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在於通風控制,產量和甜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建什麽樣的大棚是關鍵:拱棚壹畝地大約需要8000-10000元,日光溫室大棚需要7萬-15萬元不等。
壹、塑料大棚西瓜的整地和施肥
采用塑料大棚栽培西瓜,由於其體積大,溫度相對穩定,光照條件好,西瓜在整個生長期不得覆蓋,從而進壹步發揮了早熟的效果,比壹般小拱棚雙覆蓋栽培提前15至20天采收,顯著提高了經濟效益,對調節市場供應具有重要意義。意義重大。
塑料大棚西瓜因種植密度大,入冬前要深耕曬田,早施春肥,進行精細整地。最好每畝施優質有機肥3000至40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至60公斤。硼酸1公斤,硫酸鋅1公斤。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壹半撒施,另壹半與肥料壹起集中施入豐產溝內。不能施含氯的肥料。
大棚西瓜栽培,壹般采用小高壟或高床栽培,壟向南北延伸為好。選用早熟品種,支架栽培,在雙蔓分枝和每株留壹個瓜的情況下,按1.2m行距栽成小高埂為好,如果采用爬地式,床寬為1.2~1.5m。
二、塑料大棚的前期準備工作
為了增溫保溫,除覆蓋薄膜外,前期可在大棚內搭建小拱棚,以便在寒流侵襲或夜間低溫時覆蓋,紙被、草簾,也可在大棚內搭建。保溫的同時,還可在大棚內掛防寒簾,在大棚四周設防寒裙保溫。最好在西瓜定植前1個月扣大棚膜,定植前10~15天蓋膜,以烘烤地面增加溫度。
三、確定播種定植期
育苗以培育40~45天、4~5片葉的幼苗為宜,定植前10天逐步煉苗。
大棚西瓜定植時棚內溫度應穩定在10度以上,10cm土溫穩定在13度左右。為充分利用大棚設施,多采用密植架栽培,壹般行距1米,株距30~40厘米,每畝定植1800~2000株。如果爬地,每畝定植700~800株。
四、塑料大棚西瓜追肥澆水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做到光照前施發棵肥,伸蔓期施好促蔓肥,封壟前重施起果肥。
苗期控肥,如個別苗生長勢弱,可在距苗穴15厘米處,每株施尿素10~15克。第壹次壓蔓上架前,在植株側20cm處開溝,每畝深施有機肥1500公斤或復合肥20~30公斤,進入盛果期後,每隔10天追肥壹次,每畝追復合肥20~25公斤、尿素5~6公斤,開溝或結合澆水沖施,坐果後,結合防病防蟲韓進行葉面追肥,每周噴施1次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連噴3~4次。
早春大棚西瓜前期溫度較低,壹般不澆水。除定植時澆足定根水外,緩苗後如土壤不幹可不澆水。如果很幹,就要澆水,每株可壓1~2斤水,以後隨著氣溫升高,應逐漸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促進生長發育。
進入露地坐瓜期後,為防止澆水過多造成瓜期過長而化瓜,同時澆水過多易造成花粉發育遲緩而影響受精,壹般不澆水。
坐果後,幼瓜膨大快,需水多,外界氣溫升高,要進壹步增加澆水量和次數,使土壤保持濕潤,此期壹般每隔7~8天澆水1次。收獲前 5~7 天停止施肥澆水。以促進成熟,有利於提高含糖量和品質。
五、塑料大棚西瓜修剪
塑料大棚西瓜壹般采用通棚栽培。在瓜蔓25~30cm處搭架,架型以籬笆架為好。選用長2~4米、直徑12厘米左右的竹竿做架材,沿瓜行方向每隔2米、距瓜根部10厘米插兩根竹竿。竹竿要插牢、插直。然後綁3根橫桿,第壹根距地面30厘米,第二根距頂部20厘米,第三根在它們之間。為保證支架牢固,宜用縱桿將桿連成壹體。
西瓜支架栽培壹般采用雙蔓修剪,選留主蔓上的第二雌花結果,每株留壹個瓜。當瓜蔓長到 35~40cm 時,引蔓上架。用丙烯酸繩將瓜蔓綁在枝加上。采用 "S "型綁法,每隔 30~40 厘米綁壹根,直綁到架頂。主蔓壹側要分開綁縛,使支架內莖葉分布均勻,不能兩蔓綁在壹起,以免相互重疊,影響光合作用。結果節位前後綁蔓由於結果方式不同,采用吊瓜時,當瓜長到0.5公斤重時,用草繩編成直徑約10厘米的草席,用三根繩子等距離地相互纏繞在草席上,將瓜托住。掛在支架上,以防瓜長大後壞瓜蔓倒伏;采用落地坐瓜方式,將瓜蔓彎成U形,使坐瓜部分位於U形底部,距地面30厘米左右,當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將瓜固定,並將獎瓜綁在瓜蔓上,以後隨著西瓜膨大,在幼瓜落地處鋪壹層稻草,以防損傷瓜皮。如果莖葉徒長,可在坐瓜後留5~7片葉居中控制。
六、塑料大棚西瓜的溫、濕、光調節。
為滿足西瓜生長對溫度的要求,定植初期進行多層覆蓋,使棚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8~32℃,夜間不低於14℃,晴天最短時間內低溫不低於5℃,以利緩苗。
從緩苗到坐果前,白天氣溫達到25℃時,可開始少量放風,當氣溫達到30℃以上時,需加大通風量,使瓜蔓生長健壯。
當夜間穩定在12℃以上時,可撤去栽培床上的小拱棚,防止夜間溫度過高而造成徒長。
開花結果時,白天棚溫保持在30℃左右,夜間保持在15~20℃,晝夜溫差10~15℃,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協調。果實成熟前需要較高的溫度和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於果實膨大和含糖量的提高,但白天不宜超過35℃,當夜間在18℃以上時,將棚邊掀開,晝夜通風,加大晝夜溫差。
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除定植時要求達到80%以上外,其他時期以保持50%~60%為宜,為了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要選擇好天氣進行灌水,灌水後要加大通風量,排除棚內濕度。
采用膜下洇灌法,適當控制灌水量,草脊間減少地面水分蒸發,下雨時防止雨水滴入棚內。
在滿足西瓜需水量的情況下,應盡量少澆水,即使澆水,也要澆小水,增加澆水次數,防止大水漫灌。
西瓜需要較強的光照條件,在目前沒有人工補光的條件下,以選擇有不滴水、不起霧或防塵的長壽膜為好,應註意保持膜面清潔,不要使用透光性差的舊膜;
在西瓜生長期應嚴格修剪,及時打杈和封頂,使棚架頂部的葉片距棚頂有30~40cm的距離,保持棚架頂部和兩側面的光照暢通無阻地進入棚內,使棚內1米以上的葉片在生長中後期也能得到充足的光照,這對保持功能葉的壽命和功能十分重要;在綁蔓時,註意使葉層之間的間距為20~30厘米,防止相互重疊;保證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
七、補充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塑料大棚前期溫度底,通風時間短,除夜間外,棚內二氧化碳經常處於不足狀態,影響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和同化產物的積累、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對提高大棚西瓜的光合效率,增加大棚西瓜產量有 二氧化碳施肥對提高大棚西瓜的光合效率,增加大棚西瓜產量有重要作用。
目前,人工補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四種:
(1)在棚內堆放新鮮馬糞,發酵過程中可釋放二氧化碳,每1平方米堆5~6千克;
(2)在600平方米的大棚內燃燒丙烷氣產生二氧化碳,燃燒1.2~1.5千克,可使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3毫升/升。提高到1.3毫升/升;
(3)應用焦炭二氧化碳發生器,在焦炭充分燃燒時可放出二氧化碳;
(4)最簡單也是最永久的機構用法,在塑料容器中補入不易腐蝕的鹽酸濃縮液,再加入少量石灰石,通過化學反應即可產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施肥的時期主要是在西瓜生育期,特別是果實發育期,上午10時是植株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時期施用,通風前30分鐘停止,施用濃度最好為1~1.5毫升/升。
另外,由於大棚內施肥量大,溫度高,在塑料大棚密閉期間,駐棚機構會造成棚內有害氣體積累,對植株生長有害。因此,必須采取通風換氣的方法,保持棚內氣體新鮮,防止有害氣體積累。
八、塑料大棚西瓜如何選瓜留瓜
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西瓜,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正是低溫季節,棚內沒有昆蟲活動或昆蟲很少,因此要進行人工授粉。西瓜開花直接受夜溫影響,夜溫18℃以上的早上6點鐘開花,夜溫15℃以上的8點鐘開花。
每天早晨6點至10點,最好是8點至9點,雌雄花花開放時,從田間取雄花,撐開花瓣,露出花藥,將花藥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塗抹。
壹般要求主蔓上的第1~3朵雌花和側蔓上的第1朵雌花不要授粉,保證坐3~4個果,以便以後留瓜。授粉後掛牌標記,以便及時采收。
結果後,每株選留1個發育最好的果實,摘除多余的幼果,以利果實發育。春季大棚栽培,由於前期溫度低,葉片小,瓜苗上第壹瓜發育營養不足,多數品質差,瓜小易畸形,第三瓜雖能生長且瓜型直立,但由於結果晚成熟遲,第二瓜較大,不易畸形。在生產實踐中,壹般選留第二瓜。
果實充分膨大後,要及時翻瓜,使瓜形端正,色澤均勻,品質優良。
大棚西瓜上市早,第壹茬瓜成熟後棚膜即可揭去,而此時外界的自然光、溫度條件更有利於西瓜的生長發育,適時選留第二茬瓜,不僅可以提高產量,增加收入,而且如果管理得當,第二茬瓜的品質也比第壹茬瓜好。
九、采收與銷售
西瓜授粉後25~35天成熟,及時采摘上市(根據品種特(性)早、中熟品種采收稍早,晚熟品種采收稍遲,視品種特性和栽培情況而定。堅持分級包裝,品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