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蠶的成蟲和幼蟲均為經濟魚類和蝦類的餌料。中國南方沿海以及東南亞壹帶居民有食沙蠶的習慣。疣吻沙蠶和多齒圍沙蠶常棲於稻田,咬食稻根為害。腺帶沙蠶在鹽田裏鉆穴,可使鹵水外溢,為制鹽業的壹害。沙蠶也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實驗材料,大學動物教學每年需要大量的沙蠶作為了解高等無脊椎動物體制和結構的代表;又如沙蠶進入淡水的滲透機制;沙蠶腦激素與性成熟的關系;沙蠶幼蟲的發育和沈落;沙蠶和周圍環境的關系等都是生理學、發育生物學和生態學研究課題。因此,沙蠶科動物是極重要的海洋和鹹淡水生物。
沙蠶的另壹個重要的用途就是當魚餌,沙蠶是近海魚類最廣譜的餌料,素有海釣“萬能餌”之美譽。
紅沙蠶:地方名“巖蟲”。體長20至35厘米。成蟲頭部紫褐色,有淡藍或淡綠色熒光,軀幹赤褐色呈亞圓柱形,尾部扁平淡粉或淡黃色,體側有密集剛毛線。鮮活的紅沙蠶具有色澤醒目,腥味濃重的優點,是沙蠶類釣餌中的極品。不足之處是鮮蟲腹腔肥大,體液過多,不戀鉤,遠投釣法易造成釣餌和釣鉤分道揚鑣。
青沙蠶:地方名“管蛆”。體長15至20厘米。頭部體色褐綠,有微弱熒光,軀幹扁平質地脆硬易斷,呈黃褐色。藏身用貝殼石子及分泌物織成管狀通道內,遇驚擾則迅速縮進沙灘深處,壹般僅能采集到蟲體的頭部。體色斑紋與巖蟲稍有差異,是沙蠶類釣餌中精品。
紅蜈蚣:地方名“紅沙蛆”。體長5至15厘米之間。體色有粉紅和橘黃之分,脊背中心有紅色線條從頭部延伸至尾端,體型修長,側足剛毛發達健壯。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只棲息在土質潔凈,透水性良好的灘塗,汙染嚴重的淤泥中不多見。
青蜈蚣:地方名“黑沙蛆”。體長5至10厘米。分布較廣,黃渤海沿岸均盛產,體態特征與紅蜈蚣不同之處在於蟲體粗壯,體長稍短於前者。體表或青綠或青黃,視棲息地土質顏色而存在變異,脊背處無明顯紅線,側足剛毛緊密短小。用海蜈蚣做釣餌的優點是釣餌對釣鉤有很強的附著力,活蟲蠕動強烈,目標明顯,易引來魚群爭搶餌鉤。
沙蠶營養豐富,不僅是魚蝦嗜食的餌料生物,也可以作為優良的釣餌。
沙蠶挖到後,應放在木盒裏,如在岸邊垂釣,應將木盒埋入沙中,以免太陽過毒將其曬死。釣完後,可倒入些海 水(切勿倒淡水)將木盒置於陰涼處,這樣就可以保持沙蠶2、3天不死。
保存:挖出沙蠶後,挑出全蟲,置於器皿中,灑白酒,快速浸死,瀝出酒,按10:1的量撒鹽,攪勻,置於鋸末中,(目的是吸幹水分),裝塑料袋紮緊,放入冰箱中,冷凍保存,隨用隨取。這種處理方法的優點是:可長期保存蟲體不變色,不變硬,與新鮮餌無甚差異。 沙蠶又叫龍腸,平潭俗稱“沙田”。產於沿島西岸潮間帶的沙灘。食用之前,將鮮沙蠶放入淡水吐沙後,用竹筷從尾部插入,將內臟翻出,用清水洗幹凈。鮮品放入油鍋中爆炒,肉脆味豐。沙蠶曬幹後,又稱“龍腸幹”,色金黃而透明,比鮮品更為醇美清甜,為高級宴席的珍貴名菜。營養甚豐,有開胃明目、養肝補脾、健胃潤腸之功用。平潭人以成束成捆的沙蠶幹作為饋贈至親好友的貴重禮品。
福建、廣東、廣西沿海居民還視生殖腺成熟的沙蠶為營養珍品。幹制後,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油炸後酥松香脆,為下酒佳肴。沙蠶無論在國內或出口,都十分暢銷。 日本的釣魚愛好者在用沙蠶作誘餌時,發現蚊蠅等昆蟲在沙蠶屍體上爬行後會中毒死亡,同時也發現使用沙蠶的垂釣者有頭痛、惡心嘔吐、呼吸異常的癥狀。經研究,1934年從沙蠶體內分離出壹種活性物質,命名為沙蠶毒素,1964年發現這種毒素對水稻螟蟲具有特殊的毒殺作用。按照沙蠶毒素的化學結構,仿生合成了壹系列能作農用殺蟲劑的類似物,如殺螟丹、殺蟲雙、殺蟲單、殺蟲環、殺蟲蟥等,統稱為沙蠶毒素類殺蟲劑,也是人類開發成功的第壹類動物源殺蟲劑。其特性可概括為以下6方面。
1、殺蟲譜廣。可用於防治水稻、蔬菜、甘蔗、果樹等多種作物上的多種食葉害蟲、鉆蛀性害蟲,有些品種對蚜蟲、葉蟬、飛虱、薊馬、蟎類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具有多種殺蟲作用。對害蟲具有很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還具有壹定的內吸和熏蒸作用,有些品種還有拒食作用。對成蟲、幼蟲、卵有殺傷力,既有速效性,又有較長的持效性,因而在田間使用時,施藥適期長,防治效果穩定。
3、作用機制特殊。沙蠶毒素殺蟲劑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等殺蟲劑雖同屬神經毒劑,但作用機制不同。其作用部位是膽堿能突觸,陰遏神經正常傳遞而使害蟲的神經對外來刺激不產生瓜,當害蟲接觸或取食藥劑後,蟲體很快呆滯不動、癱瘓,直至死亡。但蟲體中毒後沒有痙攣或過度興奮的癥狀。由於作用靶標的不同,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問題,在防治害蟲中,也未產生交互抗性的現象,因此對上述三類殺蟲劑產生抗藥性的害蟲,采用沙蠶毒素殺蟲劑防治仍然有很好的效果。
4、低毒低殘留。至今開發出來的品種,對人畜、鳥類、魚類及水生動物的毒性均在低毒和中等毒範圍內,使用安全。對環境影響小,施用後在自然界容易分解,不存在殘留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