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應急註意事項,在夏季炎熱的天氣裏,我們的身體很容易出現壹些小毛病,所以高溫天氣我們都要註意保護好自己,下面為大家分享高溫天氣應急註意事項。
壹、提高安全責任意識,切實落實各項措施
1、完善預案,開展隱患排查。要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和開學工作實際,充分考慮高溫天氣和短時強降雨可能帶來的影響,從實際出發完善和細化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
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加強校門、學生宿舍、各類實驗室、食堂、水電泵站、危化品倉庫、消防器材、公***場館、車隊等重點場所和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及時對防疫控溫計量設施設備進行檢定,並做好相應的防曬措施。
2、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加強對學生食堂原材料、冰箱或冷庫溫度檢測、剩菜剩飯規範處置等工作,開展傳染源檢測排查,嚴防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發生。
3、完善運輸管理。做好高溫期間通勤校車安全檢查,對駕駛員進行專項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必要時組織開展車輛高溫自燃應急演練,確保逃生錘、滅火器等設備齊全。
二、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做好各項工作
1、做好師生防護工作。各學校、各單位要充分考慮高溫極端天氣對學校運行工作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制定相應的管理和服務應急預案,確保留校師生、值班幹部職工和防疫防控人員正常用餐、用水、用電、用空調、防暑降溫等基本生活需求。
為確保學生不長時間暴曬,不做劇烈運動,學校專門成立了 "防暑降溫工作領導小組 "和 "防暑降溫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的防暑降溫工作。
宿舍尚未安裝空調的高校,要根據留校學生職工生活學習需要,及時有序開放教室、體育館、圖書館等空調設施公共****,並做好通風換氣和定期消殺工作。學校醫務部門、學生處和宿管部門要加強對留校學生、防疫壹線人員的防暑降溫知識宣傳,出現疑似中暑情況要及時協助處理。
2、加強對勞動者的關愛。持續高溫會對戶外作業產生壹定影響,要關心高溫條件下和白天需要長時間在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及防疫防控壹線人員的勞動保護。要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作業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室外作業等方式,切實落實各項防暑降溫防護措施,確保廣大職工、教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幹預。各學校、各單位要充分考慮高溫極端天氣、校園疫情防控和開學工作對學生心理健康可能帶來的影響,重視學生心理幹預工作,制定應急心理幹預方案,部門之間要加強信息**** 享。加強學生心理自我調適的宣傳,暢通心理疏導與幫助的渠道。
三、加強部門協調,認真做好應急處置和值班工作
1、做好高溫期間應急處置工作。各學校、各單位要與供電、供水、供氣等部門密切聯系,加強對學校基礎設施的巡查和應急處置準備工作,確保極端高溫天氣和高負荷條件下水電管線、設施設備運行暢通。有條件的學校醫務部門要做好處置中暑病人的應急預案,加強必要的醫療力量,配足配齊防暑藥品。
2、做好可能出現的短時強降雨應急處置工作。高溫期間,我市可能出現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天氣,可能引發局地內澇,請提前做好排水、防澇準備工作;對易受大風影響的戶外物品、戶外招牌、易損建築物要采取加固措施。
3、加強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各學校、各單位要認真做好值班工作,落實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做好應急準備,做到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遇有突發情況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妥善處置,並按規定及時上報。
高溫天氣應急註意事項 2
1、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10-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2、不宜在陽臺、樹下或露天睡覺,中午宜晚睡早起午睡。
3、戶外勞動時應戴草帽,穿淺色衣服,並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藥品,如頭暈不適應立即停止勞動,到陰涼處休息。
4.出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幹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5、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28℃,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8℃。空調運行時,盡量避免冷風直吹頭部或長時間吹身體某部位。首先要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6.避免蚊蟲叮咬和皮膚燙傷,防止高溫和細菌繁殖引起感染。
7、註意飲食衛生。要多飲水,每天補充水分2000毫升以上,以溫鹽開水或茶水為主,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
8、夏季要清靜,遇事不生氣回避,心態平和調節,心情愉快舒暢。
高溫天氣的預防
1、註意控制情緒
情緒波動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情緒激動可誘發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
二、註意飲食
註意避免暴飲暴食。炎熱的夏季,人體對能量的需求要高於其他季節,由於暴飲暴食,會增加消化吸收系統在局部時間內對血液和氧氣的消耗,加重心臟負擔。應盡量避免生冷食物的刺激,生冷食物會刺激機體的應急反應,加重心臟負擔。
3、應避免劇烈運動
本來,心臟就要努力抵抗高溫,如果在這個季節再進行劇烈運動,會使心臟負擔超過正常負荷,容易誘發心臟病的發生。
四、註意休息
壹定要安排好休息,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人體最好的休息方式。在炎熱的夏季,由於天氣悶熱,睡眠就會不足,使得身體壹直處於工作狀態,加重心臟負擔。所以夏季最好保證每天8小時的充足睡眠。
高溫天氣註意事項
1、口渴不宜狂飲。勞動和運動後大量出汗,不宜大量飲水,應適當補充壹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使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水、鹽的比例就會嚴重失調,造成代謝紊亂。
2、出行要避開烈日,中午不要外出。如必須外出,應穿寬松、透氣的淺色衣服,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天氣炎熱時,無論在戶外做什麽活動,都應放慢速度。
3、有條件的情況下,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洗手腕等部位,物理降溫。臨睡前,用略低於體溫的溫水洗個澡,保持身體清潔,神清氣爽,有助於睡眠。我們最好養成中午午睡的習慣,壹般以半小時左右為宜。
4、夏季人體毛孔打開,出汗過多,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食物消化不良。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解毒通便。夏季上市的涼性蔬菜有苦瓜、南瓜、黃瓜、西紅柿、茄子、芹菜、蘆筍等。這些蔬菜正值盛產期,不妨常吃。
5、夏季作業時,要加強防曬,塗抹防曬霜,並戴草帽、太陽鏡。室外作業後,切忌 "急降溫",更不能洗冷水澡,以免發生中暑等問題。還要準備藿香正氣口服液、清涼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用品。
6、防紫外線窗簾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照射,只要拉上窗簾,就可以輕松營造壹個舒適健康的家居環境。但如果經濟條件有限,選擇厚實、顏色深的普通窗簾也有壹定阻擋紫外線的功能。
7、防暑藥品,如清水、仁丹、藿香正氣水等壹定要備在身邊。外出時,盡量選用棉、麻、絲織品,少穿化纖類衣物,以免大量汗液不能及時散發。
8、苦味食物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甙類、微量元素等,具有清熱解暑、消除疲勞等功能,苦味食物能促進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濃度,從而增加食欲。常見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苦菜、蒲公英、艾葉等。
壹、高溫天氣的影響
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是產生中暑以及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人體在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受損,發生內熱蓄積,導致中暑。中暑按發病癥狀和程度,可分為:熱衰竭,是中暑最輕微的表現,也是最常見的;熱輻射,是指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導致下肢血管擴張,血液淤滯,出現暈厥;輻射病是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導致出汗功能障礙引起的。
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在高溫高濕無風低氣壓'的環境中,人體排汗受到抑制,體內蓄熱不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處於緊張狀態,悶熱還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現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塞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死亡。
高溫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都有壹定的影響。高溫天氣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率增加;由於用於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激增,導致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
旅遊、交通、建築等行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農業方面,高溫加劇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高溫少雨的同時,會造成土壤嚴重失墑,加速旱情發展,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同時,持續高溫少雨還容易引發火災,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危害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
1、在 "喝 "的方面,高溫天氣,防中暑是頭等大事。要多喝水,如果缺水,會使體溫升高,容易中暑。喝水應選用白開水、茶水、檸檬水、綠豆湯等。但要少喝碳酸飲料,不要過分貪圖喝冰水、冰鎮啤酒帶來的片刻清涼,以免因 "貪涼 "引發其他疾病。
2、在 "吃 "的方面,氣溫高,胃腸道蠕動減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度下降,消化功能下降,就會出現厭食、食欲不振等情況。此外,機體代謝率增高,胃液的胃酸度降低。另外,機體代謝率增高,大量出汗,鈉、鉀、鈣、鎂等礦物質丟失較多,使機體對蛋白質、鈉、鉀、鈣、鎂、鐵、維生素 C、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 A 和水等的需要量增加。
因此,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常吃富含鈉、鉀、鈣、鎂、鐵等的食物,及時補充維生素。同時,註意精心烹調,促進食欲,以清淡為主,多用蒸、燉,少用煎炸的方式烹調。
3、在 "住 "的方面,要做到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開空調的房間不宜長時間封閉,要經常通風換氣。入睡後,最好關閉空調。在室內感到涼爽時,壹定要站起來活動壹下四肢和軀幹,加速血液循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疼痛患者,不要長時間呆在冷空氣環境中。
4、還要註意穿透氣性好、淺色棉質或絲綢面料的衣服,不要赤膊外出。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的人,要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如十滴水、人丹等。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避免中午在強烈陽光下過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