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鑄十八羅漢,原在縣城北門圓通寺內,1962年移至寺內。現存 15 尊。這些塑像個頭不大(高63-67厘米),但表情栩栩如生,其造型表現出簡潔渾厚的特點。由背面刻字可知,其鑄造年代為明萬歷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605-1607 年)。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布這些造像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金棺
金棺內置銀棺,亦為南北走向,由6塊黃金鉚接而成。金棺長 10 厘米,寬 3-6 厘米,高 4.2-7.8 厘米,重 91.5 克。棺頭還有壹扇雙扇假門,門口裝有兩個金絲環,門楣上飾有連珠紋,門頂和左右兩側伸出蓮瓣形背光。棺身布滿了 "重佛舍利 "圖案,四個楷書大字全部整理好,棺內裝滿了 "舍利"。
銀棺
1977年,壽縣邊念寺宋塔地宮出土了壹具船形棺。棺槨存放在石涵中,高9-11.5厘米,寬8-9厘米,口寬7.4-8厘米,用薄銀片鉚接而成。棺蓋上飾 "雙龍戲珠 "圖,壹側飾如來10人,為緩步或鐃鈸,似喪葬禮儀樣式;壹側飾如來佛半臥像,身後有弟子10人,棺頭為雙扇假門,有4排門釘,每排8個,用銜環銜住;門兩側為6級臺階,立壹侍者,棺尾飾坐佛壹掌居中。
楚大鼎
楚大鼎,又稱 "大武大鼎"、"鑄鼎"。民國22年(1933年)出土於壽縣李三固堆楚王墓。通高113厘米,口徑93厘米,重約400公斤,圓口、平唇、圓底、修耳、蹄足,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膝飾犀首紋,為安徽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歷史地位為司母戊大方鼎。
鬥雞臺遺址
鬥雞臺又稱北雞市。遺址位於城西南15公裏處,壽(縣)正(陽)公路北側,狄家營西60米處。相傳為楚霸王鬥雞之地。臺上臺下均有近似黑陶制的陶器分布。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秋,曾進行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的遺址。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於四頂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以北不足百米處。墓前有清同治八年(1869)吳坤修楷書 "漢淮南王墓 "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由壽縣人民政府按 "覆鬥 "墓原形重建。陵園占地2366平方米,四面砌築高1米的青石擋土墻,面石鐫刻保護標誌,恢復墓碑和管理規制。墓南側鋪設了連接合(肥)扶(陽)高速公路的通道,墓周圍人行道上設有青石條形標誌。為壽縣城北又壹醒目古跡。
廉頗墓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家營牛山西南坡上,俗稱 "挺古樁",距縣城7.5公裏。古堆高約20米,周長約30米,壘有石障。背東靠山,面西平原,數裏便是淮河。今為旅遊勝地。
柏家臺遺址
1985年4月,在壽(縣)蔡(家崗)公路拓寬工程施工中,在今東津渡西公路沿線發現壹處古建築遺址,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因遺址日柏家臺村,故稱柏家臺遺址。省市縣文物研究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了大型石柱基座、長方形灰磚鋪地及四葉紋、山字勾連紋槽磚、鳳鳥紋、樹雲紋圓瓦當等遺跡,建築規模宏大,器物紋飾豐富多彩。全國楚文化研究會與會人員還專程到此考察,引起考古界高度重視,"認為該遺址可能是楚國郢都壽春城宮殿建築群的壹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現"。
地方特產
壽柴胡
壽縣北山所產柴胡,質地光潔,藥效好,為醫家所推崇,稱為壽柴胡,以區別於其他地方所產柴胡。明代,被列為貢品。嘉靖《壽州誌-貢賦》載,每年進京9斤,南京10斤。
草莓
壽縣草莓汁多味甜,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全縣種植面積三千多畝,是安徽省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由壽縣水產公司收購加工和包裝運輸出口,遠銷日本、臺灣等地。
歷史名墨--紫金墨
它是千年文化瑰寶。遠在宋代研究名硯的學者杜玼所著《雲林石譜》載:"壽春縣紫金山土,色紫,琢為硯,甚發墨。扣之有聲。"《石譜》所說的硯即紫金硯。
淮王魚
淮王魚,又名回黃魚,是淮河壽縣至正陽段獨特出產的壹種名貴魚種。它形似鯰魚,色澤鮮黃,嘴巴扁平,長在頭的下部,身體光滑無鱗,壹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達20公斤,但現在已不多見。據《壽州誌》記載:西漢時,有人把這種魚獻給淮南王劉安品嘗,他覺得味道鮮美,就給它起名叫 "回黃",並經常用這種魚宴請賓客,淮南王喜歡吃 "回黃 "的事傳到民間,人們就習慣叫它 "淮王魚"。現代再版的《養魚經》已改稱 "淮王魚"。
淮王魚是壹種天然魚類,多產於迎水寺、沫河口、夾山口壹帶的巖洞、石縫、洞穴中,現在水產科技部門,正在研究人工繁殖淮王魚。不久的將來,這道馳名中外的美食將出現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郝圩酥梨
因產於壽縣北山郝圩村而得名,梨園占地2000余畝,年產量15萬擔。相傳郝圩梨是200多年前由峴山梨園幫助壽州人帶回北山繁育成林的。梨質脆嫩,多汁無渣。
八公山豆腐
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 清代王績的《事物原始會要》說:西漢古籍中有 "劉安作豆腐 "的記載。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建都壽春(即今壽縣),招納賓客數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以下幾位:蘇飛、酈商。李商隱。田豫。雷備。武備。金昌。毛都。左吳八人,號稱 "八君子"。劉安常與八人結伴,煉長生不老藥,不想煉丹不成,改用黃豆。鹽鹵(又稱石膏)制成豆腐。關於八公山的豆腐,還有壹個傳說:劉安在家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上下來八個老人,雖須發長齊胸前,但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劉安大驚,疑為仙人,遂問長生不老之方,老人說吃的是黃豆磨成的食物。劉安依言而行,得到了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從八公山下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