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後血脂升高怎麽辦?很多高血壓患者通過藥物治療血壓控制滿意,但血脂水平和血液黏稠度升高。可引起血脂升高的降壓藥有雙氫可樂定、復方降壓片、強心苷等。有些患者服用這些藥物後,血壓下降緩慢,但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卻出現明顯升高,這對控制血液黏稠度極為不利,從而容易發生血管栓塞,誘發缺血性心臟病和缺血性腦中風。因此,在服用上述藥物降壓的同時,應定期檢查血脂濃度,發現血脂增高或血液黏稠度增高時,要註意服用壹些降血脂、降血液黏稠度的藥物,或更換其他降壓藥物,以保證高血壓的治療更加完善。
用藥後出現性功能障礙怎麽辦:長期服用甲基多巴、哌唑嗪、肼苯二氮卓、安體舒通、雙氫克洛西泮等降壓藥可導致性功能障礙,壹般在3例高血壓伴有性功能障礙的患者中,有2例是服用降壓藥所致。目前尚未發現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如卡托普利等)對性功能有特別明顯的影響。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纈沙坦(代文)不僅能有效控制動態血壓,而且對性功能有壹定的保護和改善作用,能在壹定程度上使男性高血壓患者的性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用藥後出現咳嗽現象怎麽辦:有20%的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壓藥,特別是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後,出現咳嗽,甚至劇烈幹咳,為此不得不停藥。如何應對這壹常見問題?首先要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原因。壹旦確定患者的咳嗽是由服用降壓藥引起的,可考慮改用其他類型的降壓藥,如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等、同樣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療效;如果患者有糖尿病、腎功能損害或腎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則必須在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時,應向患者說明該藥咳嗽的不良反應低於其治療效果,如果咳嗽較輕,壹般不要停藥;如果患者病情非常嚴重,不能耐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咳嗽不良反應,應及時改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
用藥後皮膚潮紅怎麽辦:10%~20%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使用鈣離子拮抗劑後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潮紅,尤以鈣離子拮抗劑更為明顯。此外,這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往往與藥物劑量有關,劑量越大,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反復的皮膚潮紅可引起外周血管調節功能障礙。因此,壹旦使用某種鈣拮抗劑出現皮膚潮紅,就應考慮更換其他藥物。如果出於治療原因有必要繼續使用,則應由醫生酌情決定。
服藥後出現頭痛、頭暈和乏力:硝苯地平等短效鈣拮抗劑和酚妥拉明等某些血管擴張劑可引起頭痛、頭暈、心慌等不適。哌唑嗪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和暈厥。疲勞和乏力主要見於長期服用利尿降壓藥(尤其是排鉀利尿降壓藥,如雙氫克尿噻)和β-受體阻滯劑(如強心苷)的患者。如果這些不良反應尚能耐受,且藥物療效確實不錯,可繼續堅持使用;如果不能耐受,可通過復方制劑聯合用藥後加以糾正。
用藥後下肢浮腫怎麽辦:血管擴張劑長期應用後可引起下肢浮腫的不良反應,聯合小劑量利尿降壓藥可消除這種不良反應,增強降壓效果。
用藥後精神障礙怎麽辦:甲基多巴、可樂定、利血平、胍乙啶、復方降壓片等降壓藥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睡、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老年人長期服用還可導致抑郁癥。可以服用B族維生素等保護神經的藥物輔助治療,還可以通過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來減輕癥狀。
用藥後出現惡心嘔吐怎麽辦?惡心和嘔吐是化學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利培酮、胍乙啶等降壓藥可促進胃酸分泌,誘發或加重胃潰瘍,部分降壓藥還會導致患者食欲減退。預防這些不良反應的方法是少食多餐,吃壹些易消化的飲食,不要吃太甜、辛辣、油膩、無異味的食物,吃壹些微鹹的零食和食物也能起到防治作用。
服藥後便秘怎麽辦?多喝溫熱水,疏通腸道。飲食中多增加纖維素含量較多的食物,如糙米、麥片、蔬菜、水果、蜂蜜等。適當運動,如散步、做操等,對緩解便秘也有幫助。
服藥後腹瀉怎麽辦:少食多餐。不要吃含纖維多的食物,容易引起腹瀉和腹痛。避免咖啡、茶、酒和甜食。避免油炸、油膩和辛辣食物。補充水分,必要時服用止瀉藥。
對藥物的肝腎反應:雖然絕大多數降壓藥都是由肝臟代謝、腎臟排泄,但這並不意味著對肝臟和腎臟有損害。患者也可以考慮使用雙通道排泄的藥物,比如樂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