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裏,寫人寫事最重要。壹般來說,寫人和寫事是分不開的,因為思想道德不是空洞的,必須通過寫主角的具體事情來表現。寫事也離不開寫人,因為事的發生發展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事是人做的,所以寫事離不開寫人。但就壹篇文章而言,是屬於寫作的敘事,還是屬於作者的敘事,還是可以從寫作對象和寫作目的的角度來區分的。
寫關於事件的文章是敘述和描述的對象,旨在揭示事件的本質及其對人和社會的意義;寫人民文章是以人民為寫作對象,以表現人物的品質特征為目的。簡單來說,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集中在事件的思想意義上,可以說是壹部以寫事情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集中在主角的思想道德上,可以說是壹部以寫人為主的作品。
課文《再見,親愛的人》屬於寫記敘文。文章敘述了誌願軍戰士從朝鮮返回時,在車站與阿曼尼、嫂子、小金花等人告別的情景。當我和阿曼尼告別的時候,我回憶了三件事:第壹,姑姑幾夜不睡,給誌願者洗衣服,縫補衣服;二是在壹次抗戰中,他冒著大炮水給誌願軍送糕點,回來時暈倒在路邊;第三,敵機轟炸時,她為了搶救正在家中休養的受傷誌願軍,失去了唯壹的小孫子。為了告別蕭金華,作家敘述了這樣壹件事:為了救偵察兵老王,蕭金華冒著生命危險和母親壹起潛入敵占區,老王獲救,母親卻犧牲了。和小姑告別的時候,我也講了壹件事:為了讓誌願者們吃到菜,小姑上山挖野菜。後山的野菜都挖完了,她去前線最危險的地方挖。結果,她被敵人的炮彈炸傷,成了殘廢。文章雖然寫了幾個人物,但文章的寫作對象是物而不是人。阿曼尼、大嫂和小金花是朝鮮老年人、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代表。通過寫這些具體的例子,文章展示了朝鮮人民對誌願者的友誼,歌頌了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
課文《小桑迪》是記敘文。這篇文章寫了壹個以賣火柴為生的男孩的故事。不幸的是,他的腿被馬車打斷了,悲慘地死去了。小桑迪是故事的中心。文章通過寫他身受重傷躺在病床上,把弟弟利比送回我身邊,臨死前為弟弟未來的生活擔憂等細節,展現了他的誠實和善良。這篇文章敘述人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思想品質,所以是壹部關於人的作品。
區分寫記敘文和寫記敘文,有時可以從題目中找到特點。壹般來說,有人物名字的文章大多是人寫的,比如黃繼光、江姐、我叔魯迅。還有《爸爸的白發》、《難忘的眼睛》、《光榮榜》等與人物關系密切的東西。這些話題與人物的表現息息相關,所以也是寫人的。而寫文章的題目往往是由事物和活動的名稱和意義來命題的,比如老師宣布考試成績的時候,記得壹次運動會,記得集體的溫暖。
結構
壹,敘事的壹般結構
文章的結構是指文章內容的組織和安排,包括開頭和結尾、段落和層次、過渡和引用等。他們在文章結構的整體設計中承擔不同的任務。
(壹)開頭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壹半”,壹篇文章的開頭很重要。有了好的開頭,文章不僅能帶動整篇文章,使其順利展開,還能抓住讀者,使其引人入勝。在這裏,我想給妳介紹幾種常用的打開敘述的方法:
(1)解釋事件基本要素的敘述方法
《浪間》壹開頭就說明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1945年8月28日。
壹大早,從梁青山往下看,我看到許多人沿著山路向東門外的機場走去。"
(2)開門見山,揭示主題。
在《回來》這篇文章的開頭,我寫道:“兩年多沒見父親了。我最忘不了的是他的背影。”《白楊禮贊》開篇:“白楊真不凡,我贊美白楊。”這種開頭簡潔直白。看完開頭,馬上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3)環境描寫和渲染氣氛。
《郵路梨花開》開頭描寫自然環境:“山,好大的山!”連綿起伏的藍山比鄰而立,向遠方延伸,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它渲染了哀牢山那種深邃迷茫的氣氛,對後來寫邊塞軍民助人為樂的感人故事起到了反面作用。
《濫打三五鬥》描寫社會環境:“萬盛米行的江碼頭,散落著從鄉下開出來的敞船。船上裝滿了新米;船身被壓得很低,堆在船舷上的樹葉和垃圾被白色油膩的泡沫包圍著,填滿了這艘船和那艘船之間的空隙。”這個描述給人的感覺是船多米多,暗示豐收年。這種豐收景象與農民的經歷和失望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主題。
(4)引人入勝的懸念法。
就是從事件過程或人物經歷中截取最關鍵、最緊張、最吸引人的情節作為文章的開頭,然後依次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或人物的行為經歷。
(5)名言、警句、詩詞的引用。
名言引路,即在開頭引用名言、警句或格言來揭示文章主題,然後以引用的名言、警句、格言為中心組織材料、敘述。
比如《小資的回憶》壹文開篇: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自己的寫照,也是他作為壹個偉大作家的整個人格的體現。……
這裏引用的詩是文章的主題。雖然文章中描述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所有的事情都能從小處看出,體現出詩的精神。
(6)表達寫作目的的動機解釋法
巴金的《念念不忘》描寫了各界人士悼念魯迅的盛況,表達了人們對魯迅的崇敬和懷念。文章開頭就說明了寫作的動機,奠定了文章悲喜交加的情感基調:“朋友,妳要我給妳講壹些那個老人最後的事情。我現在什麽都不想說,也真的什麽都不能說。我只給妳寫了壹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我永遠也忘不了的東西。”說明寫作目的的開頭,多見於使用倒敘手法,回憶往事的文章。
(7)第壹段提問法是在開頭提出壹個問題,然後逐步描述問題。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前三段,構成壹個層次來提出“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問題,從而引出下面的敘述。運用這種手法,需要註意的是,提出的問題必須與文章的題材或主題緊密相關,否則,下面的敘述將無所依托。
文章開頭的寫法有很多種,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在寫作中,有時候不能用單壹的方法,而是幾種方法。用什麽方法開頭,要從文章的整體思路考慮,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通篇安排整體設計,選擇最合適的開頭方法。
(2)結束
和開頭壹樣,文章的結尾也很重要。壹個成功的結尾,可以讓讀者更深入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進壹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結尾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歌唱,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結尾的選擇方法也必須從全局考慮,這樣才能使敘述的事件完整清晰,使文章的結構自始至終有所呼應,從而更好地表達中心,達到寫作的目的。下面是壹些常見的結尾方式。
(1)自然結尾法叫“自然結尾法”,是把內容表達出來後自然地把全文包起來,而不是設計深刻的哲學句子。完全避免了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的結局斷層,顯得簡單、明快、樸實無華。但重視“自然”並不意味著武斷和草率,而是根據文學思想發展的自然趨勢來結束大局。
(2)畫龍點睛
這種結尾方式是在文章的最後,依托全文的內容,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表達清楚,或者在全文即將結束的時候,把寫作意圖解釋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式也被稱為“寫章表誌法”。比如《棗核》結尾寫道:“改變民族不等於改變民族感情,沒有壹個民族像我們這樣對故土如此眷戀。”在《記得壹個紡車》的結尾,我寫道:“與困難作鬥爭是壹種樂趣。——記得壹個紡車。”
有時可以用名言、警句或詩詞來概括全文,這樣的結尾簡潔明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驛道梨花開》的最後壹段,“我看著這群充滿活力的哈尼族姑娘,看著潔白的梨花,不禁想起壹句‘驛道梨花遍地’。”
(3)抒情討論法
以抒情的議論來結束壹篇文章,可以表達作者心中的情緒,激起讀者的情感波瀾,喚起他們* * *的聲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抒情討論結尾的形式多種多樣,這樣的結尾更自由。壹個好的抒情討論結局,必然會帶來真情實感,給讀者以現實感和充分感。比如《記住我的母親》結尾的兩段自然段,就是典型的抒情和議論文結尾。魯迅《故鄉》的結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認為:希望是虛無的,是虛無的。這就像地上的路壹樣;”其實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個論點含蓄而深刻,是壹語雙關。激勵人們勇敢開辟創造新生活的道路,升華全文的思想感情。
(4)首尾呼應法
結尾要和開頭呼應,寫壹個和開頭呼應的句子,不要簡單重復。這種結尾方式是各種文章很常見的收尾方式。這種方法能引起讀者的心理美感,產生壹種自始至終的呼應感和融合感。比如《壹件珍貴的襯衫》以“在我家,有壹件白襯衫,真的很酷。”最後我寫道:“這件珍貴的襯衫我小心翼翼收藏了四年,壹次也沒舍得穿過。”上面提到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的結尾也呼應了文章的開頭。不僅再次回答了“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表達了強烈的情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5)委婉、含蓄、主題。在壹些記敘文的結尾,要提醒讀者同時理解文章的主題,但作者不是用邏輯的方式和直白的語言告訴讀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向讀者暗示。比如楊朔的《荔枝蜜》是這樣的:這天晚上,我做了壹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壹只小蜜蜂。這裏所說的“夢”是壹個象征性的形象。俗話說:白天想,晚上做夢。人們可以從某人的“夢”中推斷出他的“想法”。所以,從這個夢裏,讀者可以了解到作者欣賞和尊重蜜蜂的品質,比如“不為人精,而為人精”,“渺小”,“多麽高貴”,並願意向蜜蜂實踐和學習。而這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但不是作者直接說出來的,而是作者“摸”出來的。
(6)以人物描寫或景物描寫結尾。比如《花市》的結尾寫著:“她微笑著站在百花中,像壹朵花,像壹朵婀娜多姿的蘭花。”作者用“壹朵美麗優雅的蘭花”來比喻女孩美麗的心。
(3)註意層次段落之間的銜接,註意過渡和照應。
段落,又稱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義和結構單位。段落劃分的基本原則是保持內容的單壹和完整。所謂壹體性,就是壹個段落只能表達壹個意思或者壹個矛盾,或者矛盾的壹個方面,或者表達過程的壹個階段,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意思不能混在壹個段落裏。所謂完整,就是壹個意思必須在壹段話裏說清楚完整,壹個意思不能分割成幾段。
層次,也稱結構段或部分,是由段落組成的更大的意義單位和結構單位。常用的排列層次的方法有:平行、遞進、連貫、總分。
所謂過渡,就是把文章中處於相鄰位置的意義不同的段落或層次粘在壹起,使之形成壹個整體,從而服務於表達的主題。壹般來說,在記敘文寫作過程中,當內容需要轉換時,往往會用到過渡元素。請看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壹個例子:我們的軍人對敵人如此殘忍,卻又如此熱愛朝鮮人民,充滿了深厚的國際主義情懷。在寫作中,有時會用壹些詞、句、段來銜接文意,稱為“過渡”。過渡可以用在壹篇文章中幾個平行的事物之間,如文章中三個例子之間的抒情和議論文段落誰是最可愛的人,把具有獨立意義的事物有機地聯系起來。當序列、插值和倒敘在文本中相互轉換時,也使用過渡。比如《壹件小事》第二段從順序變成倒敘,銜接自然緊密。在文章中,改變描述角度時也需要過渡。比如《孔乙己》壹文中,主角悲劇經歷的主體部分有兩個層次,分別寫斷腿前後的孔乙己。這兩個層面之間有這樣壹句過渡的話:“孔乙己這樣讓人快樂,但沒有他,別人也會這樣生活。”這個句子承上啟下,使上下文連貫。
為了使文章內容聯系緊密,結構嚴謹,文章中間或結尾要有說明;後面提到,前面要鋪,這種排列設計叫“照顧”。
常見的引用方式有三種:前後引用、前後引用和標題引用。這三種方法在《小桔燈》壹文中均有舉例說明。
1,首尾照應:開頭寫著“這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春節前壹天下午……”結尾附和:“但從那以後,每年春節...十二年過去了……”
2.標題照顧:在全文中,很多地方都照顧到了標題。比如第五段,買橘子,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小女孩把橘子掰了,做了小橘燈。
3.前後照應:比如第二段對房間陳設的描述中,提到了竹凳和墻上的電話;第三段,寫小女孩坐上凳子想打電話的動作;第2段提到朋友出差,第11段說明朋友回來了。第9段寫小女孩的話“我爸爸壹定會回來的”,第12段呼應“小女孩的爸爸壹定早回來了”。從對《小橘燈》寫作的關照,無壹遺漏,可見作家冰心的寫作功力。正因為如此,文章才細致,結構嚴謹,脈絡清晰。
上面提到的只是敘事結構的基本形式。根據不同文章的具體內容,結構形式也要相應變化,不能千篇壹律,也不能生搬硬套。
第二,創新結構
所謂創新結構,就是在作文結構上打破常用的文章結構,根據自己文章的特點,采用別人不常用的結構,如以下:
1.題字類型。即在作文題目之下,正文之上,引用壹段簡明的名言或精辟的講話,分成單獨的段落作為全文的題記,以突出全文的中心,引導讀者閱讀。
2.後記類型。即在全文正文之後,寫壹些文字作為後記,說明這篇作文的寫作目的、過程和感受,或者補充壹些正文中涉及的相關內容,幫助讀者進壹步理解全文。
3.序數公式。也就是把全文細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相對集中,然後把各個部分按順序排列,數字壹、二、三...或者字母a,b,c...標明順序順序,數字或字母寫在每壹部分正文的中央,使全文的內容和層次壹目了然。
4.字幕風格。即把全文的內容細分為幾大部分,每壹部分都有壹個簡潔的小標題。
命令並突出顯示,讓讀者對全文的全部內容先睹為快。恰當地使用小標題可以使文章有條理。
線纜清晰,層次分明,呈現出對稱醒目的外部結構之美。如作文《我最喜歡的學校》
小標題有三個,分別是:課堂笑聲,師生深情,節日歌曲。它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學校。
花園裏的生活之美抓住了中心,層次分明。字幕的使用使作者的情感表達有了
更大的視覺沖擊力。
5.日記風格。即有意識地選擇幾篇有代表性的日記組成全文的主體部分。這個有點全面。選擇幾個典型片段代表中心。既然是日記,就要註意要寫明時間,要用第壹人稱寫,要獨白寫自己的想法,也要描述。
6.信件。也就是作文是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的。這種形式更有利於傾吐個人感受,清晰表達個人觀點,讀者作為接受者會情不自禁地閱讀全文。這樣作者可以壹下子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容易感染讀者。
7.劇本。壹些考生熟練地運用劇本這壹許多考生還不熟悉的體裁進行構思和寫作,體現了強烈的創新意識。南京考生的劇本《選擇》是佳作。四幕劇《選擇》的開篇以“旁白”為題,隨後的“上學”、“舉報”、“受賄”、“入獄”四幕,展現了主人公王敏從樸實、廉潔到腐敗的過程。雖然時間跨度30年,但矛盾沖突層次分明,反腐倡廉主題鮮明,與作者采用的戲劇形式相契合,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
8.組合概念。群接思想的特點是沒有完整的事件,不同的時空場景蒙太奇組合,形散神聚,結構呈現內在的嚴謹。2002年河北省中考要求以“發現”為題寫壹篇作文,有壹位考生提出了“發現美”的題目。文章主體部分的四段分別以“春”、“夏”、“秋”、“冬”開頭,還叫“啊,好美!”“啊,酷!”“哦,快!”“哦,真好玩!”結尾部分,中間表達了作者對四季的獨特審美感知,構成了鏡頭組合結構,可謂匠心獨運。文末指出“人生的四季也是壹種需要不斷發現的美”,以此升華主題,這是在逐組場景敘事基礎上的邏輯遞進,使全文呈現出壹種工整、動態的結構特征。
9.交心構思。這壹思路的獨到之處在於,全文以第二人稱“妳”為開頭,以與讀者對話、交心的形式進行敘述,給讀者壹種親近的親近感。河北壹考生擬寫“發現自己”,其中42處用“妳”作為稱呼。“發現自己”的美學內涵分“發現自己的人生坐標”、“發現自己的奮鬥動力”、“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三個層次進行闡述。新穎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貼心的呼喚,引起讀者強烈的* * *聲。
如何概括敘述的中心?
敘事的中心意思(或稱“中心思想”)是作者通過敘述,對人和事的書寫所表達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當我們閱讀壹篇記敘文時,我們必須抓住它的中心意思,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篇文章。所以大綱要求“抓住壹個段落的中心”,“理解文章的思想和中心意思”。具體來說,妳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找出關鍵段落和關鍵句子,並分析其表達的功能。
2.在準確劃分文章段落層次的基礎上,理解詳寫和簡寫的關系,分析總結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和概括中心意思的壹般方法。
查看方向
如何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準確概括中心意思的前提是通讀全文(段落),熟悉內容,分析文章所述材料,明確文章(或段落)所述材料是什麽,材料之間有什麽關系,寫這些材料的意義是什麽。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分析文章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窗口,通過標題可以壹窺文章的中心。有些文章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背影》、《從百草園到三潭印月》。透過它,不難探究其中心思想;有些題目巧妙地暗示了中心,比如《郵路梨花》。通過分析其隱喻,可以概括出中心。有些話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比如生命的意義,戰友的信任等等;至於那些只表示敘述對象、範圍或線索的話題,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寫文章常用“點到即止”和“誌在必得”。前者如壹件珍貴的襯衣和挖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的羊倌,如這不是流星,棗石,春天,前進報,是分析此類文章結尾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有效方法。
文章中的抒情句子。壹般來說,在敘事中插入議論抒情的目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表達中心思想,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畫龍點睛的抒情句子,可以順利找到全文的中心。比如《荔枝蜜》:①多可愛的小精靈啊!不要向人要求什麽。它給了人們美好的東西...蜜蜂很小,但蜜蜂是多麽高貴啊!”(2)“他們(農民)是在用勞動構築自己的生活,他們實際上是在釀造蜂蜜——為自己,為他人,也為子孫後代。“如果我們把文章中所有的抒情句子都找出來,就理清了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作者的創作意圖就清晰地展現出來了,尤其是上面引用的兩句話已經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的水平和人物的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隱藏在人物事件或文章的各個部分。只有綜合歸納,才能準確把握中心。比如從《百草園》到《三潭印月》,要先分析總結文章兩部分的內容和中心,再壹起思考。從兩部分的鮮明對比中,可以把握作者對自由學習生活的向往和對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模式的無比厭惡。
5.分析文章中的細節點,研究作者處理細節的意圖,探討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細節安排總是服從於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壹般來說。作者要用筆墨詳細描述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所以,我們往往可以通過分析作者所寫的細節部分,找到並總結文章的中心。但在另壹種情況下,細節描寫只是作者用來表達中心的邊筆,而作者卻用很少的筆墨來表達中心,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作者詳述這件事的意圖,找到這個意圖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比如《夜行靈官峽》詳細描述了繁忙的工地場景,我和蕭承宇的相遇和對話,等等。它以正面的方式描寫了肖成玉,在壹個側面襯托了他的父母(程玉的優秀品質是他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可以概括為這篇文章“表達和歌頌我國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畏艱難、堅守崗位、忘我工作、全心全意為公眾服務的革命精神”的中心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總結敘事的中心,有時需要了解和分析相關的時代背景,了解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麽背景下產生和活動的。比如“七配”,壹定和紅軍長征的背景有關。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挽救火柴的重大意義,才能準確概括紅軍戰士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的中心思想。
動作描寫,即對最有意義、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行為和動作的描寫。人物的行為和動作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具體體現。敘事中對人物行動的描寫,就是在具體事件或事件中寫“怎麽做”。
動作描述的方法。
1.選擇人物的動作,把握特征動作。
主席也舉起了手,舉起了他的深灰色頭盔。把它舉得很慢,像舉很重的東西壹樣,壹點壹點,壹點壹點,直到舉過頭頂,突然手壹揮,停在空中。在海浪之間
2、動作描寫要具體,人物行為要有個性。
老栓連忙摸出了外幣,哆哆嗦嗦地要給他,卻又不敢接他的東西。那人急了,叫道:“妳怕什麽?為什麽不拿!”老舒安還在猶豫;黑衣人搶過燈籠,撕掉紙蓋,包好饅頭,塞上老栓;壹手抓起外幣,捏了捏,轉身。嘴裏哼著,“這個老東西……”醫學
3.選擇準確恰當的動詞,把人物的典型動作和特征行為寫得惟妙惟肖。
有壹篇範文。
父母的政策PK我的對策
因為我最近看電視越來越多,為了防止我近視,我的父母制定了許多關於電視的政策。但我不肯放過好看的漫畫,也根據政策創造了很多對策。政策對策PK賽正式開始...
媽媽的保單第1號:最近角膜發炎,我媽不肯錯過這個機會,借口角膜不能接受輻射,制定了這個保單:
政策是——代表醫生,我媽告訴我:寇宏偉角膜發炎,眼睛需要保養,不能接受輻射攻擊。結果電視、電腦、手機這些有放射性的東西都被沒收了,《小大廚》這部動畫片也看不下去了。再看壹遍的,罰壹天做20次眼保健操。季芹
我的對策第65438號+0:哼!媽媽竟然以我角膜發炎為借口,不讓我看有輻射的電視。呵呵,難為了我。媽媽只是說眼睛不能接觸輻射。她沒有直接說不能看電視,呵呵...
碰巧,我們的科學課正在學習鏡子的反射原理。鏡子可以反射光線,鏡子可以反射影像。鏡子很難反射輻射嗎?哈,我為什麽不用鏡子能反射影像的原理來對付媽媽呢?
“鍋碗瓢盆裏,這可是個大活兒……”寇宏偉利用鏡子的反射原理看電視。
“砰!”關門了。媽媽回來了。去臥室。“又看電視了!兒子,我告訴過妳什麽?電視有輻射,對妳的角膜有害……”“餵,餵,媽,別鬧了,妳沒看見臥室有鏡子是什麽樣子嗎?鏡子不工作會反射輻射嗎?”媽媽無語了。
媽媽的政策二:媽媽的政策壹被我的對策打敗,她自然不肯認輸,開始想辦法。隨著天氣忽冷忽熱,雷雨季節又要來了,媽媽借此機會制定如下政策:
政策是——天氣要運貨,我媽說:因為最近暴雨打雷,不能開任何電器,以免對家用電器造成損壞。這幾天寇宏偉自然是看不了電視了。再看電視,罰他拿出零花錢買個保險。電視壞了,用他的零花錢修。季芹
我的對策二:這個媽媽真會找借口。唉,這個神從來不幫我。哼!我不會放手的!爸爸的手機沒有看電視的功能嗎?為什麽不借呢?
“雖然我只是壹只羊……”寇宏偉用父親手機的電視功能看電視。
媽媽突然回家了。“呃?有電視聲音嗎?兒子,妳為什麽又在看電視?妳沒看見外面在打雷嗎?電視壞了,要賠零花錢……”“嘿,嘿,媽媽,又停下來了。請問手機是家用電器嗎?”媽媽看到我手裏的手機,又無語了...
媽媽政策三:媽媽壹次次被打敗。無奈之下,她只好使出殺手鐧——鎖臥室(電視在爸爸媽媽臥室)。
政策是——在X的寄售下,我媽說:爸爸媽媽的臥室和寇宏偉的臥室壹樣。這是私人房間,未經允許不得進出。嘿嘿,妳想闖進去也進不去,因為它是鎖著的!季芹
我的對策三:喲嗬!用鎖阻止我看電視,我也有對策!
嘿嘿,妳同學的電話我略知壹二,大部分都是電視迷。每天晚上19: 00打壹個電話,學生可以把話筒對準電視音響。雖然沒有畫面,但是聽到聲音,當然腦海裏就浮現出畫面。
政策對對策的風暴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已經能控制看電視的時間了,“聖旨”政策自然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