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把籠養肉雞養好,需要註意以下幾點:
壹、特別重視周末體重,周末體重決定了雞群的生長潛力。
周末體重的好與否是有以下幾方面決定的。
1、溫度,溫差,濕度、通風等室內環境的控制管理。
2、沙門氏菌的控制,必須選用當地最為敏感的藥物控制。
3、黴菌和黴菌毒素的控制,壹周內的肉雞肝臟是最怕黴菌毒素侵害的,壹朝受損遺害終生。壹周內的肉雞控制黴菌堅決不能使用劣質的脫黴劑,壹定要選擇使用能夠殺黴菌、能保肝、能解除黴菌毒素影響的藥物去控制,比如強力真菌靈等。
4、促免,壹周內雞的免疫系統生長狀況,決定了肉雞這38天的健康狀況。
5、腺肌胃炎和腸道的保健。可以直接影響中後期的采食量和生長快慢問題。
所以籠養肉雞,第壹周的飼養非常非常重要,就如建造高樓大廈的根基壹樣。
二、肉雞中期的飼養管理都是以抓肝臟和腸道的保健為主。
但是籠養肉雞在具體的做法中有些需要註意的地方。
1、必須嚴格控料。籠養肉雞沒有寬松的活動空間,嚴格控料不僅給了胃腸排空休息的時間,同時在集中給料的時候雞群會爭搶采食,這是對籠養肉雞心肺功能鍛煉的唯壹機會。
2、立體式高密度的籠養模式,需要有更高質量的飼料和更大的通風量來保證肝臟功能的穩定。所以籠養肉雞必須重視肝臟保健,具體做法是定期使用肝福激活肝臟組織的活性,提高肝功能。以前搞養殖的人們都知道“養雞就是養腸道,管理就是管通風”,現在籠養肉雞不僅要養腸道,還要養肝臟。這是籠養肉雞掙錢與否的關鍵點之壹。
這壹點看似簡單,但是有很多籠養肉雞場到後期卻出現了大量死淘現象。這裏不僅有飼養管理和疾病的因素,還有就是他們采用的增肥方法不對。籠養肉雞後期增肥的關鍵點大部分是增強雞群的采食量,充分發揮肉雞後期能吃猛長的品種特性,少部分因素在於增肥藥物的使用。
了解更多禽病知識歡迎關註我的,壹起成長***同進步!
首先是疾病問題 傳統的養殖模式因糞便得不到及時處理,容易滋生大量的病雜菌,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氨氣、硫化氫等,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到位,容易導致雞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導致養殖風險增大,效益降低,而發酵床養雞技術能很好的處理雞的糞尿,零排放,同時有益菌的占位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發生幾率。
其次是汙染問題 隨著規模化養雞的興起,雞糞的處理壹直困擾著養雞場的經營者和有關管理部門。我國有些蛋雞場因雞糞得不到及時處理,雞糞散發的氨氣和硫化氫等惡臭氣體,使產蛋雞患有呼吸道疾病,產蛋率只有正常雞場的30%。由於雞場環境差,雞群疾病蔓延,壹些雞場蛋雞的全程死亡率高達35%,嚴重影響了雞場的經濟效益。據統計,2001年我國畜禽糞便產生量已達21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排放量的2.7倍。據估算,到2010年,全國畜禽糞便的排放量將達45億噸。如此大量的畜禽排泄物如果處理不當,勢必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國家環保總局制定並頒發了《畜禽養殖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技術規範》,其中就嚴格規定了各個養殖企業汙染物的排放標準,然而很多養殖戶因經濟和技術上的限制,未能做到達標排放,被受到“禁養令”,罰款等而被迫停止飼養。
第三是食品安全問題 壹方面因雞生活環境差,大量使用抗生素或濫用藥物,導致藥物在動物體內殘留,通過食物鏈傳遞,影響人類的健康安全;另壹方面,因飼料原料的漲價,如目前油價漲價將導致大豆的漲價,同時引起豆粕類原料的漲價,壹些養殖戶為了降低飼料成本使用大量有毒或有害的原料,如長沙和連雲港兩地出現的“乒乓蛋”、“橡皮蛋”,主要是對產蛋雞餵吃棉籽餅或棉磷脂後而產生的雞蛋變異,湧現出大量的食品安全問題。
建議可以通過生態養殖,發酵床養雞技術,發酵床養雞技術(又稱懶漢養雞,自然養雞法),是壹種無臭味,無蒼蠅,無汙染,零排放的生態養殖技術,它的原理是是以鋸木、谷殼等有機物作用墊料,在墊料中加入生物活性菌,利用雞啄食沙礫,用腳刨地等原始生活習慣,加上人工輔助翻耙,使雞糞與墊料充分混合,在墊料中生物活性菌的作用下,對雞糞進行及時發酵、分解和轉化。從而達零排放、無汙染、生態環保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