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主要脈絡如下:
3年前,內蒙古患癌女童周洋的父親周二力在權健公司人員的勸說下,讓女兒放棄化療,轉而服用權健公司的抗癌產品,最終導致女孩病情惡化身亡。
權健公司的負離子衛生巾、1000多元壹雙的天價保健鞋墊等新奇產品,以及遭人質疑的火療技術,壹同構築了權健公司每年近200億元的保健帝國。
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截圖↑
文章壹經發布,迅速引發了權健與丁香醫生的“論戰”。
權健:文章不實,要求撤稿 26日淩晨,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即權健)發表聲明,稱該文不實,指責丁香醫生“利用從互聯網搜集的不實信息,對權健進行誹謗中傷”,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權健的聲明中強調“權健從未官方宣傳為其治愈的相關消息”;丁香醫生堅持表示,他們的證據來自多個方面,是交叉印證過的。
“權健事件”引起了公眾廣泛關註,27日,有關部門陸續介入調查。
天津市委、市政府責成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市衛健委和武清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網民關註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核實。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總局正在了解權健產品相關情況,調查清楚事實後再進行下壹步工作。
周洋放棄正規治療最終離世,到底和權健公司有沒有直接關系?權健公司有沒有利用周洋推出過虛假宣傳?它的專利療法和產品到底安全嗎?
丁香醫生的文章集中了公眾的註意力,但事實與真相到底如何,還有待監管部門的介入和權威調查。
無論“權健”走向何方,無法否認的是,還有很多沒有被曝光的“權健”藏在我們身邊。
如果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不要買”“他們是騙人的”這種勸誡,總是顯得蒼白而無力。
怎樣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遠離不靠譜的保健品?《生命時報》采訪多領域專家,幫妳煉就壹雙火眼金睛。
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 徐華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胡肇衡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尤長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 張征
中國註冊營養師 谷傳玲
保健品只有這27種功效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
目前,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類, 超出這些功能之外的,都屬於虛假宣傳。
1.增強免疫力;
2. 輔助降血脂;
3. 輔助降血糖;
4. 抗氧化;
5. 輔助改善記憶;
6. 緩解視疲勞;
7. 促進排鉛;
8. 清咽;
9. 輔助降血壓;
10. 改善睡眠;
11. 促進泌乳;
12. 緩解體力疲勞;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
14. 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
15. 減肥;
16. 改善生長發育;
17. 增加骨密度;
18. 改善營養性貧血;
19. 對化學肝損傷有輔助保護;
20. 祛痤瘡;
21. 祛黃褐斑;
22. 改善皮膚水分;
23. 改善皮膚油分;
24. 調節腸道菌群;
25. 促進消化;
26. 通便;
27. 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
這些功效壹定是騙人的
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報紙上,銷售人員或所謂“病友”的口述中,宣稱有以下5種功效的保健食品,毫無疑問是騙人的。
抗癌
保健品沒經過大型臨床試驗,不能說有抗癌作用。
癌癥患者壹定要去醫院進行正規治療,防癌要從均衡飲食、規律鍛煉和樂觀心態做起,靠吃保健品防癌、抗癌不靠譜。
治療慢性病
很多慢性病在醫學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根本不可能通過保健品治愈。
27個保健功能中,針對慢性病的說法都帶有“輔助”二字,不能用保健品替代藥物治療。
調節身體酸堿度
“酸堿體質”是偽科學,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改變,自身酸堿度永遠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不需要調節,保健品也調節不了。
清除血液垃圾
如果肝、腎功能出現嚴重障礙,需反復使用血液透析凈化儀治療,壹般藥物治療都力所不及,通過吃保健品更無能為力。
增高
生長發育需要營養和生長激素的刺激,但生長激素目前尚無口服制劑。有些增高保健品如含有性激素,有引起性早熟的可能,反而加速骨骺閉合,影響長高。
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宣傳海報,提示消費者: 凡聲稱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未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保健品,壹律不要購買 。
3個方法繞開保健品“陷阱”
我國每年營養保健品的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占了五成以上。
很多不法商家鋌而走險,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對稱、認知能力較弱的特點,虛假宣傳,設置各種陷阱。
繪圖:生命時報 靳豐華
在購買保健食品時,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加以辨別:
看批號
看批準文號,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機構官網查詢該批號,核對產品真假。
查機構
號稱有某權威機構認證,消費者可以上網搜索是否存在這個相關機構。國家規定,醫藥廣告不能假借國家機關名義,也不能利用醫生或患者的形象做證明。
警惕虛假宣傳
保健品是健字號和食字號的產品,不能宣傳療效和適應癥,否則就是虛假宣傳。
用“百分百根治”、“絕不復發”等絕對化的語言誇大宣傳的,要謹慎。
某某院士強烈推薦,壹定是虛假廣告,因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明令禁止院士代言產品。
怎樣買到“合格”保健品?
營養素不能代替膳食維護人體健康。多數臨床試驗並沒發現補充營養素對某些慢性病有預防作用,過量補充反而產生傷害。
如果因為疾病或飲食偏好,導致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需要購買保健品,壹定要先弄清下面幾件事。
1
了解身體狀況和飲食習慣
不喝奶的老年人,可以適當通過鈣片和維生素D補鈣;長期素食的人,可以買些鐵劑和蛋白粉;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可以咨詢醫生或藥師後,購買魚油。
2
藥材最好不要選
壹個人的體質是否適合服用人參、西洋參、鹿茸等藥材,需要中醫問診後確定。
不清楚自己(或長輩)體質是否適合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買這些補品。
3
營養素含量不是越高越好
缺什麽補什麽,同時不要過量補。
國內的保健品比較保守,按照建議的劑量服用即可;國外的保健品營養素含量可能較大,如通過飲食只能獲得某種營養素推薦量的1/4,應選擇每日攝入量百分比為75%的保健品。
4
天然提取不比人工合成的效果好
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化學結構差別不大,吸收利用率也差不多。上百塊錢壹瓶和幾塊錢壹瓶的維生素C,效果沒有什麽差異。
5
有些保健品不值得購買
壹些保健品中的營養,完全可以通過普通食物獲得,比如阿膠、燕窩、蜂蜜。
阿膠和燕窩主要含有的蛋白質完全可以通過肉蛋奶來獲取;
蜂蜜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在水果中都存在。
提示:
保健品應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認準藍色草帽標誌。仔細閱讀保健品標簽說明書,註意用法及用量、保質期等信息。
如遇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可撥打12331熱線電話投訴舉報。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願,更是老年人追求的晚年目標。
面對尚不完善的保健品市場,除了消費者需要擦亮雙眼之外,國家相關部門應當采取更為嚴格的標準,加大監管力度、把握廣告尺度,才能讓違法者畏懼、逾矩者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