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簡介

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大辭典》:鬼針草 2.1 起源 2.2 拼音 2.3 鬼針草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 2.6 生境與分布 2.7 性狀 2.8 化學成分 2.9 藥理作用 2.10 性味 2.11 功能與主治 2.12 鬼針草的用法與用量 2.13 註意事項 2.9 鬼針草的藥理作用 2.10 性味 2.11 功能主治 2.12 鬼針草的用法用量 2.13 註意事項 2.14 附錄 2.15 鬼針草的臨床應用 2.16 摘錄 附錄:1 使用中藥鬼針草的方劑 2 使用中藥鬼針草的中成藥 3 古書中的鬼針草 1 拼音 guǐ zhēn cǎo

2 * 字典:鬼針草 2.1 起源

《本草拾遺》,

2.2 拼音

Guǐ Zhēn cǎo

2.3 鬼針草別名

《本草拾遺》鬼簪草、鬼黃花、鬼簪草(《中草藥拾遺》)、鬼黃花、山東老鴉草(《福建民間草藥》)、外婆針(《蘇南種子植物》)、鬼骨針(《江蘇植物藥》)、闌尾草、眺虱草(《福建中醫雜誌》(3):1959年9期)、豆渣菜、蕨菜(《消滅病蟲害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引信包、壹束草、壹把針(《浙江民間草藥》)、鬼魂、鬼針草、鬼蒺藜(《中國藥材誌》)、蒺藜(《中國藥用植物圖鑒》)、烏藤菜(《烏藤菜》)、清胃草(《清胃草》)、合苓人(《泉州本草》)、粘花布、鬼菊、菱角草、山虱母、粘身草、仙風草(《閩東本草》)、度力草、小兒針(《江蘇藥材誌》)、索人布、袋針(《江西藥材誌》)、加度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2.4 來源 < p> 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地上部分在夏、秋兩季采收,曬幹。

2.5 原形態

壹年生草本,高 40-85 厘米。莖直立,下部略呈淡紫色,四棱形,無毛,或上部枝條上稍有細毛。中下部葉對生,長11~19厘米,2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尖或漸尖,邊緣不規則驟尖或鈍齒,兩面稍被短柔毛,具長小葉柄;上部葉互生,較小,羽狀半裂。頭狀花序直徑約 6-10 毫米,有花序梗,長 1.8-8.5 厘米;總苞杯狀,苞片線狀橢圓形,先端尖或鈍,被細短毛;花托托杯橢圓形,先端鈍,長 4-12 毫米,花異性,邊緣葉舌黃色,通常有 1-3 個不發育;中央管狀花黃色,兩性,能育,長約 4.5 毫米,裂片長約 1.5 厘米。雄蕊 5,多雄蕊;雌蕊 1,柱頭 2 裂。瘦果長線形,體長12-18毫米,寬約1毫米,3-4角,有短毛;頂端冠毛芒狀,3-4根,長2-5毫米。花期 8 月至 9 月。果期 9 月至 11 月。

2.6 生境

生於路邊、曠野或房屋旁。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2.7 性狀

全草幹燥,莖稍方形,幼莖有短柔毛。葉紙質而脆,有皺紋,易折斷,常脫落。莖頂端常有壹個扁平的圓盤狀花托,結 10 多個針束狀的四棱形果實,有時有頭。氣微,味淡。

2.8 化學成分

全草含生物堿、鞣質、皂苷和黃酮類化合物。莖葉含揮發油、鞣質、苦味素、膽堿等。果實含油 27.3%。

2.9 藥理作用

將等量的鬼針草和海州常山混合用水煎服或酒精浸泡,給大鼠口服,劑量為 10 克(生藥)/千克/日,***五天,對甲醛和蛋清 "關節炎 "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豨薟草與海州常山混合水煎服,也有效,說明鬼針草可作為消炎藥代替稀英草。單味鬼針草或海州常山、豨薟草均無明顯效果,說明它們之間有相互促進的作用。這些制劑的臨時組合同樣有效,這表明它們的效果是通過混合而不是通過產生新的成分來增強的。從復方中分離出的總生物堿和甾醇具有抗炎作用,但其作用較弱,似乎不是主要成分。其中含有大量膽堿,膽堿不是消炎成分,但會引起流涎、流淚等副作用。

鬼針草乙醇浸液對體外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花和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抗菌作用。

2.10 性味

①《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②《泉州本草》:"溫,味苦,無毒"。

2.11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治瘧疾、泄瀉、痢疾、肝炎、急性腎炎、胃痛、噎膈、腸癰、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①《本革拾遺》:"主蛇、蜘蛛咬傷,杵臼,杵汁"。

②《綱目》:"塗蠍蟲傷"。

③《福建民間草藥》:"散瘀活血,消癰解毒"。

④《江蘇植物誌》:"搗汁敷,止血"。

⑤《中國藥用植物圖鑒》:"煎服,治痢疾、咽喉腫痛、噎膈反胃、賁門痙攣、食管擴張。具有解毒、止瀉和解熱作用。最近被用來治療闌尾炎"。

⑥《泉州本草》:"祛瘀,止痛,斂金瘡。主治心腹結痛,產後瘀血,經閉,金瘡出血,腸出血,血痢,尿血。"

(7)《閩東本草》:"治腸癰,淋病,瘧疾,黃疸,小便不利,跌打損傷。"

2.12 鬼針草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水煎熏洗。

2.13 註意事項

《泉州本草》:"孕婦忌服。"

2.14 附方

①治瘧疾:鮮鬼迎草八至十二兩。水煎湯,加雞蛋壹個煮湯。(《閩東本草》)

②治痢疾:鬼針草軟芽壹把。水煎湯,白痢加紅糖,赤痢加白糖,分三次服。(《泉州本草》)

③治黃疸:鬼針草、桔梗葉各五錢,青松針壹兩。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④治肝炎:鬼針草、黃棉花各壹兩,五錢至二兩。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服數次,直至服完為止。(廣西《中草藥新醫驗方集》)

⑤治療急性腎炎:鬼針草葉五錢(切細),水煎服,加雞蛋壹個,加適量麻油或茶油煎煮後食用,每日壹次。(福建中醫藥》6(2):19,1961)

⑥治偏頭痛:鬼針草壹兩,大棗三枚。水煎,溫服。(江西草藥誌》)

⑦治胃氣痛:鮮鬼針草壹兩五錢。與豬肉四兩燉熟,調少許黃酒,飯前服。(《泉州本草》)

⑧治大小便出血:鮮鬼針草葉五錢壹兩。水煎服。(《泉州本草》)

⑨治跌打損傷:鮮鬼針草草葉壹至二兩(幹半)。水煎服,另加黃酒壹兩,溫服,每日壹次,壹般連服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⑩治四肢無力:取脫力草把。煎湯服。(《江蘇藥材誌》)

⑾治蛇咬傷、蟲咬傷:鮮鬼針草二根,酌水煎成半碗,溫服;渣搗爛塗傷口處,壹日如法二次。 (《福建民間草藥》)

⑿治氣疽:鮮鬼針草全草,用冷開水洗凈,煎湯熏洗。(《福建民間草藥》)

(13)冶金瘡出血:鮮鬼針草葉,搗爛敷傷口。(《泉州本草》)

2.15 鬼針草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闌尾炎

幹鬼針草0.5~1兩(鮮者1.5兩),水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劑。治療35例(並發其他癥狀,暫時用對癥藥物),其中亞急性闌尾炎21例,治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闌尾炎14例,治愈9例,有效3例,無效2例。至少服藥 1 劑,多達 40 劑,半數以上服藥 1-3 劑。發熱22例,半數以上1-3天發熱,最長壹例12天後體溫開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痛平均5天左右減輕或消失,消失率達80%。治療期間未見副作用。

②治療寧小兒腹瀉

取鮮鬼針草6~10棵(幹品3~5棵)浸水煎成濃汁,連藥渣倒入盆中,用來熏洗小兒足部。腹瀉輕者每天熏洗3~4次,重者熏洗6次。1~5歲洗腳心,5~15歲冼腳面,腹瀉嚴重時熏蒸位置可適當提高。民間有熏蒸內踝以上會引起便秘的說法,有待證實。

2.16 摘自

《*大辭典》

方劑:鬼針散

拼音:guǐzhēnsǎn處方:鬼針散:鬼針散

拼音:guǐzhēnsǎn處方:鬼針散

拼音:guǐzhēnsǎn處方:鬼針草苗、鼠粘草根。功能與主治:截甲侵肉,不愈。用法與用量:鬼針草苗搗汁服。

羊蹄草合劑

捆大碗31克,白花蛇舌草31克,金銀花31克,鬼針草31克,旱蓮草31克:功能與主治:鵝口瘡。用法與用量:...

風寒感冒清

聲:gǎnmàoqīng 方藥:山芝麻、板藍根、地膚子、崗梅、大青葉、穿心蓮、鹽酸嗎啉胍、撲熱息痛、...

安腹沖劑

方藥:仙鶴草 160 克 火炭母 240 克 鐵莧菜 240 克 鬼針草 480 克 土荊芥 480 克 制法:以上五味,加水適量,煎湯。

淩源萬應茶

.5克 小茴香 25克 麥冬 5克 檳榔 5克 野甘草 75克 鬼針草 400克 白扁豆 5克 白芍 5克 積雪草 50克 飛揚草 8...

更多中藥鬼針草

中成藥鬼針草腹錨沖劑

配方:仙鶴草160克 火炭母240克 鐵莧菜240克 鬼針草480克 土荊芥480克 配伍:以上五味,加水適量煎服。

淩源萬應茶

.5克 小茴香 25克 麥冬 5克 檳榔 5克 野甘草 75克 鬼針草 400克 白扁豆 5克 白芍 5克 積雪草 50克 飛揚草 8...

蓮峰茶

白皮 12.5 克 柴胡 10 克 青皮 10 克 白豆蔻 10 克 鬼針草 75 克 木香 10 克 丁香 10 克 山楂 10 克 茵陳 10 克 ...

更多中成藥選用中藥鬼針草

鬼針草見於古書《普濟方》:[卷三百上部瘡門】壹名疽

治亦愈。鬼針散(出千金方)治割甲侵肉不病。上以鬼針草苗搗汁。和鼠粘液根。和臘月豬脂敷之。牡蠣散治甲...

《後肘後備急方》:[卷七】治中風蛙蝮蛇螫方五十六

葛氏,竹中青蜂螫方。雄黃、麝香、幹姜等分。搗,篩,麝香調。搗碎,過篩,與麝香拌勻。裝入小竹筒中,隨身攜帶。緊急情況下可以用來敷瘡,也可以用來對付所有的蛇和毒蟲......

《肘後備急方》:[卷七】治中風蠍螫方六十二

取陰幹,和搗爛,和水塗螫處,立時固定。若二花不固,用鬼針草汁塗螫處,立愈。又以黃丹醋塗之,又以生附子剁碎,吐於螫針上,立愈。

《普濟方》:[卷三百七蟲獸傷】蠍螫

此螫也。此螫處。則愈矣。又方(肘後備急方):鬼針草取汁。將其塗抹在毒刺上。治療蠍子螫傷 五月初五...

  • 上一篇:如何種植天麻
  • 下一篇:在《DNF》中,吞噬惡魔和吞噬惡魔之間的關系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