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國產藥品的批準文號都是冠以“國藥準字”為標誌,這是基本的常識。但是為什麽這位經營業主卻偏偏忘記這基本常識而買進假藥呢?說來這事還有點小小的插曲。原來事發之前,有多名“顧客”來該藥店指名要買這兩種“藥品”,但店內並無這些品種。事有湊巧,沒過幾天,就有人上門來推銷這兩種“藥品”,店主聯想到前幾天還有人要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但是到被查處時也沒有賣出半瓶!卻沒有想到這推銷假藥的人與前面想要購買的人或許是壹夥的呢!
說到這裏,我們要提醒所有藥品經營者要時刻牢記對藥品質量和購進渠道的有關法律規定,不要為了些許利益而買進假藥以至於在對患者造成傷害的同時也害了自己,鬧出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笑話來。這件事也提醒我們監管者要更加註重事前監管。在當前藥品質量屢屢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不斷強化經營者的自律意識,還要向社會廣泛宣傳藥品質量是生產和經營出來的而不是監管出來的事實,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據我們了解這類所謂治療風濕、哮喘等慢性病的假藥在全國為數不少,特別深受農村患者的喜愛,有不少人用後表示這個很有效果,但停藥後病情明顯加重。據國內有關藥檢部門檢測,“復方川羚定喘膠囊”含有氨茶堿、強的松等成分。而這些成分主要通過擴張支氣管來止咳,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嚴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長期使用類似藥品無異於飲鴆止渴,終將誤了卿卿性命。因此我們要提醒廣大消費者,有病不能亂吃藥。不要輕信壹些小廣告而去郵購來路不明的“藥品”。值得註意的是,造假者還在所謂的“說明書”中言之鑿鑿地聲稱他們所售出的是秘方藥品,獨此壹家,真是假做真時真亦假,叫人不得不防!
查處假劣藥品固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倡導誠信經營、宣傳科學的用藥知識也是我們應該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