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談談補氣血的中成藥

談談補氣血的中成藥

治療氣血兩虛的常用中成藥叫八珍丸。

八珍丸古稱八珍湯,由補氣的四君子湯和補血的四物湯組成。

四君子湯由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

白術味香、色黃,這些外象都是中土之象,都是土氣的特征,所以用白術來補脾胃之氣。

人參補元氣,元氣源於心腎,心腎強則脾胃強。

茯苓祛濕,能將因脾虛而產生的水濕濁氣祛除,捎帶恢復脾胃功能。

甘草和藥益氣,可使體虛者得到補益。

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

這四味藥都有補血的功效,而且每味藥都能促進補血過程。

當歸在補血的同時還能活血,即讓補過的血流動起來。

白芍味酸,酸主收藏,它能把血收藏起來,能補血。

熟地藏血,它可以把身體裏這些很精華的東西封存起來,有壹個詞叫厚積薄發,只有把它藏起來,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迸發出來,就像種子壹樣,種子在長成大樹之前,要把自己深深地埋到土裏,然後等待時機破土而出。

川芎天性活潑,喜歡奔跑,古人說它能 "上通頭目,下達血海",上通頭面,下達子宮,川芎都可以,再加上它善於入血,能活血化瘀,可以破開血脈中的壹些瘀滯,如此等等,使氣血運行的通路得以打通。

把這兩個方子合在壹起,就是八珍湯,這是八味藥,可以補人最寶貴的氣血。

把八珍湯制成八珍丸,氣血不足的人都可以服用。

這類人往往面色蒼白,面容枯槁;怕風怕冷,壹到秋冬就手腳冰涼;說話聲音小,不響亮,甚至覺得壹口氣憋在胸口上不來;容易疲勞,走路氣喘籲籲,沒走幾步,心就跳得發怵;蹲下後,再猛地站起來,就會感到頭暈目眩,甚至眼前發黑。

還有月經量少、大病後或長時間需要調養的女性。

除此之外,這些人還有壹個****,特點也是壹樣的:舌淡苔薄白。

為什麽要特別強調這壹點呢?因為這八珍丸啊,不是誰都能用的。舌頭作為身體的壹面鏡子,可以判斷身體的狀況。

下面,我們就重點說說什麽樣的人不能吃八珍丸,或者什麽樣的人不適合用補藥。

1、陰虛火旺者不宜

什麽是陰虛?

簡單地說,陰就是體內的水液。壹旦水少了,那火就容易燒起來,專業術語叫陰虛火旺。這樣的人舌頭紅,舌苔薄,或者沒有舌苔,體內的火燒得太旺,舌苔就被燒壞了。

這個時候,再用理氣藥,無異於火上澆油。為什麽呢?氣就是火,多余的氣就是火。這些多余的氣排不出去,在體內橫沖直撞,哪裏,哪裏就表現出上火的癥狀。可以多吃壹些滋陰的食物,比如,銀耳、百合、桑葚等,或者服用知柏地黃丸。

2、感冒期間不適宜

現代人吃得好,動得少,體內或多或少都有些郁熱,壹旦感冒,寒加內熱,寒就會緊緊包裹著火,形成 "寒包火 "的局面,所有的滋補藥中難免會用到壹些溫補的藥材,會加重內熱,所以感冒期間是不適宜的。

2、"寒包火":"寒包火 "指的是寒性體質的人,在寒冷的天氣裏,體內的熱量會增加,因此,在寒冷的天氣裏,不宜服用 "寒包火"。

3、痰濕體質不適宜

痰濕可以看做是身體的垃圾,換句話說,痰濕體質的人身體內外不夠清爽,通透性不夠,反應在舌苔上,就是舌體肥胖,舌苔厚膩。這樣的人,又不能隨便進補,壹進補,臟東西就留在體內了。

而且這種痰濕很黏,它們會把壹部分好東西粘住,粘住以後呢,脾胃運化不開,就變成新的痰濕了。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就像壹個漩渦,每循環壹次,痰濕就加重壹次。反過來,痰濕又會阻礙脾胃的運化功能。所以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麽越補胃口越差?

痰濕體質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清後補。先清痰,再進補,"先清痰,後進補 "是 "先清痰,後進補 "的最好方法。

打個比方,體質虛弱、痰濕體質的人,就像那破舊的茅草屋,四周漏洞百出,當妳進屋時,妳會發現除了風壹個勁地往屋裏鉆,屋裏也是壹片狼藉,妳用磚頭把漏洞補上,風鉆不進去,表面上是補好了,但實際上屋裏還是又臟又亂,還不如先把屋裏收拾幹凈,再去修補!

祛痰濕可用二陳丸,有熱則加二妙丸。

祛痰濕可用二陳丸,有熱者再加二妙丸。

祛痰濕可用二陳丸,有熱者再加二妙丸。直到舌苔幹凈為止。

4、肝郁氣滯者不宜

舌尖、舌邊紅,是肝郁氣滯的表現。舌的兩邊代表肝膽,發紅說明有熱,這是肝氣郁久,再熱再火,再壹補,火上加火,要麽補得頭暈目眩,要麽補得面紅耳赤。此時,可以用味打底丸。

  • 上一篇:藥物的擴展臨床應用
  • 下一篇:藥品質量驗收記錄包括哪些內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