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林在金三角毒梟坤沙投降後開始崛起,他出生在四川,結婚後才搬到緬甸木姐。他的嶽父楊國棟是果敢楊氏家族的後人,表面上是地區官員,暗地裏卻是經營著巨額毒品生意(家族傳統)的大毒梟。
在嶽父的影響下,原本做木材生意的譚曉林開始販毒。他非常聰明,在幾次失敗後,他摸索出了壹條讓國內禁毒部門頭疼不已的迂回運毒路線,即從果敢入境,經四川,再由北向南到廣東,將大量海洛因走私到國內。
這條迂回的運毒路線在當時是非常獨特的,因為以前的毒販都是就近運往廣東,而譚曉林繞道而行,雖然路程和時間都增加了,但因為路上的檢查少了,所以安全得多。通過這條路線,譚曉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泛金三角地區直接向中國販運海洛因最多的大毒梟。
由於譚曉林過於囂張,有事沒事還寫信給中國警方,"懇求 "中國政府看在他是華僑的份上,從國情出發沒有親自來中國販毒,不要怪罪,於是2000年10月25日,中國公安部通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布了最高級別的國際通緝令--紅色通緝令。中國公安部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後,緬甸政府切斷了他逃出緬甸的渠道。
2001年4月21日,譚炳林被緬甸第39師誘捕,並迅速移交給守候在此的中國警方,中國警方通過六真六假的計謀,將譚炳林押解回國。
2004年6月25日上午,譚炳林遭遇伏擊,金三角新壹代毒梟結束了他長達41年的逃亡之旅。
譚曉林是四川人,結婚後移民緬甸木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泛金三角地區向中國販運海洛因最多的毒梟。公安部緝毒人員對他的評價是:"譚曉林這個人,在販毒路線的設計上,確實讓我們頭疼。......"
譚曉林,原名譚明林,1963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省內江市樂至縣回瀾鎮,是壹個先走南闖北再販毒的小販。
1983年,譚曉林和夥伴做藥材生意,聽說罌粟殼和假熊膽更賺錢,於是他們動起了歪腦筋,從外地進了壹批貨,準備走,不想卻走了冤枉路,在半路上被巡警沒收了。
這是譚曉林第壹次接觸涉毒物品(罌粟殼),幸好這批貨物數量不大,加上押運貨物的小田嘴硬,肩負全部罪行,沒有供出幕後老板,譚曉林才逃過壹劫,但經濟損失慘重。
譚曉林血本無歸,而此時恰逢初戀女友被甩,憂上加憂的他賭氣跑到了雲南邊境。也許是緣分,譚曉林在雲南瑞麗認識了緬甸北猛古特區財政部長楊國棟的女兒楊梅,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楊國棟是果敢土家族楊家的後代(楊梅女士的娘家),表面上是地區官員,暗地裏卻是個大毒梟,經營著龐大的毒品生意(家族傳統)。當然,此時嶽父的毒品生意,與譚曉林還沒有太多關系,他的眼裏只有楊姐。
1987 年,譚曉林和楊姐結婚,正式搬到緬甸北部城市木姐。幾年後,夫妻倆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在此期間,譚曉林壹直在緬北猛古地區從事合法的木材生意,以補貼家用。
雖然木材生意賺的錢不多,但譚曉林當時很滿足。
如果沒有那場意外,譚曉林可能只是緬甸北猛古特區的壹個普通商人,做著不好不壞的木材生意,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回家逗女兒玩。
1995年,楊梅去山區林場看望譚曉林,途中被三名癮君子搶劫殺害。雖然兇手當天就落網了,但他們是不是受其他販毒集團的人指使來報復楊梅的父親,至今仍是個謎。
販毒之路
妻子楊梅去世後,悲痛欲絕的譚曉林再也無心打理木材生意,看透了緬甸的亂局。嶽父楊先生見女婿如此,便拉著他做起了自己的販毒生意,譚曉林正式走上了販毒之路。
此時,金三角已被前幾任毒梟(羅星漢、坤沙)深耕,他們生產的海洛因早已聞名世界,其中以坤沙打造的 "雙獅踏地 "最為著名。之後,又出現了 "三星全球牌"、"美人牌"、"骷髏牌 "等壹系列四號海洛因品牌,這些品牌都出自緬甸大大小小的毒品工廠。
1996年,坤沙自首後,其毒品工廠的技術人員迅速分散到其他毒品工廠,譚曉林就是在這壹年開始了他的販毒生涯。由於是第壹次販毒,為了保險起見,他采取了與另壹個大毒梟陳茂堂合作,共同承擔風險的方式。
具體分工是,先利用嶽父的關系從制毒工廠購買98公斤海洛因,然後由陳的兩個侄子開車運到國內販賣。陳原本以為壹錘定音,可惜又壹次出了差錯。
這批貨物在過境時被邊檢人員查獲,贓物全部被發現。在審訊過程中,發貨人很快供出了這批貨物的幕後老板--譚曉林和陳茂堂,兩人也被列入了要逮捕的海外毒梟名單。
這批毒品是以20萬元的價格購進的,貨物丟失後,按照風險共擔的行規,陳茂堂和譚曉林各承擔了10萬元的損失。錢還是小事,當聽說自己被坦白後,盡管身在外地,譚曉林還是嚇得魂不附體,大半年才回過神來。
第壹次出貨就失敗了,譚曉林雖然心灰意冷,但並沒有放棄,這與他以前創業有很大關系,失敗只代表壹次倒黴,再努力就能成功。於是,回過神來的譚曉林總結經驗,摸索出壹套新的販毒方法。
不久,譚曉林開始了第二次販毒生意,具體操作與上次不同,毒品不再走私到中國,而是直接在中緬邊境販賣,風險大大降低。這批貨賣出去後,總****,賺了224萬,譚曉林個人分得112萬。
嘗到了快錢的甜頭,譚曉林便壹發不可收拾,進而在極短的時間內,靠販賣4號海洛因賺了3000萬,手下的馬仔和武裝保鏢也越來越多。另壹方面,譚曉林也學著嶽父的樣子,多方發展,開始涉足玉石生意。
1997年,譚曉林花錢四處奔波,當上了蒙自特區防衛軍財務部長,還當上了區僑聯副主席,準備向社會上層發展。這壹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拓展他的毒品生意。
向上
自 1996 年開始販毒以來,短短幾年間,譚曉林從緬甸金三角運往中國的毒品數量就占到了 50%,成為當時金三角的頭號大毒梟。他事業上的 "成功 "離不開身邊兩位主謀的支持。
兩位大師中年長的李老七是前國民黨軍官,據說他修建了滇緬公路,為抗戰做出了貢獻。李老七教了譚曉林很多相關的人情世故,還教他判斷緬甸時局的走勢。
他的第壹招就是要求譚曉林抓住緬甸普遍信仰佛教的特點,打通上下關系。於是,譚曉林沒事就看新聞,看緬甸高官到寺廟燒香拜佛。得到確切消息後,譚曉林先去寺廟混個臉熟,捐點香火錢,然後趁機和高官套近乎。
第二天媒體報道時,譚曉林被拍到與緬甸官員在壹起,這無意中提高了譚曉林的知名度。
另壹位大師綽號忍者神龜,人稱龜先生,屬於第三代官員,與緬甸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說是昂山將軍那壹批人的後代。通過這位師傅,譚曉林打通了與緬甸軍方上層的人際關系。
例如,1998 年,通過烏龜先生的關系,譚曉林先生受到了時任緬甸貿易部長的接見,商討在緬甸投資以及出資幫助緬甸修路的事宜。同年,緬甸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丹瑞大將也會見了陳。
通過兩位大師的指點,陳開始與緬甸國防部合作,****,經營礦產、石油、房地產和海產品,這是老壹代毒梟和當地少數民族軍隊首領無法想象的特權,要知道,過去緬甸政府是絕對不允許私營部門涉足石油、海產品等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