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牛蒡又名大力子、黑蘿蔔、萬鉤菜、牛菜,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莖粗壯,高1~2米,具紫色微毛,上部多分枝。基生葉簇生,莖生葉互生,寬卵形或心形,長40~50厘米,寬30~40厘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全緣,波狀或有細鋸齒,頂端圓形,基部心形,有柄,上部葉片漸細。頭狀花序簇生或排列成傘房花序,有花梗;總苞球狀,總苞片披針形;花全部管狀,淡紫色。瘦果橢圓形或倒卵形,灰黑色。花期 6 月至 7 月,果期 8 月至 9 月。
牛蒡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地區,西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可作為園林綠化材料施用於林田。牛蒡的嫩葉、花、肉質根均可食用。其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嫩葉含蛋白質4.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2.4克、胡蘿蔔素3.9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29毫克、煙酸1.1毫克、維生素C25毫克、鈣242毫克、磷61毫克、鐵7.6毫克。
食用嫩莖葉者,可在 4 月至 5 月采集,用沸水焯壹下,再用清水浸泡,然後炒食、做湯或加鹽。用0.5%的醋水浸泡,可去澀味,風味更佳;食用肉質根,在秋末冬初采挖,浸泡後用於腌制鹹菜,也可炒食。
炒牛蒡葉
牛蒡葉 500 克。鹽、味精、蔥、豬油。
牛蒡葉撈出洗凈,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洗凈,擠幹水分切塊。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下入牛蒡葉、鹽,炒入味,點入味精,撒上蔥花,出鍋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療頭痛、發熱、急性乳腺炎等疾病。健康人食用可滋潤皮膚,輕身延年。
牛蒡根燉雞
牛蒡根500克,雞只l只。料酒、鹽、味精、胡椒粉、蔥、姜各適量。
牛蒡洗凈,去皮,切成厚片。雞宰殺後,去毛、內臟,腳爪洗凈,入沸水鍋中稍焊,撈出洗去血汙。鍋內放適量清水,放入雞煮沸,加料酒、鹽、味精、蔥、姜燜燒至內熟,下入牛蒡片燒至入味,加胡椒粉,出鍋即成。
牛蒡根具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的功效。雞***有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功效,二者組成此菜,食用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具有溫中益氣、祛風消腫的功效。適用於體弱消瘦、四肢無力、消渴、水腫、咽腫、咳嗽等癥。
牛蒡燉肉
牛蒡根500克,豬肉250克。酒、鹽、味精、蔥、姜各適量。
牛蒡洗凈,去皮,切片。豬肉洗凈切塊。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大火燒開後放入豬肉,加灑、鹽、味精、蔥、姜,燉至肉熟,放牛蒡根切片燉入味,出鍋即成。此菜由牛蒡根片與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相配而成,具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化合物及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祛風消腫、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目眩、熱病咽腫、陰虛咳嗽、消渴、體虛乏力、腹瀉等癥。
牛蒡燉豬大腸
牛蒡根500克,豬大腸500克,料酒、食鹽、味精、蔥、姜各適量。
牛蒡根洗凈去皮切片。豬大腸多次洗凈,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洗凈切段。鍋內加水,放入豬大腸煮沸,加料酒、鹽、味精、蔥、姜,燉至豬大腸熟爛,下入牛蒡根片燉至熟爛入味而成。此菜由牛蒡根與潤燥豬腸相配而成,具有潤腸燥、消腫毒的功效。適用於便血、血痢、痔瘡、脫肛、癰腫、消渴、咽喉腫痛等癥。
牛蒡粥
粳米50克,牛蒡根30克。
先取牛蒡根研碎過濾100克,再煮大米粥,近熟時放入牛蒡根汁即可。牛蒡根具有祛風熱、消腫毒的功效。粳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二者煮成粥有宣肺清熱、利咽散結的功效。適用於肺胃虛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食欲不振、便秘等癥。
牛蒡泡菜
鮮莖葉用清水洗凈,入沸水中燙1~3分鐘撈出瀝幹,晾至半幹,加15%食鹽揉勻,放入佐料中密封。根洗凈,切片或整根入缸,加 15%~20%食鹽,密封。食用前用清水洗凈,用涼開水拌食。
牛蒡的根、莖、果實均可入藥,見於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醫認為,牛蒡性寒,味甘、苦、無毒。能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宣通肺氣,最適用於風顏浮腫、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癥。牛蒡還可作為外用藥,搗爛或熬膏或煎湯,洗凈後用於多種疾病均可。取牛蒡根500克,搗汁入少許鹽花,置於銀鍋中熬膏,塗牙齦,治發熱牙痛、牙齦腫痛。鮮牛蒡根搗爛取汁,每日滴耳數次,治急性中耳炎,牛蒡葉搗爛取汁,敷塗,治各種癰腫瘡毒。牛蒡子炒熟,煎水含漱,治風齲牙痛。
母豬的健康狀況。它不僅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而且影響整個豬群的健康,從而影響整個養豬場的經濟效益。所以豬場的衛生保健要從源頭抓起,豬場的疾病控制要從母豬抓起。
本文介紹了母豬保健的目的和母豬保健抗生素的選擇原則,供大家參考。
壹、母豬藥物保健的目的是預防母嬰傳播。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垂直傳播。二是預防母豬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無乳或無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