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壹詞最早是由美國人阿爾貝特?巴爾裏爾和英國人 J.A.萊迪齊於 1894 年先後提出的。但是當時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壹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 20 世紀 40年代,冷鏈物流才得以迅速發展。世界上不同學派、不同學術團體,出自不同角度和觀點所給出的冷鏈物流定義均有所不同。
日本明鏡國大辭典定義冷鏈物流為“通過采用冷凍、冷藏、低溫儲存等方法,使鮮活食品、原料保持新鮮狀態由生產者流通至消費者的系統”。
孫金萍(1997)提出冷鏈物流是“指采用壹定的技術手段,使易腐貨物從采收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及銷售的整個過程中都不間斷地處於壹定地適宜條件下,盡量降低貨物質量的下降速度,最大程度地保持貨物最佳質量地壹整套綜合設施和手段”。
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於 2001 年提出:“冷鏈物流是為保持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的品質,使其在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備的物流網絡。並規定溫度保持在 0℃以下的倉庫區域為冷凍區,溫度保持在 0℃ ~10℃範圍內的倉庫區域為冷藏區。”
呂峰(2001)提出冷鏈物流是“使食品在整個生產和流通範圍內保持均衡低溫以獲得最佳品質的壹種系統設施。”
張英奎(2001)等也提出了冷鏈的定義, 但他的定義只是針對食品冷鏈。他將冷鏈稱為“食品冷藏供應鏈”, 定義為“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都要處於適當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食品的損耗, 防止食品的變質和汙染”。
2006 年的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將冷鏈的定義修訂為“根據物品特性,為保持其品質而采用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於低溫狀態的物流網絡”,並對物流網絡做了明確的定義,是指“物流網絡是物流過程中相互關聯的組織、設施和信息的集合”。
閻君(2007)提出冷鏈物流是“為保證易腐食品品質、減少食品損耗,使其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程中,在規定的低溫條件下流通的物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