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自稱“ 山哈” 或“ 山達” ,意為居住在山裏的客人。但文獻記載中稱畬族為“ 畬人” ,意思指在山裏搭棚而住的人。現有630378 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區,其余分布在江西、廣東和安徽省境內。其聚居點多為數十戶人家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與雜居特點。
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自已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畬族使用漢語客家方言,通用漢文。
畬族分布的地區屬於東南丘陵地帶,境內山嶺重疊,海拔都在五百到壹千五百米;溪流回繞,短而急湍;地近海洋,氣候溫和濕潤。冬季雖比較寒冷,但霜期很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農產品以稻谷、紅薯、麥子、油菜、豆類、煙葉、土豆為主。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是畬族人民主要經濟收入之壹。木材積蓄量很大,樹木種類很多,是我國重要林區之壹。土特產非常豐富,有茶葉、油茶、紙、筍幹、花生、苧麻、香菇、樟腦、松油和名貴的藥材等。福建、浙江的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山區的礦藏也非常豐富,有煤、鐵、金、銅、明礬、石墨、石膏、硫磺、滑石、雲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多種有色金屬。
畬族歷史
對畬族來源說法不壹。有畬、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武陵蠻說、“ 南蠻” 後裔說和古越人後裔說。西元7 世紀,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被稱為“ 蠻” 、“ 蠻僚” 等。南宋末年,14 世紀起,部分遷到閩東、浙南等山區。明、清時期大量出現在閩東、浙南等地山區。
畬族音樂
畬族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約有人口三十三萬。畬族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他們信仰鬼神,崇拜祖先。
畬族有許多大型的歌節,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等。歌者常常要連續演唱幾天幾夜。在山間勞動中也常以歌對話,人人皆唱。此曲是人們用來消除工作的疲勞,歡慶豐收。
畬族禮儀
畬族是壹個文明禮貌的民族,勤勞樸實,熱情好客,至今還保持很多古雅、淳樸、優良的傳統禮俗。
在道德規範方面,畬民歷來的祭祖尊宗的遺風,加之長期與漢族人民交錯雜居在壹起,互相影響,對於孔孟的倫理思想和道德哲學,已逐漸為畬民所吸收,形成了具有畬族獨特風格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壹般要喝兩道。還有說法:“壹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是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畬族慶節
畬族中秋歌節於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是福建省福安縣和寧德縣的畬族民間節日。
畬族把八月十五這天視為走親訪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畬族的獨特習俗。中秋歌節不但要陪客唱歌,還要集中到縣城去對歌。
節日這天,人們結伴來到縣城,白天訪親探友,晚上開始對歌。對歌的時候,男女各站壹邊,女的還特別喜歡擠在壹起,不參加唱歌的婦女,也要和歌者擠在起,以壯聲勢。高明的歌手,可以隨便轉換曲調,除了對唱,他們最愛唱的壹種雙音,叫”雙條落”,是壹種屬於重唱性質的歌唱形式,具有濃厚的畬族特色。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的中秋歌節,是福建省福安縣和寧德縣的畬族民間節日。
畬族婚俗
畬族實行壹夫壹妻制,同姓不婚。畬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嶽家親迎,嶽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壹物,必俟新郎壹壹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壹件件唱回去。
在畬族民間,除通常的嫁女之外,還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兩種:入贅到未婚女子家的叫“ 做女婿” ;入贅給寡婦的叫“ 上門” 。無兒子的家庭多行招贅,但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中留“ 招兒子” (即招女婿)。壹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兩個兒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 做兩頭家” ,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幾年之後,才能確定在夫妻娘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壹方落戶。
婚前有說親和定親兩個階段,禮儀講究頗多。娶親時,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 赤郎” 、作為伴郎的“ 接姑” 、廚子和能說會道的“ 赤郎子” 組成迎親隊伍,由媒人帶領於婚禮兩天前趕到女家,鳴鞭炮叫開門,送上禮品,行“ 脫鞋禮” (脫掉草鞋,洗腳,穿上新布鞋),雙方歌手對歌歡宴,新娘在席間敬酒,並接受賓客與長輩贈送的紅包,謂之“ 討百家銀” 。當晚的歌宴要通宵達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問題,臉上要被抹鍋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 請祖公” 禮,即向祖宗牌位報告婚事,請求保佑。爾後,新娘的母親把嫁妝擺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難舍難分,叫做“ 哭嫁妝” 。第三天是正式婚禮,新娘依夫家遠近決定上轎啟程的時間,原則是天亮前要趕到新娘家。途中新娘不得回頭,以保證婚後白頭到老。到新娘家大門外,新娘要張傘透過不斷接替鋪在前面的紅布袋,象征著傳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親友要撒生花生,預祝多生貴子。在中堂拜祖宗時,新郎始與新娘見面。婚後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門禮。住兩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這壹古老的規矩在畬鄉仍在沿襲。
畬族服飾
畬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鬥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畬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 鳳凰裝” 。紅頭繩紮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征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征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紮在腰後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征著鳳尾;佩於全身的叮當作響的銀飾,象征著鳳鳴。已婚婦女壹般頭戴“ 鳳冠” 。它是在精制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壹條30 多厘米長、3 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壹塊圓銀牌,下垂3 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 龍髻” ,表示是“ 三公主” 戴的鳳冠。關於鳳凰裝有個傳說:畬族的始祖盤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兒三公主嫁給他。成婚時帝後給女兒戴上鳳冠,穿上鑲著珠寶的鳳衣,祝福她象鳳凰壹樣給生活帶來祥瑞。三公主有了兒女後,也把女兒打扮得象鳳凰壹樣。當女兒出嫁時,鳳凰從廣東的鳳凰山銜來鳳凰裝送給她做嫁衣。從此,畬家女便穿鳳凰裝,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稱為“ 鳳凰” 。因為新娘具有“ 三公主” 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時是不下跪的。
畬族飲食
日常主食以米為主,除米飯外,還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種糕點,畬家常食的米飯有秈、粳、糯三種。從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秈米基本無什麽黏性,但秈米出飯最多,畬家食用的米飯以秈米最為普遍。番薯也是畬族農家主食之壹。粉絲是畬家招待客人制作點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畬族大都喜食熱菜,壹般家家都備有火鍋,以便邊煮邊吃。除常見蔬菜外,豆腐也經常食用,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肴是“豆腐釀”。肉食最多的是豬肉,壹般多用來炒菜。竹筍差不多是畬家四季不斷的蔬菜。有這樣的說法:壹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無筍,用茭白替代。竹筍除鮮吃外,還可制作幹筍長期保存。飲茶是畬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產的烘青茶為主。
畬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釀制的糯米酒為主。景寧山區還有壹種綠曲酒。白酒有明燒和暗燒兩種。
典型食品有:鹵姜;鹹菜,畬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蔔等腌制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畬語稱烏枝)的嫩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後即成烏黑發亮的烏飯,據說吃了烏飯即不怕螞蟻咬。
畬族建築
他們住的房子,多數建在山坡上向陽避風有水源的地方。土木結構的瓦房現在已普遍。
畬族蓋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搭個架子,然後屋頂蓋瓦,最後才四周築墻,鋪以地板和整修室內。所以,畬民蓋壹幢房子不是壹氣呵成而是分期進行,農閑時多幹,農忙時不幹或少幹,因此蓋房所需的時間往往會拖上好幾年才告完工。
畬民壹家蓋房,往往邀請親友或寨中勞動力幫工。有的助木料,有的助木皮,有的助磚瓦,有的助人工,大家同心協力把房子蓋好,發揚團結、互助、友愛的傳統美德。幫工的壹般不計報酬,只招待飯食。請木工、泥瓦匠的,需付工錢。
畬族習俗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禁忌,如男子十八歲不結婚。不吃狗肉,不擡轎子,不吹喇叭,不當乞丐,不做民夫等。
節日禁忌多,如正月初壹,忌挑糞,忌擡轎、吹喇叭;忌當乞丐;忌食狗肉。二月十九日觀音生日忌挑烘,三月三日不下田等。
畬族宗教
畬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
畬族社會中廣泛流傳的盤瓠神話傳說,以及與此相聯帶的盤瓠的圖騰禮儀、圖騰標誌、圖騰禁忌等,典型地反映了畬族圖騰文化的特色。
盤瓠傳說大意是:上古時,高辛皇後耳痛三年,後從耳中取出壹蟲,育於盤中,後變成龍犬,高辛帝賜名龍期,號稱盤瓠。其時犬戎興兵來犯,帝下詔求賢,提出:能斬番王頭者以三公主嫁他為妻。龍犬揭榜後即往敵國,乘番王酒醉,咬斷其頭,回國獻給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盤瓠作人語說:“ 將我放在金鐘內,七晝夜可變成人。” 盤瓠入鐘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見他身已成人形,但頭未變。於是盤瓠與公主結婚。婚後,公主隨盤瓠入居深山,以狩獵和山耕為生。生三子壹女,長子姓盤,名能,次子姓藍,名光輝,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兒嫁給鐘智深(亦作“ 字” )。
畬族人民世代相傳和歌頌始祖盤瓠的功績。盤瓠是畬族圖騰崇拜的對象。畬族先民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盤瓠描塑成神奇,機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為畬族的始祖。長篇敘事史詩《高皇歌》(又稱《盤瓠王歌》)以樸素而深沈的民族感情追述了畬族的起源和歷史,以及盤瓠不平凡的經歷,它被尊為畬族的祖歌、史歌,用畬族語傳唱至今。除了口耳相傳外,在服飾的犬尾形狀、在生活上禁殺和吃狗肉及禁說或寫狗字、及繪畫雕塑及音樂文學等到方面都有其圖騰崇拜的影響。