。

中垌豬具有早熟、肚兜大、粗食、快長、易肥、皮薄、肉嫩、矮腳易圈和母豬產仔多等特點。據1985年編印的《化州縣農業生產規劃報告集》記述:中垌豬在通常的饅頭和管理下,豬苗65天脫奶,重為10公斤。肉豬增重高峰期為7~9月齡,育肥至11~12月齡,體重可達100~120公斤。中垌母豬平均每胎產10.8頭,與高州黃塘豬、徐聞細骨豬、海南文昌豬、粵北梅花豬、普寧流沙豬種比較,24月齡母豬產仔數多1~2頭,仔豬平均日增重0.1~0.2公斤。中垌圩豬行是中垌豬苗的集散地,每逢圩期,四鄉養豬戶前往購買豬苗者絡繹不絕。中垌豬全市多數地方也有養殖。此外,相鄰的高州、茂南、廉江以及廣西的陸川等縣(區)亦有飼養。1988年縣畜牧局下屬豬場,以中垌種豬與外地黑白良種豬雜交,繁殖新壹代品種,供各地農民飼養。

平定沙司雞

平定沙司雞又名屋角雞,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遷建於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雞是本地的名優雞種,在粵桂邊境素享盛名。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所管轄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錯,蟲蟻魚蝦多,野雞特別多。野雞經過人工飼養,逐漸馴化為家雞,取名為沙司雞。

沙司雞始養於平定,後陸續發展到蘭山、文樓等地。此雞具有“五黃”(毛、皮、肉、腳、嘴均黃)健脾胃,強筋骨和活血絡。據傳說,道光年間,巡檢司段玉成重修衙城,落成時舉行“百雞宴”,四方食客雲集。宴罷,有位雅士留下“百珍皆作賤,貪箸沙司雞”的名句。從此,平定沙司雞便名噪兩廣。改革開放後,1988年平定鎮有些養雞專業戶和縣水產畜牧局屬下的南盛畜牧場對平定沙司雞不斷進行提純推優工作,進壹步提高沙司雞的質量,沙司雞隨著人民生活的需要也遠銷省內外市場。

  •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 下一篇:安慰和鼓勵病人戰勝疾病的話語。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