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生產。進行土地改革,推翻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發展互助合作運動,實現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引導農民組織起來。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基本建設農田水利,改變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推廣農業技術,實行精耕細作,科學種田,使農業生產從半停產狀態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195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比1949年增長78.9%,農產品總產值增長73.9%。1958年農村人民公社化後,農業生產受到 "大躍進"、"大躍進 "的影響。1958年農村人民公社化後,受 "大躍進 "和浮誇風、"***生產風 "的影響,又遇到三年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形成困難時期。1961年,全縣糧食總產比1956年減產49%,農業總產值減產39.5%。經過整風整社,糾正錯誤,調整國民經濟,農業生產在起伏中穩步增長。1965年,全縣糧食總產比1961年增長51.8%,農業總產值增長75.9%。1966年 "文化大革命 "中,農業生產遭到破壞。由於農村幹部和社員抵制幹擾,堅持修整土地,改革耕作制度,推廣應用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農業生產仍保持壹定的發展速度。197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比1965年增長1.8%,農業總產值增長26.4%。"文化大革命 "期間,特別是農業學大寨高潮中,農業體制發生變化,社隊 "窮過渡",生產政策搖擺不定,耕作措施 "壹刀切",片面強調 "以縣為主"片面強調 "以糧為綱",限制多種經營。大量推行大包幹,割 "資本主義尾巴",違背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使農業生產遭受挫折,糧食產量低而不穩。
1978年,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為消除 "左 "的影響,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了糧食大幅度增產、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的發展。從1982年起,全縣糧食總產連續三年超億公斤。1988年糧食總產5187.5萬公斤。1989年糧食總產達5948.5萬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與 1949 年相比,糧食總產增長 195.5%,農業總產值增長 521.6%。糧食生產帶動了畜牧業、副業和農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各類商品基地初具規模,農村面貌大為改觀。
秦代,長武民間開始普及對子女的主人翁教育。大多家教,讀書識字。明萬歷十壹年(1583年),復置彰武縣後,縣衙設教諭、儒學官(學官),並在學街巷修建文廟。清初,縣署設訓導。學宮被焚,僅存正殿。順治、康熙年間重建學宮。有尊經閣、靜宜閣、博文齋、約禮齋、**** 28間。道光三年(1823),設宜山書院,有明倫堂、大雅堂。鄉間開始組織義學、私塾。青年潛心治學者仍寥寥無幾。據《秦絳誌略》記載,彰武 "貲戶少,貧室多"。其貧困的原因就是不讀書。孩童至八九歲,即拾糞、拾柴,其中送學者十無壹二。因此,壹個縣參加童子試的只有百余人。即入交庠,亦多半耕半讀,少有專心力學者。"1905 年,清廷廢除科舉制度。1906 年,縣城內的宜山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民國時期,學校教育逐漸興起。社會賢達,熱心集資辦學,德高望重者均以教書育人為榮,教育事業逐步發展。但設備簡陋,師資匱乏,學生流多,教學質量差,青少年多以粗讀識字為目的。民國二十壹年(1932 年),全縣僅有高中畢業生 15 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縣男女文盲有47914人,占總人口的95%。民國二十九年(1940 年),全縣男女文盲有 40489 人,占總人口的 93%。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時局動蕩,人心浮動,物價昂貴,征兵頻繁,學校教育難以為繼,長期落後。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接管各類學校,廢除舊的訓導制度,整頓和建立新的教學秩序。調整學校布局,培訓教師。對教師隊伍進行思想改造,對學生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堅持德、智、體全面培養學生,進行教學改革,向工農打開校門,動員適齡兒童入學。學校教育堅持以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雙管齊下的方針。入學人數不斷增加,教育質量逐步提高。1958 年,貫徹 "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的方針,教育方向更加明確;1961 年,調整學校布局,精簡師資;1964 年,實行勞教兩制,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鼓勵中小學生參加勞動。1964 年,實行勞動兩制、教育兩制,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小學教育得到普及和發展。"文革 "期間,學校和教師受到沖擊和破壞。教學秩序混亂,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破壞,教育質量急劇下降。中學的外語、歷史和地理壹度被砍掉。主要課程改為政治、農業基礎知識、農田水利、植樹造林和軍事體育。小學則以 "語錄 "和批判性文章為主要教學內容。學制縮短,課程減少,取消考試,隨意推薦升學。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考試制度。平反了冤假錯案,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采取多種形式培訓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以 "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 "為教育目標,改革教育體制,小學改為六年制,中學改為 "三三制"。動員社會力量集資辦學,基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89年,全縣有小學167所,完全小學49所,初級中學14所,單設高中2所。教職工1855人,其中教師1759人。在校學生 24444 人。全縣基本形成了村辦小學、聯村完全小學、鄉鎮初中、縣城高中的普及教育網絡。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均達到教育部頒布的普及初等教育標準,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同時,職業教育和業余教育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各條戰線不斷輸送大批知識人才,帶動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全縣人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1982-1990年,全縣每萬人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8人增加到3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534人增加到632人,文盲、半文盲人數也有所增加;文盲、半文盲人數也大幅度下降。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13所,在校學生34885人;教職工1985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319人。1999年底全面完成兩基達標,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稱號。2000年,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師繼續教育,重視發展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戲曲是民間娛樂的主要形式。"高臺教化",移風易俗。民諺雲:"欲知人間正道是,且與戲劇比高下"。長武演戲,以秦腔為主,兼演弦板、眉戶、道情等。民國初年,縣廟常有岐山、鳳翔等西洋戲班來常武巡演。民國24年(1935年)以後,慶陽 "復興裏 "劇團,西安、鹹陽鄭思的 "益民劇社 "等,每年來長武演出時間較長。還在戴家嶺開辦了學員培訓隊,著名的 "益民二班 "演員有李正華、高登雲等。地方戲以西府調為基礎,融合隴東、關中唱腔形成關中調,具有秦腔、隴湘調的地域特色。抗日戰爭時期,縣城學生和駐軍排演話劇、戲曲和活報劇。從民國三十年(1941 年)起,戲劇演出得到普及和發展。全縣城鄉寺廟、村社建戲樓(樂樓)110座。劇團多為臨時組建,服裝道具不全,文武場簡單,演員 "七緊八慢九停"。演戲時,角色相互替換,男扮女裝,臉譜、服裝難以更換,演出效果無法保證。木偶、皮影唱秦腔,也唱關中弦板腔。簡單易行,省錢省事,深受邊遠山區、小山村歡迎。
解放後,堅持 "文藝為工農兵服務 "的方向,開展戲劇改革活動,整頓演出隊伍,提高藝人待遇,培養新生力量,挖掘、整理、改編傳統劇目,提高演出質量。在社會主義文藝舞臺上,百花齊放。群眾性演出,機關、單位、學校自行安排,農村社區自行協商組織。除業余劇團外,還有皮影班、木偶班、自樂班等。每逢節日慶典、古會、物資交流和夏秋農業豐收後,城鄉都有大戲、小戲,競相輪流演出。1955年全縣有業余劇團29個,活動經常的有亭口、相公、新興堡、柳泉、牛王、朱家、北關、南關、長嶺、洪家、劉家河等村。文化大革命 "期間,取締傳統劇目,推行 "樣板戲",各社文娛活動受到壓抑。1979 年後,民間藝術團陸續恢復,戲劇舞臺逐漸繁榮。進入80年代,由於廣播、電影、電視、歌舞的迅猛發展,人們觀念的更新和變化,商品經濟步伐的加快,致使戲劇陣地受到沖擊,觀眾日漸減少,城鎮演出率急劇下降。特別是年輕人對傳統戲劇缺乏興趣,形成觀眾層代際相傳的現象。1989年,全縣有業余劇團6個,木偶班3個,皮影班8個。文教部門舉辦專業、業余藝術團調演,表彰獎勵先進集體和個人,振興秦腔,為恢復戲劇演出創造條件。 長武縣民間醫療衛生事業歷來落後,缺醫少藥,衛生知識貧乏。解放前,各種傳染病、地方病連年流行,病人求醫無門。城鄉雖有壹些藥店和中醫用中草藥治病,但醫務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西醫引進較晚。福音教會免費提供藥品,但鄉親們並不信任。而且藥價昂貴,看病難。鄉間貧苦百姓,遇有疾病,迷信神鬼,求醫問藥,請巫婆神漢避災驅邪,舍藥治病。拖延病情、聽天由命的人少之又少。民國二十三年(1934 年),縣政府派員參加省防疫訓練班。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鎮設衛生助理員。民國二十八年(1939),始設縣防疫所(戒煙所),有衛生督察員、醫生6人。民國三十壹年(1942),設鎮公共**** 衛生所。民國三十六年(1947 年),全鎮開設私人診所 10 家。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關心人民健康,重視改善醫療衛生條件。1949 年,縣人民政府第三科管理文教衛生行政工作,1950 年 11 月成立縣衛生工作者協會,發展會員 70 人。1956 年縣人民委員會設衛生科,1958 年彰武、柏北、杜克三縣合並後,設文教衛生局。1961 年恢復彰武縣體制,仍設文教衛生局。1961 年恢復彰武縣制,仍設文教衛生局。1970 年,衛生局單設,1989 年,衛生局有幹部 10 人。所屬事業單位有縣醫院、中醫院及各科醫院、鄉(鎮)衛生院。縣級有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藥檢所、衛生學校。衛生系統有行政幹部和醫務工作者352人,其中醫技人員269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22人,醫師91人,內科醫生68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16人,護士65人。縣衛生協會及鄉(鎮)分會有會員 197 人。1989年,縣醫院、芋園鎮衛生院和縣防疫站被評為省、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全縣醫療衛生工作,貫徹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的方針,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加強醫療、防疫、保健機構建設,開展衛生監督監測,推廣計劃免疫、新法接生、婦幼保健。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各項衛生事業不斷發展。1989 年,全縣醫院擁有病床 285 張。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種傳染病得到控制,發病率下降,常見病、多發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地方病和營養不良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民群眾擺脫了精神壓抑和物質貧困,有了穩定的生活環境和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福利、生活條件和環境保護得到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全縣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由解放時的 45 歲提高到 68 歲。1989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省衛生技術人員抽樣調查驗收,全縣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85%以上,符合國際標準。小兒麻痹癥被列為全市免檢縣。全縣80歲以上老人375人。人口死亡率降至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