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實習區地質現象概述有哪些?

實習區地質現象概述有哪些?

了解和掌握實習區域的區域地質概況之後,接下來將進行野外實習的具體準備工作。按照野外作業的規定,實習用品包括:“野簿”(野外工作簿)、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地質包、三角尺、量角器、鉛筆、繪圖筆和橡皮等。壹般要求5~6個人分為壹組,成員中要根據身體狀況合理搭配。女同誌不能集中於壹組,這樣便於野外工作中互相幫助,除野外實習工具外,也要根據實習的季節,實習區域地理氣候特征等情況,做好生活用品的準備。如夏季多蚊蟲,可以考慮攜帶蚊帳,野外工作主要靠步行,為方便於行走應攜帶運動鞋和野外工作服及洗漱用品,同時準備壹些常用藥品,感冒藥、暈車藥、正骨水、創可貼、蛇毒藥、清涼油或風油精和消炎藥等,以備途中可能發生的常見疾病。

A.基巖海岸海蝕地貌特征在實習區內,海岸的基巖為花崗質巖石。據地質學者研究,這些花崗巖的成因是屬於巖漿作用類型,在新太古代花崗巖遭到晚期巖脈的侵入,後期又遭到了強烈的變形和變質的改造。主要礦物有石英、長石,還有黑雲母、角閃石等。其顏色為淺灰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崗結構,其構造呈塊狀,在巖石中可以見到暗色片麻巖和角閃巖等包體,並普遍發育著後來侵入的淺色偉晶巖脈和石英脈。這些是實習區海岸基巖的巖石學特征。

在海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海岸巖石呈現出各種形態,並伴有因坍塌而成的破碎的礁石。這些都是由於海岸波浪運動而形成的海蝕作用的特征。當我們站在海邊,看著海浪由遠及近,壹排排地向岸邊推進,海浪擊打到巖石上,飛濺起白色的浪花,令人心潮隨之起伏,激動不已。這種現象就是海岸的波浪運動,久而久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海浪就雕琢了海岸千奇百怪的模樣,這種現象就是海蝕作用的結果。

基巖海岸的波浪壹般都是拍岸浪的形式。由遠及近,波浪的形態從對稱、波高低、波峰線不連續,逐漸過渡到不對稱、波高增大、波長減小、波峰線連續的波形,最後與海岸的巖石相撞形成驚濤駭浪,這就是拍岸浪。實習老師告訴我,拍岸浪使波浪的能量瞬間消耗在被撞擊的巖石上,使巖石遭到破壞。這種形式壹次次地反復,無休止地運動,由此形成了各種海蝕地貌。

我問實習老師,海浪的運動形成海蝕作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被侵蝕的海岸為什麽會出現那麽多形狀各異的形態呢?她笑著看了看我,眼神中帶有可以察覺到的欣慰。她告訴我,基巖海岸被侵蝕作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波浪的能量逐漸消耗於被侵蝕巖石的過程。在拍岸浪的長期作用下,基巖被不斷地沖刷,拍打而出現碎裂,逐漸形成了海蝕凹槽和海蝕溝等海蝕地貌。海蝕凹槽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凹槽上部的巖石缺少了支撐的基礎,重力失去了穩定性,最終造成巖石的崩塌,這就形成了比較陡直的海蝕崖。拍岸浪是在時間的長河中無休止地運動著,海蝕作用也不間斷地進行,這就會形成新的海蝕凹槽,海蝕凹槽不斷地擴大,則又形成新的海蝕崖。這種作用的結果,造成海蝕崖朝著陸地的方向不斷地節節後退,陸地前方的海岸帶寬度則不斷地增大,由此形成了壹個微微向海洋方向傾斜的波切臺。隨著波切臺的不斷拓寬,前進的波浪在到達海蝕崖之前,它的能量也就被逐漸消耗掉,直至波浪沒有足夠的能量破壞海蝕崖的基底時,就不會再出現新的海蝕凹槽,最後波浪對基巖海岸的侵蝕作用達到了壹個平衡狀態。在這個平衡狀態沒有到來之前的海蝕作用的全過程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海蝕地貌。比較常見的有:海蝕凹槽、海蝕溝、海蝕崖、海蝕柱、海蝕巖礁、海蝕巖垛、海蝕穹、波切臺等。

B.基巖海岸海洋生物特征在實習區的基巖海岸潮間帶(潮間帶指潮汐漲落的空間地帶)有豐富的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大多數固著在基巖的表面,隨著潮汐漲落的規律有良好的分帶性。如藻類、鹿角菜、海白菜以及海葵等大多分布在下部;牡蠣、笠貝、銹凹螺、紫貽貝、荔枝螺等大多位於中部;又如海蟑螂、藤壺、短濱螺等多在上部。所謂的上、中、下帶的區分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的界線。除上述海洋生物之外,還有褐藻、紅藻、苔蘚蟲、有孔蟲、石龜、介形蟲以及多毛類等生物也可以在基巖海岸中見到。螃蟹類的生物通常活動於巖石縫隙間,而魚、蝦、海星等生物則主要生活在海水中。

關於基巖海岸中常見的生物特征描述如下:

海蟑螂學名海岸水虱(Ligia exotica),又名海蛆,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黑棕色,常與巖石顏色相近,具保護色作用。扁橢圓形,長3~4厘米,長寬比約為2。頭部短小,眼睛大而圓,位於頭部兩側,胸肢7對,2個觸角,體後1對長尾肢,末梢二分叉。爬行速度快,成群結隊生活在高潮線及潮上帶巖石中。

藤壺(Balanus)

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蔓足亞綱,藤壺科。固著基巖表面生活,殼體外有6塊堅硬鈣質殼板,頂部壹對背板和壹對盾板組成口蓋。其中個體較小的小藤壺生活在高潮線附近,殼體被腐蝕呈灰色或暗灰色。個體較大的藤壺生活在潮間帶的中、上位置,灰白色,殼板上具有縱肋。

短濱螺(Littorina brevicula)

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黑褐色,夾雜白、黃色斑,殼頂紫褐色。殼體小,似球狀,殼口卵圓形,螺層約6層,結實。螺層上有4~5條螺肋,體螺環的螺肋約10條,粗細不壹。螺層中部擴張,形成較明顯的肩部。主要生活在潮間帶的上、中部,以足絲固著在巖石表面上,成群出現。

黑偏頂蛤(Modiolus atrata)

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殼表面呈黑色,殼內淡藍色。貝殼個體很小,近三角形,殼頂偏向背緣而得名。腹緣略凹,背緣呈弓形,後緣圓形。足絲淡黃色,極細軟。主要生活在潮間帶的上、中部。

牡蠣學名僧帽牡蠣(Ostrea cucullata),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殼體大多呈不規則三角形,殼頂小尖長,兩殼不對稱,終生以左殼固著生活在巖石表面。左殼大,呈帽狀(故得名“僧帽”)。右殼平如蓋,表面具同心環狀鱗片,顏色為黃色或暗紫色,殼體內部呈灰白色,肌痕大,位於中央偏上。鉸合部呈三角形,韌帶槽狹長,呈銳角三角形。牡蠣主要生活在潮間帶中、上部,但個別可達潮下帶。退潮後牡蠣雙殼緊閉,靠殘留水體維持生命。牡蠣肉質鮮美,殼體易損傷皮膚。

笠貝(Acmaea)

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灰青色,灰黃色。殼體小,鬥笠狀,殼體薄,周緣完整呈卵圓形,無螺旋部。殼頂高起,位於近中央而稍向前方。殼頂較鈍,常被磨損。殼邊常有三角形放射狀棕褐色帶,殼內白色,有棕色斑塊。以寬大的肉足吸附在巖石表面,較結實。主要生活在潮間帶的中、上部。

海葵屬於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小東山海岸常見的類型屬於綠海葵(Sagartia leucolena)。外形呈圓筒狀,口盤部中央有口,周圍分布許多觸手,數目約是5或6的倍數。以蕊盤分泌物附著在巖石表面上,當觸手伸開時呈現葵花狀,故取名海葵。

海白菜學名石蒓(Ulva lactuca),屬於綠藻植物門。綠色,葉片狀。由兩層細胞組成,莖很短,基部有盤狀體固著在巖石表面上。主要分布於潮間帶下部。

海帶又名海草,屬褐藻門,海帶科。呈單條分支管狀,管壁由壹層細胞組成。幼體以基部固著在巖石表面生活,長大後隨波逐流漂浮在水中生活。

鹿角菜又名鹿角、猴葵等,屬褐藻門。藻體綠色,下部橫臥,上部直立。直立的部分呈圓柱狀,叉狀分支,壹般高達10~30厘米,生活在潮間帶下部。

銹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貝殼圓錐形,堅厚。螺層約7層,各層微顯膨圓。殼表面密布細線狀的螺旋紋和粗大的向右傾斜的放射肋,生長紋細密,與斜的放射肋成十字交叉。表面黃褐色,有鐵銹色斑紋。殼口斜,呈現馬蹄形。生活在潮間帶中、下區的巖石間,以藻類為食。

脈紅螺(Rapana venosa)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個體大,螺層6級,螺旋部矮,體螺環中部寬大,基部收窄。殼面密生較低的螺肋,粗細均勻。縫合線較淺,每層靠上部由連續的螺肋形成肩角。殼色為黃褐色,有棕色或紫棕色的斑點。殼口很大,內面杏紅色。外唇邊緣隨殼面的粗肋形成犄角,內緣具多褶,內唇弧形,上部薄,下部厚,向外伸展與繃帶***同形成假臍。生活在數米或十余米水深的淺海泥沙碎貝殼質海底,其幼小個體則常見於潮間帶巖礁間。

除了上述海洋生物之外,還有褐藻、紅藻、苔蘚蟲、石龜、有孔蟲、介形蟲和多毛類等生物通常也生活在基巖海岸中。此外,螃蟹類生物通常活動於巖石縫隙間,魚、蝦、海星等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水中。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小東山壹帶基巖海岸的沈積物中常含有壹些沙質海岸海洋生物碎片(例如舟蛤、菲律賓蛤、櫻蛤、毛蚶等),而這些生物碎片的原生物通常不生長在基巖海岸。

C.沙質海岸海洋生物特征沙質海岸的形成也是由於波浪作用導致的。波浪的作用能夠引起接近海岸地帶的沈積物的運動,這就是搬運和再沈積的過程。當激浪沖擊海岸時,會形成向陸地前進的水流(稱為進流),當前進的水流沖向海岸時就會把水下的砂、礫等物質搬運到岸上,當退回外海方向的水流(稱為回流)運動時,部分砂、礫又被搬運回水下。進流與回流的往返作用,使砂、礫在運動中被磨圓並且得到了篩選,壹部分在海岸形成礫灘、沙灘或沙坎;另壹部分則在離海岸有壹定距離的水下沈積下來,成為平行於海岸的沙堤或沙壩。所謂的沙質海岸就是這種作用的結果。

由於生存條件的不同,實習區內沙質海岸的海洋生物與基巖海岸的生物則有著非常大的不同。

關於實習區內沙質海岸常見的海洋生物在這裏作壹下介紹:

蛤蜊常見凹線蛤蜊(Mactra sulcataria),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黃褐色、灰黃色等。殼較薄,有放射狀條帶。除殼頂之外,殼體表面有許多稍粗輪紋。殼內面白色,其後端呈淡紫色,韌帶分內外兩部分。外韌帶小,位於兩殼體之間的背緣;內韌帶強大,位於鉸合部位中央的三角形韌帶槽內。鉸合部寬大,左殼與主齒分叉呈“人”字形,前後側齒單片。右殼兩個主齒呈“八”字形,前後側齒雙片。前後閉殼肌發育大致均等。北戴河沙灘上普遍生活著蛤蜊,主要分布在潮間帶泥沙中,挖穴生活。

貓眼學名扁玉螺(Neverita didyma)。殼面淡黃紫色,頂殼深藍色。殼體大而扁。螺層有5~6個,體螺環極大,外緣輪廓呈半球形。沿縫合線下方有壹條狹長黃白色帶。殼口極大呈半球形,外唇薄,內唇厚。臍大而深,呈黃褐色。前足非常發達,能將泥沙撥分兩側便於爬行。北戴河沙灘的貓眼數量較多,主要生活在潮間帶上部和潮下帶,直至淺海地區,退潮後潛入泥沙中保護自己。這類生物捕食竹蟶或其他貝類,肉鮮美,貝殼為貝雕工藝的原料。

螺(Umbonium)

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殼面光滑,淡棕色,夾紫或紫棕色波狀放射狀花紋。殼體呈圓錐形,低而寬。殼質結實,7個螺層。螺旋部低,縫合線淺。殼口近四方形,殼底平坦,臍孔被壹白色胼胝掩蓋。主要生活在潮間帶中、上部。

毛蚶(Arca subcrenata)

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白色殼體,常有褐色、棕色絨毛,殼皮厚(故得名“毛”蚶)。殼體中等大小,堅厚。長卵圓形,左、右兩個殼體不等,右殼略大。背側兩端顯棱角,腹緣前端圓,後端稍延長。殼頂突出,向內卷曲。表面放射肋凸出,肋條數量約35個。肋上顯有方形小結節,尤其出現在左殼。前閉殼肌痕馬蹄形,後閉肌痕卵圓形。幼體毛蚶可用足絲附在海藻或巖石上,成長後移入泥沙淺埋,水管不發育。主要生活在潮間帶有淡水註入的泥沙中。

竹蟶(Solen)

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黃色外殼皮,柱狀或長卵形。兩殼相等,殼壁脆薄,殼頂低,韌帶在外方。主要生活在潮間帶的下部泥沙灘中,穴居很深。

灘棲螺(Batillaria)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黃褐色,殼口局部呈色環帶。殼體呈小錐形,小而結實。螺層12~13 層,縫合線明顯。各螺層寬度增加均勻,體螺環較短小。殼口卵圓形,有較短的前溝。主要生活在潮間帶,退潮後通常爬向淺的積水處,數量多,密度大。

紫貽貝(Mytilus edulis)

軟體動物門,雙殼綱。貝殼壹般呈楔形,兩殼對稱,半內韌帶長,鉸合齒退化成小結節,前閉殼肌消失,生殖腺擴展到外套膜。殼頂位於貝殼的最前端,貝殼長度不及寬度的兩倍。

馬糞海膽(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棘皮動物門,海膽綱,外形似馬糞,大棘短而密集。殼板縫合線上無凹痕。體色變化較大,有綠色、紫色、灰紅、灰白、褐色和赤褐色。生活在潮間帶巖石下和石縫間。

海燕(Patiria pectinifera)

棘皮動物門,體較大,腕短,體盤大,緣板小,背板上有顆粒狀小脊,背骨板成疊瓦狀排列。生活時背面顏色鮮艷,口呈橘黃色。

寄居蟹(Diogenes sp.)

寄居在螺殼或貝殼內。生活於潮間帶底棲爬行。若在泥沙灘上運動,往往留有爪痕。

舟蚶(Arca navicularis)

貝殼結實,近長方形;當兩殼合起,殼頂向上時呈舟狀。前方短,後方長,殼面中部稍壓縮;前端圓,後端略呈節形,中部稍凹,背緣直,腹緣稍凹形成腹孔。殼面黃白色,具紫紅色花紋。放射肋規則,在前部和後部粗壯,中部則細弱,具有不很明顯的結節。殼頂突出,彎曲;兩殼頂距很遠;韌帶面寬而平,背有棕黑色表皮,並具有菱形溝。殼內面色紫,鉸合面狹長,齒短而密。前閉殼肌長卵圓形,後閉殼肌長方形。生活在6~24米深的巖礁間,用足絲附著他物。肉可食。

布紋蚶(Arca decussata)

貝殼橢圓形,扁平,殼頂稍凸出,互相接近,位於前方,約相當於殼全長的1/4處;貝殼表面同心生長脈相當凸而密,與放射肋相交呈布紋狀。殼表面白色,背有棕黑色毛發狀表皮。鉸合面窄,前後兩側比中央寬,齒較大而稀,片狀,中央則較小,兩側較大。前閉殼肌痕橢圓形,後閉殼肌痕大。生活於淺海,用足絲附著於巖石、珊瑚礁的縫隙中或其他貝殼上。肉可食,貝殼可燒石灰。

我們在這裏介紹的是實習區內旅遊者可見到的海洋地質現象。實際上在實習區內還有如巖漿作用、河流、地下水地質作用、地質構造等現象。這些現象還是留給地質學家們去觀察和研究吧!

  • 上一篇:天使的寓意是什麽?
  • 下一篇:青蒿素治療什麽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