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字雪巖,安徽徽州績溪人,13歲起遷居浙江杭州,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1861年,太平軍攻打杭州,胡雪巖從海上運輸軍火和大米幫助清軍,受到左宗棠的賞識,後來幫助左宗棠組織 "長捷軍",成立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定叛軍阿古柏,為他主持上海漕運局,在上海代為對外借款達五次,達1195萬兩,為軍隊接貨、訂購軍火,並進行情報工作,經常將上海、中外各界的重要消息向左宗棠匯報。當他很得人心時,被授二品銜,賞黃馬褂壹件。
胡雪巖憑著過硬的經商本領,利用官銀在上海創辦了私人錢莊,後來又在全國各地設立了 "富康 "錢莊分號,人稱 "活財神"。
在杭州創辦 "胡慶余堂 "中藥鋪,制 "避瘟丹"、"行軍丹"、"八寶丹",供軍民之需。"
胡慶余堂是清代第壹家中藥店,壹直傳承至今,贏得了 "江南藥王 "的美譽。
清光緒九年(1883年),其產業被各地官僚爭相撤資,敲詐勒索引發資金周轉不靈,受到外商的排擠,被迫賤賣,資產去了壹半。最終,胡雪巖被罷官奪家產,郁郁而終。
2、汪應庚
汪應庚,原籍安徽歙縣潛口村(今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康熙十九年-乾隆七年),字上章,號雲谷,工詩文書法,後居揚州。雍正年間,在揚州成為擁有百萬家產的鹽商。
在揚州,出資修葺平山堂、齊陵廟、五烈士祠。雍正九年,海嘯成災,連續三年,洲明教科,他慷慨解囊,賑銀五萬,賑米數萬石,設藥房除疫,***救人九萬余,授光祿少卿。在歙城修 "徽州宮",在潛口采石,是《屏山覽勝誌》的編輯。
3、江春
江春(1720--1789),字應龍,號鶴汀,又號光大(鹽行旗號為 "光大"),安徽徽州府歙縣江村外村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誥封江春為光祿大夫,正壹品,賞賜孔雀翎,江春被喻為 "布衣天子","同業不以為榮"。
清代居住在江蘇揚州的著名徽商,為清乾隆年間 "揚州八怪 "之首。因其 "壹夜堆鹽建白塔,徽菜接待乾隆帝 "的奇跡,而被譽為 "以布結交天子"、"天下最牛徽商"。
江春壹生經商,當了52年的總商。乾隆皇帝在兩淮鹽運使離京接見時說,"江大人老成持重,可與顧問"。能得到皇帝如此評價,可見當時江春的地位之高。
據《揚州畫舫錄》記載,江春為通商四十年,先後被乾隆賞賜 "內務府奉宸元慶布政使"、壹品銜 "光彩大夫 "等稱號。
1789年,江春在窮困潦倒中黯然辭官,江春晚年家道中落的關鍵原因,是長年接待皇帝在江南的奢侈開銷和無休止的出仕貢獻。
4、王廷章
王廷章,(卒年不詳)清代鹽商。徽州(今屬安徽)人。業鹽世家。曾祖王幹,世居揚州,為兩淮鹽商。
承繼祖業的家族資本不斷擴大,財富積累到壹千多萬,首為淮南之冠,在揚州城內建有園林等多處房產。
熟悉鹽法,能辦事,在發餉、捐賑、建設等方面成績突出,得到清廷優待。高宗皇帝六次南巡,參與接駕,被賜參加高旻殿禦宴,授封奉宸元使。
5、胡開文
胡開文,字菊臣,號中峰,著名徽商、徽墨鑒賞家,"胡開文 "墨業創始人,清乾隆年間制墨家,績溪縣徽州人。因徽州會寧人汪其茂,會寧派制墨藝人後起之秀。
先是在會寧、屯溪兩地開設 "胡開文墨莊",到了20世紀30年代,胡開文得到迅速發展,除會寧胡開文墨莊、屯溪第壹家胡開文老店外,相繼在歙縣、揚州、杭州、上海、漢口、長沙、九江、安慶、南京等地,或設分店,或開新店。新店。
其經營範圍遍及大江南北,故湖州墨業呈胡開文壹家獨大之勢。後人將這壹古老的名字延續了下來。
百度百科-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