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合工大(HFUT)。創建於1945 年,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111計劃”高校,首批試點“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簽約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享聯盟和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戰略合作聯盟成員;全國首批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建,被譽為汽車領域的“黃埔軍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壹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高校,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同建設。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該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稱贊其為“世界壹流大學”。
截至2014年,學校在校學生15500余人,其中博士生1900余人,碩士生6200余人,本科生7400余人 。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AHU),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建。
學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慶創辦的、安徽省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原安徽大學;現安徽大學於1958年以合肥大學、原(國立)安徽大學部分科系為基礎建立,同年9月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2014年,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和壹個大學科技產業園,占地面積3200余畝,建築面積120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320余萬冊;有教職工2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約27000余人。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創建於1945年,是安徽省第壹所工科高校,是全國最早開展礦業人才培養的兩所高校之壹。1955年由淮南煤礦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1958年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1971年原合肥礦業學院主體系科及部分基礎課師資回遷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學院。之後,經歷了淮南礦業學院、淮南工業學院等辦學時期,原華東煤炭醫學專科學校和淮南化學工程學校相繼並入。1998年學校由煤炭工業部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經過7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地方和行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在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壹、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是安徽省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時是國家高水平運動員招生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優秀。
學校的前身系隸屬原國家冶金工業部的華東冶金學院,是華東地區唯壹壹所冶金行業本科層次的高等院校,後劃歸安徽省教育廳,實行中央與地方***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更名為安徽工業大學,現已發展為壹所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法、藝等七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具有行業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佳山校區、秀山校區),***占地2555畝,校舍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9億元,紙質文獻資料200余萬冊,面向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846人,各類全日制研究生2303人。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中心城區,是壹所辦學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社會影響廣泛的安徽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是中華人民***和國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建的綜合性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之壹,被教育部和科技部 列為全國首批建設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十所高校之壹。
安徽農業大學始建於1928年(民國17年),前身省立安徽大學是安徽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學校是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是教育部“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副教授自審權,具有"本—碩—博—博士後"完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截至2015年1月,學校具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33個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占地面積3528畝,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3.8億元,圖書館藏書260萬冊。 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177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2597人。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為安徽省屬重點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成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第壹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於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壹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截至2014年6月,該校設有22個直屬教學機構,5所直屬附屬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有在職教職工3733人,在校生***18700余人,其中研究生3160余人,留學生250人。
安徽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Anhu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安師大(ANU),位於長江流域區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蕪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與民國時期著名的國立安徽大學壹脈相承。
安徽師範大學是省部***建的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具有接受公費來華留學生資格的高校、全國首批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高校、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學校具有副教授自審權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也是安徽省優先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截至2014年7月,校園***有3大校區,占地總面積195.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總值2.57億元,圖書館藏275.2萬冊。學校已經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不同教育層次等類型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發展成為壹所學科門類齊全,師範與非師範並舉高等院校。
2015年安徽師範大學在中國143個師範類大學中綜合排名第13位,獲評目前中國兩岸四地綜合實力較強和辦學水平較高的“三星級大學”。躋身兩岸四地人才貢獻和科學貢獻有顯著成就、研究水平較高的“中國知名大學”隊列,成為我國高考錄取入學成績要求較高、競爭較為激烈的大學之壹。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坐落於安徽省蚌埠市。1959年5月,學校始建於合肥,時名為安徽財貿學院;1961年遷址蚌埠市;
2004年5月,學校更名為安徽財經大學。
2011年安徽省教育廳批復安徽財經大學整體專業進入安徽省本科第壹批次招生。
截至2014年6月,該校有蚌埠市交通路校區、龍湖西校區、龍湖東校區,占地總面積1014050平方米,圖書藏量203.45萬冊,在職教職工1428人,在校本科學生21185人,碩士研究生1663人,成人教育生12627人。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安徽建築大學(Anhui Jianzhu University)建校於1958年,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郭沫若先生為學校親題校名,享有“皖江建築人才搖籃”的美譽,是安徽省唯壹壹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安建大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省級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全國建築類高校就業聯盟(ACEA)成員,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中國千年古建流派之壹“徽派建築“研究與傳承的主要高校。
安建大有南、北兩大校區,占地面積1531畝,圖書資源近300萬冊,下設11個學院與壹個獨立學院,54個本科專業全部壹本招生***計涵蓋工、管、理、藝、文、法、經七大學科門類。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安徽工程大學是壹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坐落在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學校辦學始於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穌會創設的安徽私立內思高級工校,先後經歷蕪湖電機制造學校(原屬於國家第壹機械工業部)、蕪湖機械學校、合肥工業大學教學點、安徽機電學院、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等辦學階段,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1996年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價,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安徽工程大學學科涵蓋工、理、文、管、經、法、藝等門類,有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等14個學院(部);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61個專業。
截止到2015年3月,學校占地面積1500余畝,校舍建築總面積5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8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150萬冊;有教職工近1300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000人。
安徽中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更名前為安徽中醫學院,2013年,經中國教育部批準,安徽中醫學院升格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 。2014年4月,被列入安徽省高校編制備案制管理試點單位。
安徽中醫藥大學坐落於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壹的安徽省合肥市,學校是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單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是安徽省第七、第八、第九屆文明單位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皖南醫學院
皖南醫學院建於1958年,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前身是蕪湖醫學專科學校,1971年並入安徽醫學院(現安徽醫科大學)為其皖南分院。1974年國務院批準獨立建院。是安徽省屬普通高等學校。
根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占地面積700余畝,各類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設有16個教學單位,開辦19個本科專業和2個專科專業,有各類在校生2.4萬余人。
蚌埠醫學院
蚌埠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醫學院分遷和安徽醫學院援建而成,是安徽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和國家首批具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崗位設置單位,是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生委第壹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是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護理學專業主考單位。
截至2014年10月,該校占地面積近1000畝,總建築面積達33萬平方米,新校位於蚌埠市風景秀麗的龍子湖畔。設有18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面向
全國18個省市招生;有3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二級學科授權點。有教職工3000余人;普教本科在校生近13000名,碩士研究生近1000名。
淮北煤炭師範學院
淮北師範大學(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淮師大,位於國家能源基地、國家園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壹所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
1974年建校,時為安徽師範大學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淮北煤炭師範學院,隸屬原煤炭工業部,面向全國招生。1998年9月實行“中央與地方***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淮北師範大學。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增列為省級立項建設博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和博士後培養單位。 具有副教授評審權。2015年,淮北師範大學大部分專業列入本科第壹批次招生。
學校設有16個學院,72個本科專業,涵蓋法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等10大學科門類,有9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占地面積3000余畝(新區2200畝,老校區800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紙質圖書177萬冊,電子文獻折合總量110萬冊,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
安慶師範學院
安慶師範學院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慶市,是壹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安慶市,古稱舒州,別稱宜城,簡稱“宜”。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北岸,皖河入江處,安慶市素有有“萬裏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壹州”的美譽。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1897年,清代安徽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時間最長的省學“敬敷書院”移建於學校菱湖校區內,揭開了百年育人的序幕。1898 年,清朝光緒皇帝諭令改為求是學堂。1902 年,改為安徽大學堂。1928 年,省立安徽大學在此建立。1946 年,改為國立安徽大學,時有“於京滬壹帶,僅次於上海“同濟大學”之譽,創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輝煌。
菱湖校區現存的敬敷書院和國立安徽大學紅樓,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學校百年發展的歷程。新中國成立後,這裏雖幾經變遷,但辦學不輟。1980 年,安慶師範學院正式成立,並成為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4年,學校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6年,正式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14年,學校有龍山、菱湖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858畝。設有19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並設有5個壹級學科碩士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擁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人,在冊成教生5000人。
安徽科技學院
安徽科技學院(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始建於1950年,1965年舉辦本科教育。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安徽早期舉辦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六十五載的櫛風沐雨,學校已發展成工、農、管、理、經、文、哲、醫、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學。現為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高校、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擁有國家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的高等學府。
安徽科技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16300人。
學校坐落明太祖朱元璋故裏、改革開放起源地鳳陽縣。新校區位於安徽科教文化、綜合交通次中心,皖北中心城市蚌埠
阜陽師範學院
阜陽師範學院(Fuyang Teachers College)學校創辦於1956年,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陽市,是壹所公辦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根據2014年9月官網顯示,學校有清河、西湖兩個校區,占地97.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4.5萬平方米,普通本科在校生1.85萬人。學校設置14個教學學院、1個教學部、1個繼續教育學院 ,擁有5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農學、 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有3個壹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被譽為 “ 皖北地區基礎教育的搖籃、人才培養的基地、科技創新的平臺、文化建設的窗口 ” 。
淮南師範學院
“淮南師範學院”隸屬於安徽省人民政府,是壹所涵蓋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法學、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本科高校。
學校始建於1958年。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原淮南師範專科學校、淮南教育學院、淮南師範學校合並組建淮南師範學院。學校2007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取得“良好”成績,2009年學校被確定為碩士研究生培養省級立項建設單位,2010年開始與安徽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校位於安徽省淮南市。
截止2013年6月,學校占地面積1216畝,建築總面積42萬平方米,擁有教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500多萬元,館藏圖書150萬冊。擁有語言訓練中心、微格教室、藝術實訓中心、機電工程實訓中心等壹批校內實訓基地和130多個校外實踐基地。校園是淮南市人民政府命名的花園式單位,連續四屆獲得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
截止2013年6月,學校建有15個院系,以及教師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辦學單位,開設6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8萬余人。2000-2013年,已經培養了7.4萬多名面向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建設的的各類人才。
合肥師範學院
合肥師範學院坐落在全國四大科教基地城市之壹的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前身為創建於1955年的安徽教育學院,2007年改建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工作單位。2014年12月5日,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有錦繡、三孝口兩個校區,占地540畝(規劃1200畝的濱湖校區已首批征地500畝),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836萬元,紙質圖書88.66萬冊。
學校設有12個院系及4個公***課教學部,普通本科專業44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有專任教師695人,全日制在校生13926人。
宿州學院
宿州學院是壹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安徽省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始建於1949年,2004年經教育部批
準升格更名為宿州學院。2014年4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是安徽省首批示範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並順利通過驗收、國家級大
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高校、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管理集體、安
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第壹屆安徽省教育系統文明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該校坐落在“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的宿州市,是宿州市唯壹壹所本科高校,壹向被視為皖北地區的文化淵藪,是皖北地區和周邊地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1146畝,預留發展用地1160畝,已建成校舍總面積37.29萬平方米,在建、擬建總面積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8億元。館藏圖書
209.23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03.32萬冊。現有專任教師785人,各類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000余人。
皖西學院
皖西學院(West Anhui University)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聯合大學、六安師範專科學校和六安師範學校三校合並組建。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朱蘊山先生1918年創辦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 。
該校位於安徽省六安市。截至2015年3月,該校校園占地1581畝,總建築面積逾46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量近16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8億元。設有13個二級學院,54個本科專業,人文地理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全日制在校生20262人,教職工1046人。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單位。
2015年7月成為“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主要成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