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烈藥》導讀

《烈藥》導讀

首先,提壹下作者,阿瑟·黑利(1920年--2004年),出生於英格蘭。在國外被譽為著名暢銷書作家、行業小說之王。有人評價: “迄今為止,在寫行業小說這件事上,沒有人能超越阿瑟·黑利” ,在他三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觸及到了醫療、制藥、航空、酒店、汽車、傳媒等多個行業,每本書裏均深刻揭示了只有資深從業者才知曉的核心精髓,那些榮光、那些苦樂、那些堅強、那些無奈,娓娓道來,讓妳欲罷不能、掩卷回味。《最後診斷》和《烈藥》是阿瑟·黑利在醫院和醫藥制造行業方面的經典著作。

《烈藥》以美國制藥工業為大背景,倒敘為始,編年展開,主要描述了女主人翁西莉亞·喬丹從擔任新藥推銷員、業務培訓部副主任到非處方藥、處方藥銷售經理等中層管理崗位,中間被迫的辭職,壹直到最後坐上跨國制藥大公司菲爾丁-羅斯CEO位置的坎坷經歷。 作者阿瑟·黑利將醫藥行業的復雜性描寫得淋漓盡致,揭示了當時美國整個醫藥行業的內幕,深刻的剖析了從藥品研發、臨床研究、審批和上市銷售整個過程中所存在的內部弊病,展示了深刻的行業理解,值得我們醫藥行業研究者學習。

全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以時間為軸,敘事以點帶面,從幾個關鍵人物的成長與落魄,串聯出壹家制藥公司的發展,從而映射出了整個美國醫藥工業和社會環境的變遷。

第壹部分(1957-1963):二戰後藥品短缺,美國醫藥產業進入快速拓展期, 新的化合物快速發現和上市,尤以鏈黴素為代表的廣譜抗生素出盡風頭,這是壹個奇跡藥湧現,醫藥職業被贊美的時代。對應了書中洛特黴素給西莉亞、安德魯這壹對主人公和菲爾丁-羅斯醫藥公司帶來的無限榮光。

第二部分(1963-1975):快速發展帶來的野蠻生長階段過去,美國FDA開始加強監管, 而相對美國,歐洲政府對於藥物臨床試驗的管理比較松,美國制藥企業也相應作出調整,在新藥推出和銷售趨於謹慎,與此同時開始在歐洲設立研究中心。

第三部分(1975-1977):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企業鋌而走險,選擇性回避不良反應事件, 為後期遭遇重大挫折埋下禍根。

第四部分(1977-1985):創新發展階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制藥業迎來了壹個新時代。有兩個催化劑推動這壹時代的到來:壹個是DNA重組和遺傳工程學的重大發展;另壹個是生物化學、酶學和微生物學的重大突破。在80年代初,美議會頒布了壹系列法案,以促進財政資金資助的基礎研究更快地轉化為有用的新產品,提高美國的高技術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在這期間,有數以千計的生物技術企業獲得融資,包括上市、風險投資等,生物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另壹方面,研發過程也會出現預期外的問題,書中洛德博士所帶領研發的心得寧藥物,盡管實驗和臨床數據良好,在歐洲銷售和患者反饋都很好,但是在美國FDA審批中仍遇到了巨大的困難,造成了“藥物滯後”的現象(指有壹些藥物在別的國家已經被廣泛使用了,但是在美國卻不得上市),這是由於美國FDA規章制度方面的滯後流程,如當時FDA可以對新藥申請6個月內不予受理,並要求提供更多的臨床數據等。雖然現在FDA已經做出了很多改進,不過這仍然提醒投資者,在評估醫藥公司在研產品的預期收益時,也要考慮產品獲得FDA批準的時長。

回到具體人物,《烈藥》主人公西莉亞從豆蔻年華到天命之年,壹直就職於菲爾丁-羅斯醫藥公司,壹開始擔任新藥推銷員,在推銷新藥的過程中結識了正直的安德魯·喬丹醫生,兩人意氣相投、壹見鐘情,而後結為夫妻。在公司內部,西莉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直的品格使她的晉升受到了多重阻礙,如脾氣乖戾、說話尖刻的研發中心主任洛德博士對西莉亞的革新精神總是看不慣,並多次在公司會議上反對西莉亞的觀點。不過,西莉亞憑借勇於沖破習俗成規,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還有上司山姆的支持,最終從壹名推銷員晉升到了公司的總經理。主人公整個晉升過程也從側面反映出來了美國醫藥行業所存在的弊病,發人深省。

西莉亞是事業的強者、生活的贏家、道德的捍衛者,早在二十幾歲時就立下宏願:“我要幹壹番事業,我要升到最高的職位。”其實,她所擁有的不僅僅是野心,還有堅持原則、恪守職業道德的精神。公司準備上市壹種新藥“反應停”,這種藥能夠治療懷孕早期的嘔吐反應,是西莉亞力排眾議,阻止了“反應停”在美國的上市,隨後不久在歐洲國家爆出了服用“反應停”的產婦產下了海豹肢畸形胎兒,西莉亞因為公司避免了風險從而得到了晉升。

?其實此藥並不是作者單純杜撰出來的,在醫藥史上確有此背景事件,史稱“反應停”事件。間接地說明當時歐洲藥品監察部門對於新藥上市前的市場測試並不完善,醫藥公司為了獲取高額回報也會縮短測試時間,這樣會導致人們對於藥物的功能以及不良反應研究不足。但是由於此藥在歐洲引起的海豹肢畸形胎兒的出現,在美國並沒有通過FDA的審核。“反應停”事件也促進了美國對藥品上市制度的改革,1962年,美國頒發新法律,要求藥品上市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藥品試驗計劃,並在實驗過程中遵循嚴格的科學原則。

全書情節緊湊,內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除了主角外,其他人物的形象刻畫亦非常到位。如尖酸刻薄的FDA審查員梅麗博士、迂腐的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洛德博士、埋頭於科學研究的公司英國研發中心主任馬丁博士等種種人物的鮮活形象躍然於紙上。 本書運用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激烈的事件沖突,深刻披露了美國醫藥企業與各方之間的幾對矛盾沖突主線,對投資者有很大的啟示:

美國醫藥企業和醫生的矛盾:信息不對稱。 美國醫藥企業的新藥通過藥品推銷員推銷給醫生,小說中安德魯醫生提到在以往的病例中,會出現病人用推銷員推銷的新藥後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況。其次是醫藥公司的廣告問題,藥物廣告泛濫,但許多廣告都不提醫生應該且必須知道的事,如藥品的副作用。同時,醫生對新藥掌握的信息大多通過藥品推銷員的口述,這種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後果可能促使出現書中“醫藥公司用53種不同的名字在銷售沙利度胺”的情況,使新藥的根本目的從治病變成了盈利,這就需要醫藥企業從業人員提升職業道德、加強推銷新藥的道德規範和FDA的監管。

美國醫藥企業和FDA的矛盾:監管漏洞仍存,改革仍在進行。 FDA在醫藥行業有三個身份:監管者、授權者和替罪羊。書中的梅裏爾公司造成“反應停”事件的新藥沙利度胺還在FDA的審批期間,而該公司已經通過狂熱的推銷員將藥品發放到1000多名內科醫生的手中。該書描述FDA是這樣的:“因為法律和慣例要求該局同時具有多種職能。它是公眾健康的捍衛者,反過來,該局又是殷勤周到的天使。”FDA的基本職責是保護無辜的人們不受壹些醫藥公司之害,這些公司因基本目標是利潤,有時會犯下過度貪婪或力不從心或冷漠草率的錯誤。FDA的另壹任務是為新藥審批成功的醫藥公司承擔壹定的風險,壹旦審批成功,那麽法律上FDA就有了擔保的身份,在藥物出現問題時就要接受公眾的直接批判。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反應停”事件直接導致了FDA的改革,作為消費者和投資者,更希望看到FDA的監管更加完善,而不是做醫藥公司的“替罪羊”。

FDA公布的審批結果對投資者更有啟示的壹點是:歷史上醫藥企業ANDA(簡略新藥申請)審批成功後,往往會直接導致公司股價的上漲。《烈藥》壹書中,FDA的內部成員梅斯博士便利用職務之便獲取了多家公司獲得ANDA審批的消息,通過買賣這些公司的股票,賺的盆體缽滿。在美國,重要藥品壹旦專利期滿就會有制藥商向FDA申請ANDA,只要審批通過就可以把這種藥品當做非專利藥品來生產,然後以相對便宜的價格銷售,獲得巨額利潤。對於投資者來說,首先要保證信息來源渠道的合規合法,其次要關註醫藥公司的ANDA審批情況等信息,從而獲取合理的收益。

美國醫藥企業處方藥和OTC的矛盾:風險和收益可能出現不對等的情況。 OTC是指非處方藥,即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消費者可直接在藥房或藥店中購取的藥物。書中揭露了壹種現象:非處方藥與處方藥的基本區別是處方藥需要大量資金去研究,然後至少花費五六年才能上市,而非處方藥只用不到6個月就能弄到配方,成本低,大部分錢花在了包裝廣告和推銷上。由於非處方藥的市場明朗、需求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副作用小,也就是說風險低而收益高,就像書中所形容的壹樣:“幸好有很多會吃感冒藥的人,成群結隊的懷抱希望,每年要花5億美元來治療他們無法治好的感冒。”而現實中,如果公司的收入中非處方藥占比過大,那麽公司的利潤質量和收入可持續性是不足的,醫藥公司必須牢牢抓住“創新溢價”。

美國醫藥企業和行業協會的矛盾:互相博弈。 美國醫藥行業協會,如書中的“爭取公民安全用藥協會”,與美國醫藥企業存在著博弈的關系,協會希望得到企業的捐款,從而壯大自己並為公民服務,而企業希望從協會那裏得到行業支持和社會公信力。如書中的“蒙太尼”惡性事件中,“爭取公民安全用藥協會”對菲爾丁-羅斯公司的落井下石就可以看出,壹旦企業出現嚴重問題之後,美國行業協會歷史上往往會站在公眾的角度去譴責企業,而不是幫助企業去解決問題。

綜合全書來看,《烈藥》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美國整個醫藥行業的大背景,整個故事背景是在二戰後,美國市場需求巨大,部分企業開始註重開發新產品,逐漸從生產型企業向研發型企業轉變。 與此同時,醫療保健覆蓋面不斷擴大,醫療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促進了醫藥工業的發展。

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生物技術、醫藥制藥企業紛紛加大融資或上市,恰恰對應了書中所描述的那個時代,書中所述美國醫藥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或出現的問題可能也會發生在中國的醫藥企業身上。 綜合全書,投資者所關註的應該不僅僅是公司的盈利收入狀況、創新能力等正面指標,同時也要著重關註公司在研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公司內部可能存在的道德風險等問題。藥物研發具有不確定性和偶然性,藥物研發的過程總是壹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總是難免會出現或好或壞的意外。書中倫敦研究中心的馬丁在研發提高老齡人群記憶力的藥物7號肽時,恰巧發現這些藥物可以使得老鼠的體重下降,從而研發出新型減肥藥。

《烈藥》壹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醫藥行業的剖析,而且也告訴我們在面對巨大的利益時,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原則。巨大的利益面前,社會責任和誠信至上,不忘合規,這壹點更是值得我們警鐘長鳴。

壹個人發現新東西是靠著“堅持不懈地專註於壹個特定的方向”。

——約翰·洛克

  • 上一篇: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發節日期間疫情防控通知
  • 下一篇:有人有關於保姆的信息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