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4日,富有爭議的美國克隆專家紮沃斯於2003年9月15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壹個科學會議上宣布,他已經克隆出了壹個“半人半牛”的混合胚胎,不過紮沃斯強調,他絕不會讓這樣的“人牛胚胎”孕育誕生下來。他稱自己克隆“人牛胚胎”的目的只是想使人類幹細胞克隆技術變得更加完善。然而紮沃斯的實驗仍然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他將人類DNA插入牛的卵子中,從而創造出了這枚“人牛混合胚胎”。這枚“人牛胚胎”存活了大約兩星期之久,長到有幾百個細胞的大小,而且有跡象表明其中含有正常的DNA。不過,“人牛胚胎”生長才剛剛開始,遠未發育到出現組織或者器官的階段。
“混合胚胎”的DNA幾乎全都來自人類,但是其細胞也將會保留壹些動物基因。研究人員尚無法預測這樣的“混合胚胎”將來是否會顯示其動物遺傳特性。
紮沃斯擁有壹個不孕研究實驗室,他正是在自己的研究室裏克隆出這個“人牛混合胚胎”的。據紮沃斯稱,從理論上來說,這枚“人牛胚胎”完全可以植入女性的子宮孕育並誕生下來。不過,紮沃斯特別強調,目前他絕沒有任何允許這樣壹枚“人牛胚胎”活著誕生的想法,他稱自己之所以克隆出這樣壹枚混合胚胎,只是想使與倫理問題無關的人類幹細胞克隆技術變得更加完善。
紮沃斯已經在壹些科技雜誌上發表了壹些早期克隆進程,他將在近兩個月的科學會議中,詳盡描述最新的研究成果。紮沃斯道:“我們之所以克隆出‘人牛混合胚胎’,只是想使克隆人類的技術變得更完善而已。我們根本不想創造出壹個怪物。”
據報道,紮沃斯的“人牛胚胎”克隆成果在科學界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他克服了壹個至關緊要的難題,即在“核轉移”克隆過程中,包含人類DNA的染色體並沒有發生以往常見的分解或紊亂現象,仍然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同樣的克隆技術曾使科學家克隆出了母羊多莉和其他壹些動物,然而,當研究人員試圖克隆靈長類動物如人類的細胞時,人類細胞的染色體在“核轉移”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破壞和紊亂現象。壹旦科學家能克服了這個難題,也就意味著找到了克隆人類的鑰匙。
然而,紮沃斯的研究成果仍在科學界引發了巨大的懷疑和爭議,13日,壹直強烈反對生殖克隆的英國皇家學會發言人明確表示不贊同紮沃斯的研究,不過該發言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壹個優秀的科學家。”
不過,英國皇家學會幹細胞和克隆工作小組負責人理查德·加德諾教授卻對紮沃斯的宣稱表示懷疑,他對記者道:“在不能提供證據的前提下,我對他的宣稱感到懷疑。因為最近的研究顯示,克隆靈長類動物胚胎在技術上比克隆其他哺乳類動物要難得多,我們很懷疑克隆人類的可行性。”
2006年11月6日來自紐卡斯特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兩個研究小組向英國人類受精和胚胎技術管理局提出這項申請。科學家將從人類身上取下壹個皮膚細胞的細胞核,再將壹個母牛卵子細胞的細胞核除去,把人類的細胞核植入牛卵子細胞中。從基因角度講,這個混合的胚胎細胞中基本上都是人類的成分,占到99.9%,僅有0.1%是動物成分。
主張這項計劃的科學家指出,胚胎細胞混合成功後,他們會觀察6天並從中提取幹細胞,完成後立即把胚胎細胞毀滅,絕不允許其活過14天。
從胚胎中提取未經完全發育的幹細胞,能培育出各種人體組織,如骨髓、腦細胞、心肌甚至肝、腎等器官,它們可被用於治療白血病、帕金森氏癥、心臟病和器官衰竭等病癥。由於具有細胞提供者本人的基因特征,因此向提供者本人移植這些組織器官就不會產生異體排斥反應,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但科學家們表示,此次實驗中提取的幹細胞不會被用在病人身上,而只用於基本的科學實驗。
科學家之所以進行此項實驗,是因為在幹細胞研究中出現了人類卵細胞短缺的現象。壹方面,很少有人願意捐獻卵細胞,另壹方面,即使有人願意,還要動手術獲取卵細胞,比較繁瑣。
此前,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曾經聲稱已經造出人與母牛或兔子卵細胞混合的胚胎細胞,在英國提出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