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的第三次交會對接飛行。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圓滿完成半年後,神舟十號再次搭載3名航天員與天宮壹號會合,主要任務有4項:為天宮壹號在軌運行提供人員和物資,進壹步考核交會對接和載人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壹步評估組合體支持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開展航天器在軌維護等實用(試用)檢查和科普教育活動;進壹步評估各系統在執行飛行任務中的功能、性能和協調性,驗證相關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中文名:神舟十號飛船mbth: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站”返回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浪草原國家:中國發射時間:2065438+6月16543。8+0天17: 38返回時間:2013 6月26日8: 07航天員:聶海勝、張、王亞平(女)發射火箭: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飛行時間:15天飛船組成: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及附加任務過程、飛船參數、飛船參數。任務概述、主要任務、解密任務、飛行計劃、飛行時長、人員選擇、保障措施、航天飛行、科學研究、航天教學、手控對接、交會試驗、順利返回、科研評估、任務流程201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壹院測試人員、設計人員。神舟十號飛船、長征2F遙二火箭等飛行產品從2013年3月底開始吊裝,與運載火箭對接,形成完整的組合體。2013年3月,神舟十號飛船完成出廠前準備工作,順利通過系統級評審。2013年3月底,神舟十號飛船完成總裝,開展出廠試驗;長征二號F-10運載火箭完成測試,做好出廠前的準備;宇航員訓練正在按計劃進行;發射場、TT&C通信、著陸場等系統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行正常,狀態良好。2065438年3月31日上午,壹架載有神舟十號飛船的大型運輸機從北京出發,將神舟十號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13年6月8日,承載著組合體的移動發射平臺緩緩駛出載人航天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車間,沿著1500m的無縫軌道,以壹分鐘的速度。2013年5月6日,為期20天的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場區電測工作圓滿完成。從16年4月到5月6日,神舟十號飛船加電測試在發射場進行了120多個小時,測試團隊圓滿完成了各分系統檢查、專項測試、天地大回路語音和圖像檢查、飛行模擬各種模式,並進行了大量的數據解讀。2013年5月27日,神舟十號飛船和嫦娥六號火箭發射試驗隊開始進行火箭整流罩關閉工作。2013年5月27日上午,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火箭系統和飛船系統的共同組織下,兩塊半護板成功吊裝至飛船兩側軌道。隨後,兩個半蓋在軌道上緩緩平移,平穩對接,將神舟十號飛船完全包裹在其中。2013年6月3日上午,神舟十號飛船與長征二號F-10火箭組合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標誌著神十任務正式開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在6月13日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定於6月117: 38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由聶海勝擔任指令長。2010年6月13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10火箭開始加註推進劑。神舟十號飛船點火時間2065438年6月+2003年6月65438年6月+065438年6月+065438年6月+07: 38: 02.666。13 6月13 6月13 6月18日,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壹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三次與神舟飛船成功交會對接。臺北時間6月26日9時41分左右,神舟十號飛船搭載聶海勝、張、王亞平三名航天員乘組,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神舟十號”任務主著陸場結束了為期15天的太空之旅。他們走出飛船的返回艙,從太空家園返回地球家園。2013年5月2日,用於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發射場各項測試準備工作。5月6日,長征二號F火箭已完成產品狀態恢復、火箭本體交接等工作,開始吊裝,各項工作按計劃進行。飛船參數高度:約9米,重量:約8噸,直徑:最大直徑:2.9米。組成: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發射時間:2065 438+01 2003年6月17: 38,02.666秒。返回時間:2003年6月26日,8名航天員聶海勝(中)、張(右)、王亞平以每小時28000公裏的速度飛行,每90分鐘繞地球壹周。飛行時間:在軌15天。其中,12天與天宮壹號組合體在太空飛行發射初始軌道:近地點約200公裏、遠地點約330公裏的橢圓軌道交會對接軌道;距離地面約343公裏的近圓軌道航天員乘組:聶海勝、張、王亞平任務階段:載人航天工程第二階段、交會對接任務第壹階段、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定型階段。試驗任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繞飛等。航天器任務1概述。為天宮壹號在軌運行提供人員和物資的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壹步考核交會對接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2.進壹步考核組合體保障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任務的能力。3.開展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和空間操作工效學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器在軌維修實驗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實驗,開展首屆空間科學講座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4.進壹步評估項目在執行飛行任務時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的協調性。5.在太空講課。主要任務:2013年2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將於2013年執行天宮壹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開展載人航天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神舟十號”的任務將是對“神舟九號”的載人交會對接技術進行“拾遺補缺”。“神舟十號”將鞏固優化“神舟九號”實現的載人交會對接技術,改善“神舟九號”和“神舟八號”飛船的不完善之處。根據初步計劃,神舟十號將在太空飛行15天,與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航天員將進入天宮實驗艙進行短期有人值守的科學實驗,開展科普講座等天地互動項目。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於2013年6月117: 38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3名航天員與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進行載人交會對接。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為天宮壹號在軌運行提供人員和物資的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壹步考核交會對接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二是進壹步考核組合體保障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和空間操作工效學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器和空間站在軌維護實驗等關鍵技術驗證實驗,首次面向青少年開展空間科學講座和科普教育活動;四是進壹步考核項目在執行飛行任務中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的協調性。除了鞏固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號”還調整了飛行時間、航天員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科學實驗項目安排,為中國空間站建設奠定了基礎。解密任務搭載神舟十號飛船的大型運輸機於2065438年3月31日上午從北京出發,將神舟十號運送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為民表示,如果神舟十號任務成功,將意味著中國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已經完成,中國航天未來將進入空間站時代。神舟十號航天員簽名航天科技集團神舟十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只是解決了天地往返運輸的問題。其實下壹個就是建造合同運營空間站,解決人類在太空軌道的長期生存。應該說,今後的任務和挑戰還是很艱巨的。空間站的建設需要航天器繞飛的技術,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下壹個任務就是建設空間站。為了驗證空間站工程交會對接所需的繞飛技術,神舟十號飛船增加了前後繞飛功能。通過神舟十號任務,從分離的向前5公裏停靠點至向後5公裏停靠點進行繞飛試驗,從前向後驗證了載人飛船對接方案,為空間站工程中載人飛船與貨運飛船在正常任務和故障情況下的對接接口設計提供了飛行數據驗證。建造空間站,交會對接是必須跨越的技術門檻。只有兩個航天器成功對接,宇航員和貨物才能在地面和空間站之間自由往來。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驗證這項技術的關鍵。而接下來空間站的建設還會有更多的技術需要突破。我們還需要開發壹個小型空間實驗室和壹艘貨運飛船。我們可以運送宇航員和少量的實驗設備到空間實驗室,我們還要運送更大的實驗室設備。所有這些任務都需要在後續工作中加以解決、發展和驗證。中國天宮二號正在研制中。他說:“在空間站正式建成之前,將在天宮二號上進行壹系列實驗。在研制階段,天宮二號可能需要安排壹些加註,就是給飛船和空間實驗室加註這些實驗。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新壹代運載火箭作為其載體。這樣,我估計這些工作可能會在十三五規劃中安排。”計劃飛行時間為6月26日8: 07。神舟十號飛船獨立飛行3天,與天宮壹號聯合飛行12天,完成三次交會、兩次對接、壹次繞飛。在軌飛行15天後,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成功回收。這是神舟載人飛船首次執行應用任務,是神舟飛船從研制飛行試驗型向實用型的跨越,進壹步檢驗了載人飛船的功能和性能,再次驗證了日趨成熟和固化的神舟飛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壹號,開展空間醫學實驗、技術實驗和空間教學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後,飛船撤離返回著陸場,天宮壹號轉入長期運行軌道。神舟十號共有三名航天員,乘組仍由兩名男航天員和壹名女航天員組成。神舟十號航天員的候選人是聶海勝、張、王亞平。保障措施通過神舟九號任務,獲得了大量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數據,積累了壹些經驗。同時也發現了壹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為了進壹步提高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質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壹是改善了艙內生活垃圾的處理。此次任務增加了垃圾收集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方便航天員在軌密封存放生活垃圾。二是豐富航天食品,為航天員增加食品種類進行個性化設計,通過技術的提高提高食品的感官可接受性。三是優化航天員的工作程序和作息時間,增加工作項目的時間余量。此外,為天宮壹號更換地板和壹些限制裝置後,航天員在天宮的生活可以更加方便。太空飛行中的科學研究2013年6月13年6月13年6月18日,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自動交會對接。在完成壹系列準備工作後,三名宇航員進入神舟十號飛船的軌道艙,脫下宇航服,穿上藍色工作服。地面科研人員檢查確認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艙內環境後,北京航天控制中心給航天員下達了進入天宮壹號的指令。在張的幫助下,聶海勝成功打開天宮壹號艙門,隨後3名航天員依次進入天宮壹號,通過安裝在艙內的攝像鏡頭向地面上的科研人員揮手致意。在天宮壹號和神舟十號飛行過程中,3名航天員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為後續空間站工程建設積累經驗。在驗證載人航天相關技術的同時開展科學實驗,壹直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壹大特色,這在神舟十號飛船和天宮壹號的聯合飛行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利用神舟十號任務的契機,開展多項目技術實驗和科學實驗,是神舟十號任務的另壹大特色。神舟十號飛船和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的組合構成了科學實驗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上演了壹場邊進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技術驗證邊進行科學實驗的現場大戲。神舟十號飛船在軌測試分為飛船技術、航天醫學和公益項目三個方面,共近40個測試項目。主要圍繞航天器繞飛、空間維護、長期空間運行期間艙內材料和微生物、空間站關鍵和核心技術、航天醫學和公益事業等方面進行技術驗證。通過這些項目的發展,將進壹步為空間站的建設做好技術準備。在這些項目中,最吸引眼球的大概就是空間維護和公益活動了。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天宮壹號實驗艙內的正常活動,科技人員在設計艙內天花板時采取了很多措施。然而,在神舟九號任務中,人們發現天宮壹號實驗艙的地板在航天員行走和使用時仍然存在諸多不便。比如為了保證艙內航天員的安全,艙內的地板就采用了軟性材料設計。在太空失重的作用下,這種軟質材料的地板向上鼓起,給宇航員在艙內行走帶來不便。看過神舟九號發射時航天員進入天宮壹號直播的讀者,大概都會記得,當航天員從氣閘艙進入天宮壹號時,由於空間重力的作用,艙內地板像紙壹樣飄了起來,航天員離開了。為了進壹步方便航天員在天宮壹號艙內的活動和工作,技術人員專門設計了紙蜂窩結構的硬地板、硬扶手和增強型軟式手腳止動器,由神舟十號運送到天宮壹號,再由神舟十號航天員在軌組裝。這樣,不僅航天員可以在天宮壹號艙內踩地板而不是踩棉花,還可以輕松抓住艙壁的扶手,腳下的限位器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從而保證航天員在艙內自由可靠地活動。為了測試改進後的效果,在神舟十號任務準備階段,技術人員專門邀請航天員到研制現場體驗,航天員感覺非常好。航天公益活動賺足了人們的眼球。神舟十號任務期間,航天員在天宮壹號的科普教育實驗和太空郵局吸引了航天迷的目光。通過電視轉播,太空中神奇的環境和宇航員的現場講解和演示,將觀眾帶入了壹個奇幻的世界,進壹步加深了人們對太空環境的認識。在太空授課的航天員王亞平於6月20日上午10:04-10:55開講,聶海勝擔任指揮,為我國青少年進行基礎物理實驗演示。本次太空教學活動安排的實驗項目將展示失重狀態下物體的運動特性、液體的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為了保證航天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航天員們精心備課,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將為航天教學活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本次航天教學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少數民族學生、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港澳臺學生代表等33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多所中學6000多萬師生同步組織收聽收看了現場空間教學活動。
女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聶海勝擔任助理,張擔任攝像。10: 04,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地面課開始,師生們觀看了電視短片《航天員的太空生活》。10,11,與天宮壹號的雙向通信鏈路在地面班建立,太空授課正式開始。在40分鐘的教學中,航天員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的運動特性、液體的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並通過視頻與地面進行交流。
據專家介紹,此次太空授課活動是中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教育任務,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將進壹步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和夢想。手動對接2065438+2003年6月23日10: 07時,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確控制和張、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動交會對接。按照計劃,三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壹號開展相關科學實驗。交會試驗2065438+2003年6月25日,天宮壹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分離,神舟十號從天宮壹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後方,完成近距離交會。這是我國首次成功實施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這次實驗將為空間站工程的後續建設積累經驗。2065438+2003年6月26日8時07分成功返回臺北,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舟十號”任務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內蒙古四子王旗,視覺燒蝕正常,外觀良好。航天員聶海勝、張、王亞平順利出艙,身體狀況良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神九主要開展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實驗,實現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雖然神十將繼續與天宮壹號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但重點將轉移到這些技術的驗證和應用上。相當於載人飛船的航天飛機運輸系統需要進壹步定型的階段,為空間實驗室的進壹步研究和空間站的建設奠定航天飛機運輸系統。在具體的實驗內容中,神舟十號增加了繞飛,即神舟十號飛船計劃繞目標飛行器天宮壹號飛行。這次實驗的成功對於空間站的建設也非常重要,因為空間站上可能有多個對接端口,飛行器要從多個方向與之對接,這就需要進壹步評估飛行器周圍的飛行。綜上所述,在我國突破和掌握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基礎上,神九將進行載人航天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神舟十號發射並完成與天宮壹號交會對接後,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第壹階段將完美完成,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