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免疫療法開放 國內抗癌市場群雄並起拼200億商機

免疫療法開放 國內抗癌市場群雄並起拼200億商機

本(9)月衛福部將人體細胞免疫療法列為常規治療,讓不少癌癥病友殷殷期盼。國內部份生醫業者也已鎖定這塊極具潛力的癌癥治療市場,積極卡位搶占有利位置,準備投入資金人力並引進國外技術,讓抗癌領域呈現群雄並起的激戰局面。包括基亞、訊聯、尖端醫藥等生技公司投入細胞培養廠,震泰及育世博則聯盟開發CAR-T治療技術,而博惠和鑫品皆投入癌癥免疫細胞治療,爭取特管法開放後的抗癌市場。

衛福部在今(107)年9月4日宣布,開放的自體6項細胞治療技術,其中最受生技產業所註目的自體細胞治療癌癥領域大幅調整。原有的「恩慈療法」規定病人需在「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及「國內尚無適當藥物或替代療法」,而且醫師則需在人體試驗時訂定「附屬計畫」經申請通過才能進行;而現今的的辦法則納入了血液惡性腫瘤,例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以及各種末期的實質癌癥病患例如:肺癌、胃癌及第1~3期實體癌經標準療法無效者。

目前免疫治療產業 全球市值

EvaluatePharma資料庫(私人商業資料庫擁有超過4,500家公司以及50,000件產品)的產業分析表示,現有全球抗腫瘤市場規模約1000億美元,在免疫治療興起下,初估將2020年達到1,500億美元。

據目前衛福部於106年12月28日公布的最新資料-2015年癌癥登記報告,新發癌癥人數為10萬5156人,其中癌末患者約2萬人,以每人每年單次治療費用50~100萬元計算,保守估計臺灣癌癥細胞治療市場約有100~200億新臺幣的規模。

國內生醫業者積極進軍癌癥細胞治療領域?

生技公司扮演上遊制造?培養細胞者的角色

所謂癌癥的細胞治療法,是從人體中抽取血液或組織,分析出所要取用的細胞,例如:T細胞、NK細胞或幹細胞等,並由專業人士在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中,經過嚴密的生技實驗流程,復制出可供患者使用的足量細胞,再註射回人體,以達到治療癌癥的功效。

國內的基亞、訊聯、尖端醫藥等生技公司,均已經建構好GTP實驗室,並與各大醫學中心洽談合作扮演上遊制造、培養細胞廠的角色,而醫院則負責治療。

廠商利用臺灣的生技中心(DCB) 開發CAR-T治療技術平臺 技術聯盟

震泰及育世博在106年加入DCB(臺灣的生技中心)開發的CAR-T治療技術平臺,並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震泰最新壹代無病毒載體技術及育世博則利用抗體結合細胞治療的創新概念,期待大幅縮短治療流程並降低治療費用及改善現有細胞免疫治療之不足。

部份生醫業者引進日本免疫療法

而博惠生技集團(GICC)於上(8)月4日舉辦學術交流講座,特別邀請日本免疫權威蓮見賢壹郎,提到直接將樹突細胞註射至實體腫瘤中,並搭配搭配放療及化療等常規性治療的HITV療法,並表示經配對適應該療法的患者,治愈機率7成到8成,有的患者甚至有機會讓腫瘤徹底消失。目前,研究團隊已赴日接受技術轉移;而近日,醫護團隊也將到日本學習整套治療流程。

而今(12)日鑫品生醫引進日本上市「樹突細胞疫苗」及「超級NK細胞制劑」,作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輔助疫苗與制劑,利用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讓「冷」腫瘤轉熱,希望提升現有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成效。

據悉,特管辦法修正條文的第18條規定,醫療機構執行細胞治療技術,每個年度必須做結果的報告,包括案例、效果、不良事件等,衛福部還能公開該結果,國內的各家廠商實際醫療表現的優劣屆時將壹目了然。

  • 上一篇:兒童安全知識動畫片
  • 下一篇:大連市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轉移接續辦法從今年起調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